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春节趣话春联
红袄漫话
说除夕
不回家也是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趣话春联

 

春节张贴春联,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习俗。它既有除旧布新之意,又显祥瑞之状。古往今来,莫不如此,贫富贵贱,皆习此俗。

关于这一民俗溯源很远,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过春节时就有人家悬“桃梗”,又称“桃符”。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以驱鬼避邪。相传东海的度愬山是群魔聚居的地方。山上长着一棵根须伸向四周足有三千里的大桃树,大桃树的东北面是“鬼门”,是众魔出入的必经之门。是时,天帝为防止魔鬼外出伤人,就派神荼、郁磊两神一左一右在此把守。神荼、郁磊都十分的骁勇,众魔非畏惧。这事被老百姓知道后,大家就纷纷找来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挂在自家大门口,用来镇妖驱魔,保护家人平安。为使桃符不致常年因风吹日晒而腐朽,人们每年岁末都要换之以新,也就是所谓的“总把新桃换旧符”。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北宋王安石曾作《元日》一诗,生动的描绘了当时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式使用“春联”一词,传说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明代《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除夕晚上,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家家户户门上贴的红春联,心中十分高兴。他看见一户人家门上没贴对联,便上前询问缘由。这家妇人出来说:丈夫是屠夫,还会阄猪,因过年忙着替别人家杀猪,故还没有空闲去请人来写。朱元璋听罢,要来纸墨,略一思忖,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皇帝御笔写春联,一时传为佳话。此后,过年贴春联便沿袭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单从春联的内容来看,无非是求吉祥如意,人寿年丰,荣华富贵。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还不止,中间还要加上一个“春满人间”的横批。贴春联是有讲究的:首先,要分清春联的上下联。因为春联必须讲究平仄,上下联平仄相对。一般说来,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去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阴平)。这已是定例,即所谓“仄起平落”。其次,上下联的贴法要正确,不要误贴。正确的贴法应该是: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念文字也是从右到左念。

写春联,贴春联,不仅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还颇具文化韵味。古往今来,民间流传不少关于春联的趣事,颇有意思。相传有一年春节前夕,大书法家王羲之曾连贴三副春联都因字体清秀、联意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年三十晚上,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一副春联,却只把上半截贴出去,上联:福无双至;下联:祸不单行。如此不吉利的春联自然不会再有人偷了。初一黎明,王羲之又续贴了另一半,完整的春联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早晨人们互相拜年,发现了这副妙联,无不拍手叫绝。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辞旧迎新,既能抒情言志,又给传统的新春佳节增添了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

□赵自力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