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踏访京西“牛角岭”
约 稿
攀登首山, 看人生最美风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踏访京西“牛角岭”

 

牛角岭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因山岭形似牛角而得名,为“京西古道”上的重要关口,其周边多有古迹,以“蹄窝”最为知名。新年伊始,特意到“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这处历史人文景观寻游,感受“古道文化”之遗韵。

驾车从西五环路晋元桥上阜石路,一路西行,至门头沟双峪环岛,向北走石担路,至担礼路口,沿109国道而行,见“韭园”路标左转,驶入东韭路,随后进入山道,不多时就来到牛角岭脚下。

这里地处西山腹地,放眼望去,林木茂盛,格外幽静。虽已是隆冬时节,但山上仍不失绿色之感。我沿山路前行,探寻着山中的古迹。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想探寻一下当地地名的来历,见前面有位长者,便紧走几步,与之攀谈。原来他是山下西落坡村人。我问长者这“牛角岭”因何得名?长者侃侃而谈。

他说,很久以前,这山上有一只恶豹,时常下山伤害村里的百姓。西山上的大牤牛得知后要为民除害。它与那恶豹拼打了一天一夜,终于打败了恶豹,但它也受了重伤,一头栽倒在地上。只见一道金光闪过,那牛角变成一座山岭,矗立于山中。为了感念大牤牛的善举,人们便把牛角化作的山岭称为“牛角岭”。

我与长者边走边聊,没多时便看到不远处有座门洞形的建筑。长者告诉我,那是牛角岭关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往前走了百余米,便发现光滑的石面上有不少深浅不一且呈圆形的洼陷。难道这就是“西山古道”上的著名“蹄窝”?“您看,这就是有名的京西古道蹄窝!”长者指着脚下那或深或浅的蹄印说到。我低下头去,仔细观看,越往前走,蹄窝越多、越深,一直延伸到关城之下,越过关城,继续向前伸延。

仔细观赏这千百年来古道上的足迹,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犹如点缀在青石上的莲叶,甚是好看。举头观望这座关城,坐东朝西,砖石结构,在山石上直接用石块垒砌,青砖券边,体量甚大。高约7米,进深约9米,横宽约4米。由于年代久远,这座关城尽管显得破旧,但不失古朴厚重。

长者告诉我,自金元乃至明清时期,京城百万人家皆以煤炭为薪,加之这里出产石材,且干鲜果品、药材等也很丰富,于是,拉煤运货的骡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往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蒙古、山西的商旅道路。所谓古道,就是用石头铺砌,供运货驮队行走的山道。而这段古道的路基是一大片青石,这圆圆的石窝则是古道上的骡、马、驴千百年来蹬踩踢踏形成的蹄窝。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出西山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公路、铁路等取代了石砌的山路,而汽车、火车替代了骡马,所以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古道就逐渐荒弃了,其遗迹也越来越难寻了。这里的古道是目前“京西古道”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已被列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牛角岭关城遗址,曾是“西山古道”上一处重要的收费关隘,明清时期还是捕衙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分界处。如今,关城的其他建筑已经不见了,只有城券仍存。

穿过关城,见一块两米多高的山石上刻着五个大字“牛角岭关城”,附近是两匹青铜色的骡马雕塑,其中一匹还载着驮筐,再现了当年驮运古道的景象。

继续前行,来到一座六角碑亭下,只见题额为“永远免夫亭”,里面矗立的一块古碑。仔细观看,原来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立的《永远免夫交界碑》。碑文记述了京西乡村“石厚田薄,里人走窑度日。一应夫差,家中每叹糊口之艰。距京遥远,往返不堪征途之苦……恩准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尽行豁免。”雍正八年(1730年),王平口巡检司官员阮公将乡民疾苦呈报县官,县官上奏朝廷允准免除这里的夫役,得到皇上恩准。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全部豁免。在亭子附近还有一块石碑,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西山大路碑》,记载了同治十年,暴雨成灾,冲毁道路,民间举善重修道路的情况。

伫立于在碑亭之中,但见古道从山脚下盘旋而上,在山顶穿过关城城券,再翻山而下,隐入山谷之中。遥想当年,一队队骡马浩荡而至,马之铃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是一幅多么壮观的商旅盛景啊!

走下碑亭,见不远处有座庙宇,于是沿着山路寻去。走近一看,门额写着“老爷庙”三个字。进入山门,回首一望,还有一块匾额,上书“忠义匡君”。该庙正殿为“忠义殿”,供奉关帝神像,左配殿为“灵感宫”,右配殿为“忠义祠”,布局严密,因地处山岭之中,显得格外幽静。根据“关帝庙”介绍方知,这座庙宇是古时骡马商队路过牛角岭时,商客们礼拜关老爷的地方。因关羽忠义过人、容诚信守,且武艺高强,所以祈求他保佑路途平安,财源广进。民国初年,该庙被毁,现在的庙宇是2012年在原址重建的。

日近正午,我寻山路而下行,再次经过牛角岭关城时,不由得停下脚步。阳光下的古关城尽显凝重,那一个个蹄窝便是历史的印记,承载着“京西古道”曾经的辉煌和艰难,它所蕴涵的厚重文化底蕴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重要的标志和历史见证。

□户力平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