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走!打疫苗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打疫苗去”

一人一间接种疫苗,避免人员密集
工作人员帮助接种者用手机“扫脸”登记
工会干部在门口放置易拉宝,提示居民接种注意事项
在留观区,工作人员拿着时钟,提示接种疫苗后半小时内无异常方可离开
接种点设立咨询区,解答各种问题
接种前,医务人员会详细询问核实接种者身体状况
 

北京市各区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打了吗?”成了最近这段时间,熟人见面的高频“问候语”。这句话里蕴藏着一份关心,更蕴藏着一份期待。

“我终于打了。”在新街口的疫苗接种点,刚刚在留观区落座的孙立国感叹道。

孙师傅介绍,他的单位在育德胡同,一个月前,他就想打新冠疫苗。那个时候,新街口地区没有接种点,他骑了四五公里的自行车,跑到了其他接种点。“当时,我的血压偏高,医生说我不适合接种。其实,我平时血压很正常,那天就是骑车骑的。”

虽然第一次接种经历了“挫折”,但是孙师傅一听说新街口有了接种点,立刻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预约。“这个接种点环境挺好,引导人员很负责,各种标识也很到位。最让我踏实的是咨询区,有医生“坐镇”,给大家解答问题。我专门咨询了血压问题。医生说,我现在的血压完全没问题。”孙师傅兴奋地说。

信息录入、候诊、问诊登记、接种、留观……在多个疫苗接种点,居民从到达接种点,到接种完成,整个流程清晰、流畅,而这离不开背后一系列“软件”“硬件”的支持和配合。

“我们每天派来负责登记、接种、院感、疫苗冷链等的医务人员最少有30人,街道还有10几位同志。我们这个点是从大年初六开始接种工作的,大家都提前结束了假期,来从事这项工作。”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科主任陈硕告诉记者。

“头一天这儿还有演出,我们只用了18个小时,就把这儿改造成了疫苗接种点,通过了验收。”望着温馨整洁的留观区,新街口街道工作人员骄傲地说。

无独有偶,月坛街道的接种点西城区职工文化宫,原本要进行升级改造,水电早已切断。在确定为疫苗接种点之后,文化宫职工们维修电路、检修电梯、抽吸污水、改造冷链室、协助设计接种线路……大楼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各项功能,为接种工作做好了准备。

“疫苗接种点平稳运行后,最忙碌的还是医务工作者和街道工作人员,但是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做好基础保障工作。毕竟,抗击疫情、共筑免疫长城需要我们每个人出一份力。”西城职工文化宫副主任张伟说。

□本报记者 陈曦/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