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12年不间断巡山 只为守好这片林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2年不间断巡山 只为守好这片林子
——记海淀区四季青镇林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林刚建
林刚建(右一)介绍山区防火重要点位
森警六中队给林业站赠送锦旗(资料图片)
林刚建(右一)下发整改通知书(资料图片)
林刚建检查森林防火瞭望塔工作人员在位情况(资料图片)
 

四季青镇位于海淀区西南部,镇域西北部峰峦起伏,有大小山峰10余座,最高海拔777米,山区内7500亩林地属国家一级森林防火区,与天下闻名的香山公园、碧云寺、卧佛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邻,是海淀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3区交界处,也是离市区最近的山脉之一。

“山上缺水,要想种活一棵树很不易,我对这片林子已经有了感情,哪棵树长了多高,心里都有数。我的工作就是让林子更绿、让天更蓝,让群众进山游玩时心里觉得放松。”林刚建说。作为海淀区四季青镇林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林刚建在这里工作的12年间,着力提高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利用科技化手段,预防森林火灾发生,保障着全镇7500余亩山区生态林安全。

设定工作日程表 定期上山巡查成为“必修课”

四季青镇山区现有5座森林防火瞭望塔,最高的尖山瞭望塔海拔777米。“瞭望塔担负整个山区监控监测报警任务,各瞭望塔之间由约23公里的防火路相连。进入山区的路口设有两座森林防火检查站,分别为南北检查站,担负着进出山区森林防火检查和宣传任务。”林刚建介绍说,“每座瞭望塔及检查站各有两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区域内森林茂密、山高坡陡、上山游人多、森林防火压力很大。”

每年在进入森林防火期前,四季青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就会召开全镇森林防灭火工作动员部署会,19个成员单位全部参加。四季青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了四季青镇林业管理服务中心。

2020年,森林防火指挥部开展森林防灭火隐患自查自改活动,重点清理了林下杂草、清除林地杂灌木约16吨,打隔离带2300余延米,全面排查了山区电线线路,严防线路老化、脱落等原因引发火灾事故。“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好日常巡查,尤其是森林防火期的隐患检查工作。”林刚建说。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林刚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日程表。“每逢森林防火重点时段,以及恶劣天气的日子,必须要上山看一看。”林刚建说。他有时跟着森防队伍一起上山巡逻,有的时候自己单独上山。此外,每周最少上山一次也是他的“必修课”。

“如果因为某些事耽误了没去成,这心里就会觉得空落落的。”林刚建说,“从2008年坚持到如今,已经根深蒂固的在脑海中形成了习惯。”每次上山巡查,林刚建到山上后都会找护林员聊聊天,看看树木长势情况,他心里才会觉得踏实。然而,上山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心安。在登山的过程中,他注重观察,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只要感觉有问题,我就一定会停下来查清楚,绝不能想当然,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这样才能做到确确实实地放心。”

同时,林刚建还会检查护林员是否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我每次都会跟护林员多聊会,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大风天也在山上坚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得多,希望能够给予他们更多关怀。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也能够了解到他们发现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打下基础。”林刚建说。

上山的过程中,遇到进山的游人,林刚建也会多加留意,一旦发现游人抽烟,就会立即上前制止。“我们在重点地段、进山入口等地都设置了警示牌和防火标语,通过宣传教育和警示,增强进山群众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林刚建说。在他看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

无人机+防火码 把牢山门驱“火魔”

“您好,请扫描防火码,登记信息后再进山。”在四季青镇各个检查站外,从2020年11月1日起,护林员会要求每一位登山者扫描“森林防火码”,当手机屏幕上出现“准许通行”4个字后,登山者才被允许进入。

记者发现,扫描防火码后,还需要在手机上输入姓名和进山原因。当出现“准许通行”字样后,界面上还会显示“进山记录”“紧急救援”等选项。每一位进山的游客扫码后才能进入,离开山区时也要扫码。

