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研报国赤子心
韩大巍:挂职更挂心 草原成为第二故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大巍:挂职更挂心 草原成为第二故乡

 

两年多来,他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倾力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献计献策。“只要能看到贫困群众的笑脸,这就值了。”他真诚地说。他就是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检测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韩大巍。2018年7月,他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扶贫办挂职,开展京蒙扶贫协作工作。

不久前,韩大巍又一次驱车前往太仆寺旗骆驼山镇黑渠山村查看村里的饮水情况。“我刚来的时候,昌平区300万扶贫协作资金已经到位,当时就想着要用一部分资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现在看来,问题圆满解决了。”韩大巍说。

由于气候和地质原因,太仆寺旗无地表径流,村民饮水主要依靠自建小口井,由于浅水井存在水量不足、水质超标等问题,对村民的日常农作影响较大,导致部分地区村民喝水难。为了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他多次走访黑渠山村和红葛村实地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关于饮水项目,我们当时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是小型到户的水质净化器,但是到户的净化器有局限性,所以就考虑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饮水问题。”韩大巍说,“最后决定在这两个村建设水质净化车间,两个车间一共投入资金210万。”

如今,黑渠山村里家家户户都能喝上干净健康的水。通过近几年的京蒙扶贫协作,在太仆寺旗存在饮水问题的村庄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部分地区群众喝水难问题,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黑渠山村是全镇农牧业基础较好的村,多年来除了受制于水,还受制于路。“要想富,先修路。”良好的基础设施是脱贫的关键要素。2020年,在京蒙扶贫协作资金的助力下,这件村民们翘首以盼的事得到了解决。

“黑渠山自然村地况是山沟,修路困难,通过多次求助,多次反映老百姓的意愿,2020年8月份开始动工了。”太仆寺旗骆驼山镇黑渠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俊锁介绍。

2020年9月,进驻村里的施工队正在开山修路,横亘在两个自然村间的山脊被挖通,10米高的豁口变成了新通道,在韩大巍等挂职干部的努力下,积极与各方协调,组织修建村公路,6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解决了多年来这1.3公里的行路难的问题。

黑渠山村共有5个自然村,高俊锁告诉记者:“多少年老百姓期盼的路,就进不来出不去,所以在增收这方面比较困难。昌平区帮扶干部来了给我们修路,脱贫更加稳定,马上就能奔入小康了。”

在饮水和道路项目建设中,韩大巍始终以最快速度造福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为目标,集中优势力量,争分夺秒、连续奋战。他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紧盯项目进展情况,协助协调解决问题,通过京蒙两地干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落地。

“扶贫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们看见贫困群众脱贫,能看见他们脸上挂着笑容,从心里上就有一种很强的获得感、荣誉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了。”韩大巍说。

挂职不虚职,履职能尽职。作为一名挂职扶贫干部,韩大巍已把草原当成第二故乡,把草原上的农牧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所想,为他们解难,尽心尽力为他们办实事。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王司同 李映璇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