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体育周刊
3上一版
 
泡沫破灭中国职业足球 向左向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1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泡沫破灭中国职业足球 向左向右?

 

曾几何时,“职业化”被认为是中国足球的灵丹妙药。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时,所有人都充满了憧憬。2002年中国队打进世界杯,被认为是职业化的第一个成果。但在2004年拿到亚洲杯亚军之后,中国足球这棵“大树”上就再也没有结过真正的“果实”。东亚四强赛的冠军、亚冠的冠军,只是短暂刺激了一下球市,并未带来长远的效果。到了今年,中国职业足球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这两年多家职业俱乐部破产或濒临破产。一场疫情撕掉了中国职业足球所有的光鲜伪装,“赤裸裸”的中国足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显得是那么“骨瘦如柴”。

经济层面:四面楚歌

去年中甲开赛的时候,球迷惊讶地发现,很多球队“换了名字”。其实并不是,因为有些球队难以为继,不得不解散,一些中乙球队替补上来。实际上,那个时候中国足球的经济危机就已经爆发了,只不过没有出现在最顶级的中超联赛。刚进入2021年,这样的危机就已经袭扰到了中超,江苏队、天津队等老牌强队都难以支撑下去了。勉强支撑的球队,也都在极速缩小投入。

我们看到的是满眼衰败,有的俱乐部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已经长时间不再更新,他们似乎并不想让外界过多“关心”,而是更希望在沉默中“自生自灭”。真正的危机还是钱,发不出工资、买不了球员。摆在所有中超、中甲职业俱乐部面前的问题只有两个字——生存。中国足球不是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但像这次如此凶猛、致命,还真是头一回。疫情之前的两个赛季,其实已经看到了这种苗头,很多俱乐部虽然依然在往里扔钱,但投入的总额较之四五年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距。疫情的到来,实际上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即便没有疫情,危机的爆发其实也都是迟早的事儿。

中国足球的经济危机,源自“经济泡沫”的粉碎。广州恒大升入中超之后,开始了“超级投入”,他们引进了以前中超不可能引进的外援,一下子提升了中超球员转会费和薪资的档次。外援水平高、挣得多,内援虽然水平低,但中超有外援名额限制,为了让“人心齐”,你也得给内援提高待遇。于是乎,我们看到了一场近乎疯狂的“军备竞赛”。一些离谱的转会费、工资单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居然可以挣这么多钱?!但这就像沙子上建的房子,经不起任何打击,坍塌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种经济泡沫足球,在欧洲也出现过,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足球强国,都出现过俱乐部破产的情况。但是,欧洲足球俱乐部的“企业属性”并没有那么强。中超的俱乐部,说白了还是靠“企业文化”活着,属于有奶便是娘。而欧洲的俱乐部至少还有“信仰”可以支撑,母公司破产,当地政府或者其他企业会立即托管甚至接盘,俱乐部的重组也都可以很快完成。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一旦办不下去,等待的很可能就是消失,看看我们这些年消失了多少家俱乐部?有的俱乐部没有消失,但球队名称甚至所在地始终在变,最典型就是北京人和,你还知道这支球队上世纪90年代在哪个城市?最初的队名是什么吗?足协今年力主队名中性化,力主减薪、减投资,其实就是想让中国职业足球尽早“断奶”,摆脱对母公司企业的全面依赖,用更合理的资金规模去投入足球。想法无疑是好的,但为时已晚。中国足球很多俱乐部早已难以生存,那些勉强活下来的俱乐部,也没有“野外生存”的能力了。说中国职业足球在今年全面崩盘有些夸张,但中国职业足球无疑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

竞技层面:不出人才

很多人主张中国足球照搬欧洲足球,全盘“欧化”。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如果真的照搬欧洲足球,首先就应该取消外援限制,如果取消外援限制,你还认为有中国球员踢得上中超吗?取消外援限制,在当下又有几家能“玩儿得起”呢?还有,在欧洲,国家队和联赛是必然的矛盾,并不像有的“专家”说的——联赛是国家队的基础。欧洲各国足协,实际上每天都在和过度商业化的联赛“角力”,让国家队能在俱乐部赛事的“夹缝中”生存。

中国足球不是个“好学生”,“照猫画虎”的职业联赛怎么看怎么“不伦不类”,中国足球从来没有真正职业过。就像今年要改的中性队名,这本该是在1994年联赛开始时就应做的,但当时为了鼓励企业赞助,留了这么一个“尾巴”,现在弄得“尾大不掉”了。中国的职业联赛,说白了也就是个“大企业联赛”。中国足球不存在国家队和俱乐部角力的问题,联赛为了国家队做出了许多牺牲,但这些牺牲仅仅是赛制上的,比如腰斩赛程,比如让国字号青年队参加低级别联赛,再比如U23政策。中国足球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能够真正提高国家队和联赛的水平。

最为糟糕的是,职业化将近30年,我们的足球人才越出越少。2002年中国队打进世界杯,那是职业化第一批球员和第二批球员创造的辉煌。但是,这批球员都是在专业化体系下成长起来的。职业化之后第一代球员,就是参加2005年世青赛的“超白金一代”,他们算是擦了专业化的“尾巴”,赶上个职业化的“头儿”。在很小的时候,这批球员接受了专业体系下的训练,训练没几年就职业化了,青年队时期他们大都加入了职业队的梯线队。专业化体系给他们打好了技术底子,进入职业队后成长也很快,让人们误以为职业化下的青训体系是成熟的、是出人才的。但是,在“超白金一代”之后,中国职业足球青训体系一下子就像“霜打了的茄子”,那真叫一代不如一代。中国足球的90后球员比较差,而95后球员则几乎找不到可用之才。我们的青训始终没有成为体系,很多俱乐部只注重一线队成绩,对预备队、青年队,组建只是为了应付足协差事。足球学校良莠不齐,很多足校并不是为了出人才创办的,更多是家长出于担心孩子乱跑而“寄托”在那里的,还有的足球学校其实就是在“骗钱”。年轻球员的刻苦程度也远不如老一代,专业化时代那种对体能和基本技术的精雕细画,在现如今是不存在的。于是乎我们就看到在中超赛场上,“中青年”球员“同质化”严重,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少了。

我们的职业化足球搞得非常失败,没有成绩、没有经济效益、没有发展前途、没有培养出人才,只有大牌外援们在近几年制造的虚幻泡沫。欧洲足球也投入,但同样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大部分欧洲联赛虽然外援泛滥,但本国的青训体系并未崩塌。而我们在“寅吃卯粮”之后,早已“腹内空空”了。我们只是模仿了28年欧洲足球,本质上的东西什么也没学到。中国足球是继续走职业化道路,还是稍微“倒倒车”,这需要思考。是不是一切都寄托在职业俱乐部身上,这些职业俱乐部有没有能力和责任心为中国足球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也都需要深思。

□本报记者 段西元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