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感受不一样的团圆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1年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受不一样的团圆年”
——首都各界关爱留京职工暖心过年纪实
广外街道总工会慰问留京过年职工
北汽集团工会与留京职工一起过大年
北科大工会慰问饮食中心留京过年职工
 

“你守岁,我守你。”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外地职工响应号召选择了留京过年。在这个不平凡的新春佳节里,为了保障好留京过节职工,各级党政机关尽心尽力,为留京职工送上了春天般的温暖;而各级工会组织,作为职工最贴心的“娘家人”,辛苦奔波,劳心劳力,让留京职工有了一个特殊温暖的春节回忆;广大企业更是纷纷行动,送上各种温馨的新春祝福。很多留京职工发出感叹:“这个春节,因为有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党政暖心

让留京职工过上“实惠年”“文化年”“健康年”

“既然选择留下来,我就要踏踏实实坚守岗位,继续服务首都百姓。”在西城区西单地区的一处快递投送点,正在忙着整理蔬菜的快递小哥王伟告诉记者。

王伟的老家在河北,因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等原因,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老家了。这个春节,北京市号召外地在京人员“就地过年”,而他所在的快递公司也提出了“春节不打烊”的口号,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来。

像王伟这样主动留京、坚守岗位的外地在京人员还有很多。为了让他们在北京感受到温暖,西城区组织商超企业开展“情满西城”送关爱活动,面向建筑工人、快递员、环卫工人、生活性服务保障从业人员等近3万余名留京职工,按照政府与企业95:5的比例,配资发放百元“暖心消费券”。

西城区让留京职工过上“实惠年”的同时,还让他们过上了“文化年”“健康年”。春节期间,西城区与网络视频平台深入合作,推出《“艺”起过个京味儿年》春节特别活动,以政企联动合作方式,为留京职工提供文化、娱乐、网上过大年等多重文化大餐。围绕春节文化、西城特色文化,在线上开展“1+3+N”文化活动,即重点打造线上北京厂甸“云”庙会,围绕云演出、云阅读、云游览开展三大主题活动和多个其他文化活动。同时,举办“健身过大年·健康伴我行”系列体育活动,推广“极简运动”训练课程视频、评选“运动小达人”、开展全国武术之乡创建成果展播、“冰雪季云打卡”线上活动,丰富留京职工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守一线岗位不放松,齐过欢乐充实留京年”。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潞邑街道青年干部过年期间的真实写照。为响应号召,助力北京和城市副中心疫情防控,多名家在外地的潞邑街道青年干部选择了留京过年。27岁的李沫是一名潞邑街道的年轻党务工作者,李沫坦言,自己作为青年党务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在副中心过好年、守好岗。

大年初一一大早,潞邑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便来到潞苑南里社区,向社区传递过年期间安全注意事项。与此同时,社区建设办公室、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通瑞嘉苑,对忙碌了一年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慰问,送去新年的祝福,同时提醒工作人员节日期间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街道干部将与他们一起坚守岗位。

为了让留京职工过好年,通州区还开展“在副中心过大年 温暖关爱不打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留京职工过好年的同时,服务疫情防控、服务百姓民生、服务城市副中心发展。在2月4日至26日期间,当好疫情防控“六大员”,结对帮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为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就地过年农民工子女提供生活照顾、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开展“副中心科普公开课”线上活动,慰问建设副中心的留守农民工等,让副中心处处充满年味儿、家味儿、人情味儿。

工会贴心

为留京职工送去“娘家人”的温暖和关爱

“真是太感谢工会了,还想着我们留京职工!”大年初二下午,西罗园社区的一名40多岁的保安员,走进了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工会服务站,得知他的需求后,孙鹏把热水递给他,给他拿来报纸,告诉他可以给手机充电。

“我们闲聊了一会儿,听口音这位保安大叔是东北的,他说一个人在京过年很孤单,工会服务站给他们提供暖心服务,让他们很感动。这位大叔临走时我也给他送了一份自热饭和一些苹果,他很开心。”孙鹏说,他们工会服务站里有5名工作人员,从除夕到大年初六,轮流值班,为留京职工,尤其是餐饮、酒店、保安、物业等一线服务行业和户外工作者,提供就餐、饮水、手机充电、如厕、休息等多项服务,真正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的关爱深入地送到职工身边。虽然他们辛苦一些,但是能为留京过年的职工送去一些温暖,他们也很高兴。

“太感谢啦!太感谢啦!虽然春节不能回家,但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按时保质完成这个项目。”在西城区广外地区的华岳大厦施工现场,山西第三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握着前来慰问的广外街道总工会工作人员的手坚定地说。

华岳大厦是北京金融法院的办公楼,是北京市的一个重点工程,原计划在5月份竣工。为了抢时间,工人们需要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不能回家过年。为了让工地工人们在春节期间踏实工作,广外街道总工会为工地工人送去了肉、米、面、油、花生、瓜子等慰问品,提醒他们在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全身心投入到工地建设中去。

