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苏中:常怀赤子心 永葆创新志
李建忠:扎根基层为民解忧的学霸书记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中:常怀赤子心 永葆创新志

 

“留着寸头、戴着眼镜的小伙子”,这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苏中教授的微信头像。虽然年近花甲头发花白,但他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创新科研课题层出不穷,省部级以上奖项接二连三,给人留下的印象与微信头像非常符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荣誉,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在简陋环境下做出最好的产品

进过工厂,支教过边疆,苏中教授走的是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道路。他的研究方向是“高动态导航与控制、智慧感知技术、新概念机器人”,属于国家高精尖科技领域,他的科研没有停留在理论文本中,而是将一项项前沿技术投入应用,把成果落地变成实际产品,为国防民用相关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中教授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是高动态惯性传感器。那是他念博士研究生时,发现这个可以获取导航信息的基础元件国内还没有,就暗下决心要自己研发出来。一遍遍失败,一遍遍咬牙再来,他天天不是泡实验室,就是跑图书馆,眼看毕业时间临近研究还没有结束,不服输的他主动申请延迟毕业一年,终于在毕业时做出了正式产品。

在将产品拿给应用部门测试时,起初对方并不相信产品的预期性能指标,又进行了专门的实验测试,结果实测各项数据还超过了预期性能指标,同时决定采用该产品替代国外进口产品。那一刻,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有人说,做科研首先要配置好的实验室,没有一流的硬件资源就无法往下进行,这种观点在苏中教授身上显然“失了灵”。1998年他进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任教时,办公室不到15平方米,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资料书籍和实验设备,挤得满满当当。因为房间临近四环主路,窗户又不隔音,办公室里总能传来马路上的各种噪音。

在这种环境下,他忽视一切物质条件的不利影响,潜心开展高动态导航技术研究,小小的办公室在他的眼里俨然成为兼具多种功能的实验室。办公室里没有条件完成的试验,他就寻找各种场地去做。

在一年冬天做一款产品的高低温试验时,因为没有高低温箱,办公室也不具备大温差环境,他就把样品连同测试设备带回家,白天放在南屋窗下,晚上挪到北屋窗外,两边早晚温差近20度,可以进行温度特性研究。

白天中午测量还好办,而晚上需要在凌晨最冷的3小时内测量,需要每隔一小时就测量一次,他担心自己睡过误事,专门上了闹铃,闹钟一响就像夜猫子一样蹭地跳起来,就这样持续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得到了详尽数据,温度特性超过用户提出的指标要求。和同行交流时,别人问“你这是用什么机器测的?”他答复“自然温度测的”,看到对方惊讶的表情,他有些小小的得意。

如今回忆起当年把样品搬来搬去的场景,他嘿嘿一笑,“当时高校的基础科研条件都比较落后,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科研设备的不足,其实想想还挺有意思的。当然现在我们的试验条件已经‘鸟枪换炮’了,通过高低温箱就能实现百度差级的温差测试。”

率领团队展开多项国内首创研究

从零起步,稳扎稳打,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面积逐步扩大,设备陆续添置到位,苏中教授于2011年成立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2013年成立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4年工作室在学校附近租下1200平方米科研用地,为大展拳脚提供了充足的硬件保障,如虎添翼。

他瞄准的是高动态导航技术研究领域的瓶颈问题,开展多项国内首创研究,设计出一批国防领域的相关装备,又解决了一大批民用方面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诸多荣誉,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他的引领下,团队擅长从技术原理上展开原创型攻关,承接了大量科研课题,近年来设计的三梁单岛双晶片加速度计、高动态导航IP核、人员柔性导航定位框架等高动态导航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实践中。

发生自然灾害道路突然中断;暴雨暴雪干扰导航信号,驾驶员前方视野模糊不清……针对无卫星信号、恶劣天气等盲环境造成的移动载体导航方向迷失、定位失效等难题,他带领团队提出模型约束下移动载体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的参数智能估计方法,缺失位置、姿态匹配量的移动载体速度匹配智能对准方法,以及不确定环境认知等关键技术,实现复杂条件下行驶有效危险预警距离不小于50米,预警探测距离不小于5米,可行驶区域认知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近10倍,完成盲环境下移动载体的智能导航。这项成果可应用于机器人、辅助驾驶及武器装备方面,获得2018年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和2017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二等奖。

近三年,工作室平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93.67万元,节约资金127.6万元,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192人,在推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进步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亦师亦友助团队成员更好成长

对于所带团队,苏中教授在技术上高标准严要求,有一点瑕疵都不行,在彼此相处时却亦师亦友。他指导每个刚进工作室的成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帮助他们找准科研方向,减少走弯路的时间。他说“作为高校老师,科研不能光做基础理论,要围绕国计民生的实践问题展开,实验室出来的东西就能用”,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刻在每个成员的心上。

团队成员范军芳申请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时,把申请材料连夜发给他批改,发出邮件时顺手发了一条通知短信,完全没留意当时已是凌晨3时。听到提示铃音,被惊醒的他本能地从床上爬起查看手机,再习惯性地打开邮箱,开始逐字逐句批改。事后聊起此事,他略带“委屈”地“抱怨”,“你就不能白天再发短信吗?”范军芳懊恼地拍拍头,“当时真是忙晕了!”两人相视片刻,不禁笑了起来。

记者好奇地询问:“为什么您晚上不关手机?”苏中教授坦然回答,“我要求团队成员任何时候不许关机,以免项目出了问题时找不到人,自己当然也得带头。”

为团队成员深夜改稿的事不止一次发生,无论是职称评审还是项目申报,各种材料的总结、提炼,大到文章框架,小到标点符号,苏中教授都会给予非常细致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起硕士研究生就跟着他做研究,如今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和北京市科技新星的刘宁感慨,苏教授这代人基础知识扎实,文字功底也好,每个公式和文字都抠得很细,经过他的“金手指”点拨,大家的申请往往都能顺利通过。

已授权46项国家发明专利,如果“下海”经商早已是千万富翁,但苏中教授从来没有动摇过在高校当老师搞科研的信念,他说“自己不是经商那块料”,所有的兴趣全部留给了一个接一个的科研项目。甚至在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支教青海长达五年的经历时,他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当地生活条件艰苦,而是对当地尊师重教的工作环境印象深刻,脱口而出“在边疆工作挺过瘾的”。范军芳评价“苏老师具有他们这代科学家所共有的家国情怀”,非常中肯。

“有心的话,生活处处都能发现科研项目。”如今,身担多职的苏中教授每周的日程表排得密密麻麻,脑海中考虑最多的就是科研、科研,思维之敏捷不逊于小伙子。在科研的漫漫征途上,大步前行的他常怀赤子之心,永葆创新之志。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