“森林防火期也是游客最多的时段,有了防火码就可以准确知道都是谁进了山,什么时间进的山,我们能准确地知道一天之内进山的人数,一旦发生火情也好确定排查范围。游客一旦遇险,还可通过紧急救援功能求援。”林刚建说。

其实,在防火方面,从2016年开始,四季青镇逐步引入了无人机参与森林防火巡查宣传等工作,通过科技的力量做好森林消防工作。

“以前,我跟护林员聊天的时候,经常听他们说有一些山林深处,人走不进去,里边的情况他们也无法掌握。”林刚建告诉记者说,“隐患还不止这些,一旦发生火情,如果遇到大量游人在场,道路堵塞,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赶到。这些都是森林消防工作中的隐患和盲点,因此,我们开始逐步探索使用无人机。”

如今,四季青镇山区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承担起了森林防火宣传、巡逻、扑救等工作,弥补了人工瞭望、巡护等传统火情监测手段的不足。

“一旦有情况出现,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把实时的画面传输到指挥大厅的屏幕上。”林刚建说。此外,无人机也能够深入护林员到不了的地方,把山林深处的画面传输回来。飞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登山者,远在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可以遥控无人机,通过它的喇叭播放相应的森林防火宣传语。

最让林刚建满意的还要数无人机的红外夜视功能。“在夜间,可以清晰地分辩出物品的温度,如果有火点,非常容易看到。”林刚建说。利用这5架固定冀无人机机动灵活特点,形成了空中巡护,瞭望观察,地面巡查的立体监控体系,严控野外火源。

前不久,这5架无人机还参加了海淀区森林防火演练,飞到火场上空,向下直接投掷灭火弹。“通过这几年的使用,可以说无人机的效果显著,大大助力了我们整个森防工作的开展。”林刚建笑着说。

建设两个大型蓄水池 让森防工作更有底气

“在山区,如果能够实现以水灭火,效果是最好的,灭火弹等手段只是辅助性的。”林刚建说。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点,他提议在山上建设了两个大型蓄水池,储水量分别为200吨和300吨。

林刚建告诉记者,这还要从5年前的一次险情开始说起。当时,正值春节,瞭望塔的护林员打来电话,说看到游人燃放的孔明灯落到了山上。由于隔着一段距离,护林员只能看到孔明灯大致向山区打鹰洼区域落了下去,具体落到了哪里,他也不是很清楚。

得知这一情况后,林刚建立即通知就近巡逻的山区护林员马上进行寻找。最终,孔明灯被找到了,没有发生森林火情。然而,这件事却让林刚建和同事们十分紧张。“这是护林员看见了,万一要是没发现,该怎么办?会发生什么?”林刚建说,“一旦山上发生火情,山上没有水,从山下往上运太慢,而且大车也不好上山,这样会延误火情。”随后,林刚建就开始琢磨要在山上建立蓄水池,并把地点设在了打鹰洼这个重点的盲区上。

从山脚下通过三级泵,先把水打到第一级平台上,再从第一级打到第二级,从第二级打到第三级。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在山上挖了两个全封闭式的大型蓄水池,把山脚下的水打到了池子里。在他看来,有了这些水,做森林防火工作时心里就有了底气。

此外,林刚建还提议沿着防火路,每隔一千米设置一个森林防火物资应急箱,箱子里边放有水剂的灭火器和折叠的灭火鞭。“便于护林员发现火情能够及时打开使用,游人发现了也可以使用器材灭火,毕竟森林安全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林刚建笑着说。

从38岁来到四季青镇林业管理服务中心,到如今,林刚建已经50岁了。每次徒步上山至少要两个小时,用他的话说:以前年轻力壮,上山之后哪都能走走看看。近几年,体力有点跟不上,觉得累的时候他就捡个树枝拄着走,就是这样他也不能放过任何的隐患,一定要都看到了、走到了。“作为一名安监干部,守好这片林子,看好这座山就是市民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好。”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