第10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寻访当年宣武区的“公社大楼”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当年宣武区的“公社大楼”

菜园街2号楼(原宣武区“公社大楼”)
白广路41号楼(原宣武区“公社大楼”)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人民公社建立的进程中,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人民公社“在城市中应当继续试点”,以配合全国农村普遍成立的人民公社。

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这四个老城区在各自的辖区内兴建“人民公社大楼”。从1958年这几栋“公社大楼”的陆续开工,到1960年至1961年的相继建成,在北京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就包括东城区的北官厅“公社大楼”,西城区的福绥境“公社大楼”和崇文区的安化寺“公社大楼”。

在当年北京市一片灰色海洋的平房群中,这几栋“公社大楼”拔萃的高度、亮丽的色彩、新颖的外形以鹤立鸡群的姿态,出现在老百姓的视野中。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大楼中配备的公共食堂、幼儿园、俱乐部、放映室、图书馆、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无不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生活模式和理念,是件引人向往、憧憬、遐想和激动人心的大事。多年后,著名作家史铁生写过一篇《九层大楼》的散文,以当年只有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角,对“公社大楼”的憧憬作过精彩的描述。

在这四个老城区中,东城、西城、崇文三个区内的三座“公社大楼”先后拔地而起,当时的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唯独没见过宣武区“公社大楼”的建成和有关的报道。难道当年的宣武区真的没有建成“公社大楼”吗?

看《宣南忆旧》寻找答案

身为出生和成长在曾经宣武区的人,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在孙兴亚老先生的遗作《宣南忆旧》一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在这本书中,孙先生写到:“在1958年‘大跃进’的日子里,市里为了再掀城市人民公社的新高潮,为四个城区即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各建一所‘公寓式’的样板楼。所谓‘公寓式’的居民楼,从设计上看就是住房是单元式的,而厨房、厕所是公用的,意味着这种楼房带着‘共产主义’因素。所谓‘公用食堂’,就是不用一家一户的做饭了。东城建在北新桥地区,西城建在福绥境地区,崇文建在广渠门内安化寺地区。唯有我区对‘样板楼’,经过再三考虑,没有完全照搬。而是‘一拆为三’即建了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非公寓式)。另在菜园街北头建立了一幢五层公寓”。

孙兴亚先生文中描述位于菜园街北头的一幢五层公寓楼,是现在的菜园街2号楼,位于菜园街北口内路东。我上中学的时代,这幢楼的三个单元里,分别住着我的一女两男三个同学,因而对该楼比较熟悉。此楼结实墩厚,房间高大,一层虽是公共食堂,但始终没有派上用场,后改为每层单设一间公用厨房。在那个年代,这幢楼房的质量属于上乘。但从规模上看,显然比其它三个区的“公社大楼”要小得多。现在这幢楼房处于白纸坊棚户区的改造地段,据说是不打算拆除,准备改作他用。

多年前负责过菜市口大街拆迁工作、我的同学郑康(他是居住过此楼一女两男同学中的一位男生)告诉我,此楼一门五层居住过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张君秋的琴师何顺信。大高个的何大叔和蔼可亲的性格,令老邻居们至今难忘。二门二层居住过至今活跃在杂坛的艺术家秦明晓。出生在杂技世家的老大秦明晓,每天清晨带领五个弟弟在父亲的督导下,在楼下空地上练功不缀。此楼一门还居住过著名京剧演员郭新生、李世英,一个武生,一个青衣。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的时候,夫妻俩的女儿也在此出生。

白广路41号和45号楼

那么,孙先生文中提到的另两座“公社大楼”的地点,在曾经的宣武区什么地方呢?根据孙先生文中所说那两幢楼叫“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我在白纸坊地区展开了查找。同学郑康再次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这两幢楼有可能在白广路南侧路西的一片楼群中。

也许自小成长在这一带的原因,对这一带楼群的肌理并不陌生,没太费劲就找到了这片楼群。可“模样”差不多的这片老楼群中,哪两座究竟是当年的“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呢?世事沧桑,轮回已变。过往的匆匆路人和居住在楼群里的市民,对我的问题连连摇头,有的还以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寻找的过程中,巧遇白广路43号楼前一群正在聊天的老人。看着他们熟悉的程度,不仅是几十年的老邻居,楼前空地也是他们经常聚会的“据点儿”。

对于我的问题,其中头戴白帽年愈八十五岁高龄的回族老人张大伯(bai),以不容争辩的口气斜向一指:白广路41号楼、45号楼就是当年的“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也就是你要找的“公社大楼”。我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是一座四层高的楼房,从外表看不出与周围的楼房有什么不同。我问张大伯为何如此清楚,曾在市政设计院下属测绘部门工作一辈子的老人说,我是看着这两栋楼盖起来的。当时的“白纸坊公社一号楼”准备建六个单元门,但旁边的一个小教堂不肯搬迁,只好砍掉计划中的两个单元门,成为今天的四个单元门。我问张大伯:这两座楼为什么叫“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呢?张大伯说:1954年成立白纸坊街道,1960年改称白纸坊公社,而这两栋楼是在1961年建成,就被命名为了“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后来白广路两侧建立的居民楼多了,重新编排了顺序号码,这两座楼就被编成了白广路41号楼和45号楼。

依然健在的“公社大楼”

如果细看白广路41号和45号这两幢“公社大楼”,与其它居民楼最明显的不同是:因为首层没有阳台,二层阳台两外角底部被从地面砌起的两根红砖柱子支撑,以防止二层阳台下沉。二层、三层的阳台也是红砖柱子衔接支撑,直至四层阳台外角的底部。

说起这两栋楼的典故,老人们七嘴八舌来了精神。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住过41号楼3单元,当时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任职的李瑞环同志,常到41号楼的张家串门品茗下棋,欣赏张派的名剧名段,两家开始几十年的交往。居住在45号楼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娄振奎,是金(少山)派传人,中国京剧院主要净行演员,早年与谭富英、杨宝森、李少春、李和曾、叶盛兰等合作演出,在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是饰演胡传魁一角的B角演员。

现在这几座当年建成的“公社大楼”,除了北官厅“公社大楼”前些年被拆除外,福绥境“公社大楼”(据说居民迁出后,改造他用)和安化“公社大楼”、菜园街2号楼、白纸坊公社一号楼、二号楼依然健在。看着这些大楼如今布满沧桑的身影,可以想象它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它们身影中留下了一段共和国的历史,也留下了一段值得我们记住的回忆。

主讲人介绍:

邱崇禄:中国水利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2009年《胡同深处的公用电话屋》一文荣获北京广播电台举办的“六十年胡同传奇”大型故事征集活动一等奖。2020年,荣获“大美永定,锦上小康”摄影大赛纪念奖等,先后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纸媒、杂志发表关于老北京民风民俗、故人轶事、寺庙文化方面数十万字的文章。2019年4月著有《宣南·根脉深深》一书出版。

□主讲人:邱崇禄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