“虽然天气冷,但工会的关怀为我们送来了温暖,我们一定坚守岗位,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北京的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工地职工收到慰问品后说。

除了为重点工程建设者发放“暖心包”。广外街道总工会还对超市员工、企业留守保安、环卫工人等,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员,特别是针对一些企业没有食堂或是春节期间不能开火的情况,广外街道总工会投入17.4万元,购置了1500份北京知名老字号的熟食礼盒和坚果礼盒,为这些留京人员送去了一份新春的温暖。

“太感谢工会了!”江苏人邹德裕来到北京工作已有20年,现为北京科技大学万秀园食堂副经理,2020年获评学校岗位(服务)能手。今年,他响应国家号召留京过年,在收到学校春节送上的慰问品和祝福时,他的心里暖烘烘的,疲劳一扫而空。

“2021年留京过年,我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既有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因为看到400多名学生留下过年,觉得自己更应该保障他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对于他的选择,远在老家的父母和亲友都很理解,相约疫情后再团聚。 “娘家人”没有忘记像邹德裕这样春节坚守岗位的职工。2月8日,北科大工会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春节慰问活动,校工会常务副主席贾水库带领慰问工作组走访了保卫保密处、校医院、后勤饮食中心、物业中心等部门,代表学校党政为坚守一线的工会会员送去慰问品和新春祝福。

“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向大家致以新春问候,给大家拜年了!”慰问工作组的到来让职工们惊喜不已,纷纷感谢学校的关心,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将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虽然后勤部门不属于教学一线,但领导同样惦记我们,连道辛苦,我们听了特别开心。”邹德裕和50多名食堂员工领到牛奶、糖果、水果等慰问品,这让他们感觉很温暖。

企业热心

给留京职工送上丰富多彩的大年礼包

“我在北汽挺好的!”今年春节,北汽集团工会开展了普惠慰问、重点关爱、多措并举、网络关怀、留守礼包五个维度的关爱活动,慰问“就地过年”职工22254人。

北汽集团各级工会组织纷纷结合实际做好春节期间的职工关怀工作。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体育场等职工文化活动场所能开尽开,并结合各单位实际,开展春联征集、创意饺子宴、晒年夜饭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活动。

“春节假期可以吃上免费的早中晚三餐,菜品丰盛、营养均衡,公司很贴心。”北汽福田留京过年员工表示。此外,北汽福田还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大年初一新春庙会开幕,棋牌争霸、烹饪大赛等趣味活动,初二、初三全天开启……北汽越野车春节活动主题是“温暖在北京”,从除夕到大年初六,每天都有不同主题的线上活动。北京现代三地工厂总计约有千余人就地过年,以“开篇十四五,牛气冲云霄”为主题的首届网络春晚吸引了很多职工的参与。

“我们为留京过年和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员工准备了‘京味儿新春大礼包’。”北京奔驰工会负责人介绍,礼包里有烤鸭、点心礼盒、熟食等,“有年味儿、有京味儿、有人情味儿”。

针对留守集体宿舍、出租房过年的单身职工,北汽集团加大了关爱力度,购置年节食品、协调餐饮及生活服务等相关资源。北汽股份本部留京过年的非京籍单身职工领到了专属“亲情礼包”。北汽鹏龙由各级工会主席牵头成立“春节服务办公室”,开通就地过年职工服务热线,设立专门对接人员。“加强联系沟通,主动了解职工需求和困难,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让职工过个温馨春节。”北汽鹏龙工会负责人表示。

“过年好啊,祝大家牛年大吉!”大年初一上午8点多,物美超市惠新店店长李亿奇来到每一位职工的岗位前,为大家派发新春红包。“吉祥又暖心。”超市后仓经理王震接过红包开心地笑着,随后他又端坐回电脑前盯着捡货系统。

一年之中,节假日是超市最忙的时候。物美超市保持营业状态,职工纷纷选择留京过年并坚守岗位,服务好前来购物的顾客。王震需要随时调配人员,保证线上订单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上。“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想着今天订单会有多少,需要多少人配送,怎么协调运力。”他告诉记者,除夕这一天,线上接了1100余单,下班都晚上10点多了,有的配送员送完最后一单都快12点了。

虽然累,但是物美集团对职工的关爱让大家更暖心。“为职工提供三天的免费员工餐,菜品丰富。”王震说,“除夕夜我值班,还给我们备有饺子、熟食、水果和瓜子。”过年留岗位,亲情不会减。每一位职工还领到了春节内购券,生鲜优惠券,酒水、饺子、零食满减券……王震打开手机上的物美多点App给记者展示。“都非常实用,可以给家里置办年货。”

与此同时,物美还有一系列奖励政策。例如除了全勤奖,配送员配送的订单多有奖励,捡货员在系统排名靠前也会有奖励。物美集团还备足了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在保障消费者安全购物的同时,也为坚守岗位的职工营造一个安全、喜庆的春节。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陈曦 赵思远 任洁 马超 周美玉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