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西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领略劳模风采 感悟榜样力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略劳模风采 感悟榜样力量
——2020年西城区劳模先进人物事迹选登
焦思强(右二)汛期夜间值守
王震(左二)在拆违现场协调工作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焦思强:

18年坚守 守护辖区家家平安

房屋安全工作与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18年来,西城区房屋管理局安全科副科长焦思强,一直坚守在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岗位上,率先垂范、默默奉献,始终把“少塌房、零伤亡、少损失”安全宗旨牢记心间,遇有险情警报,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平均每年巡查防汛重点房屋3000余间,近5.1万平方米,为辖区房屋和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16 年7月12日晚11点,下了将近一天的雨仍旧未停,焦思强如平常一样在单位值班。这时,电话忽然响起,什刹海街道来电称刘海胡同7号北房后坡突然坍塌。得知情况后,他立即冒雨赶赴现场,经过认真排查,确定没有人员伤亡,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此时,坍塌房屋的屋主返回屋内取东西。焦思强见状急忙冲进已经有部分坍塌的屋内,冒着屋顶随时再次塌落的风险,耐心劝说屋主离开危险区域。“我的钱包,证件都压在那边了,我要找出来才安心。”屋主焦急地说。

“现在外面还在下着雨,房子后坡已经塌了一部分,很可能随时再次倒塌,您先去安全区域,我帮您找。”焦思强极力劝说着屋主。正当他在屋内翻找时,一块顶棚掉落在不远处。“小伙子,东西不要了,不要了,你快出来吧。”见到此景,屋主在屋外焦急地说道。此刻,焦思强拿着从瓦砾下翻找出来的一个包交给了屋主。

“您可千万不能再进屋了。我年轻,腿脚利索,有什么东西必须现在找,您就让我去。”焦思强说。

“东西都不要了,我也保证不再进屋了。小伙子,你放心吧,我不能让你再冒险了。”面对着一身泥泞的焦思强,屋主感激地说道。

安抚好屋主后,焦思强立即联系房屋防汛抢险队,指导抢险队连夜对坍塌房屋进行临时支顶加固和苫盖。直至凌晨4点,抢险任务结束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单位,继续在汛期应急值班岗位上值守,继续为辖区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每年的汛期,焦思强都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知放弃了多少与家人团聚和休憩时光。

2018年7月24日,连续几天在单位防汛值班后,焦思强终于被“替换”下来,回家换洗衣物、稍作休息。刚到家不久,他接到报告,前罗圈胡同4号北房后檐墙倒塌半坯,危及周边房屋居住人员和公共安全。他立即从家中赶往现场处理,会同区防汛办、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什刹海房管所等相关单位,连夜现场协调该处私房解危方案,一直在现场盯到午夜12点。“考虑到当时情况危急,一方面安排人员力量拉警戒线,设专人24小时盯防,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房屋产权人,耐心向产权人讲解政策,最终取得房屋产权人理解和配合。”焦思强说。

2014年,焦思强在汛期房屋安全巡查中,发现西交民巷118号院郭新如老人家3间北房破损程度进一步加重,屋顶漏雨,东山墙也出现空鼓内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立即劝说老人对房屋进行修缮。可老人有自己的顾虑,迟迟没有同意。焦思强便和老人聊起家常,通过聊天得知老人属于低保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无力对房屋进行解危修缮。焦思强与属地街道办事处核实老人的家庭情况,又主动联系西长安街房管所,商定了这处房屋的解危修缮方案。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按照西城区汛期私有平房抢险修缮的相关政策,使用区财政资金,联系各方组织施工,彻底解除了房屋安全隐患。老人一家终于可以在原住房继续安全地生活。

事后,老人手写的感谢信中那朴实无华的语句和印着“为民解忧办实事,尽职尽责为人民”的锦旗,是对焦思强最大的鼓舞和肯定。

王震:

环境整治“改”出居民幸福感

王震是一名“80后”的城管队长,从事基层城市工作管理18年来,他扎根基层,用行动守护辖区的环境秩序。

2020年,王震所在的西城区人民政府天桥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队,拆除违法建设288处7940.41平方米,封堵开墙打洞26处。其中,拆除了一大批百姓反映强烈、涉及百姓公共利益和民生的违法建设群,如禄长街二条某楼周边的违法建设群。

据了解,该楼一层一共有15户居民,他们长期强占公共绿地、扩建庭院,在自家窗外“开辟”小院。“一户这么做,就会有人跟着学。私搭乱建不仅给其他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还存在着严重的火灾和偷盗隐患,弄得社区居民们苦不堪言。”王震说。根据这一情况,他成立了3个工作组,开始进行违建的整治工作。

“最初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无论我们队员上门如何劝说、教育,违建居民都不肯拆除,说急了对执法队员连打带骂。有年轻的队员被打了,委屈得直掉眼泪。”王震说。

面对此种情况,他立即组织队员研究对策,重新梳理了工作流程、调转方向,将工作重点深入到每一户内,了解每一家每一户的具体情况。

经过了解,发现了每户都存在着不同的难题。有的住户为改善居住人口多的情况而扩建庭院,王震与队员们就帮助房主在拆违后重新规划室内格局,有效利用现有空间;有的住户是因为杂物众多,他们就帮助一点一点清理杂物,协调免费库房临时有序存放;有的住户家中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们便协调施工队铺设便捷通道,帮老人自由进出……15户人家、15个难点,王震与队员们从易到难,逐个击破。前期拆违和后期恢复同步进行,最终不但和谐拆除违建34处,共150多平米的违建,更是得到了周围居民的认可,改变了群众对于执法队抵触的情绪,得到了所有百姓的点赞。

取缔无照经营废品车,是困扰许多居民的问题。天桥辖区因历史遗留问题,有7处多年存在的无照废品车,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秩序。结合具体情况,王震召集部分队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对一的开展工作。

家住禄长街的老李、香厂路的老于、小蜡烛胡同的老邢都是天桥老居民,长期在胡同里经营着废品,生意好时收的废品能占据胡同“半壁江山”,平日里也是堆积了不少的纸壳、瓶子等废品,周围居民苦不堪言,举报不断,成为了数年来的“老大难”问题。

城管队员多次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事实、摆道理,老李三人依然不同意。“行政执法不能简单执法,取缔了之,更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温情。”王震说。

针对他们年岁大、没有一技之长、患有重病以及身体有残疾等困难,王震逐一破解:老于的废品车取缔后将面临无生活来源,他就联系派出所联防队,为老于谋得了新的“差事”;老李的废品车取缔后不仅无生活来源,而且他本人还有癌症,王震在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帮助下,为老李办理了低保,解决了生活来源问题……最终,7处无照废品车在王震与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整治、取缔。

“说实话,别说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就连我们身边的朋友和亲属很多时候也不支持,认为我们干的这个工作招骂比赞扬多。”王震说,“既然我选择了这个工作、选择了这份职责,我就要当好百姓身边环境秩序的守护者、辖区环境秩序的守望者,永不后悔。”

□范强/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