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寒潮侵袭,北京的气温陡然下降,气象台发出寒潮预警——“气温可能下降到零下17摄氏度以下,这很可能是北京21世纪以来最冷的天气”。在“极冻”模式下,市政保障工作者、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等户外劳动者依然在护卫着北京这座城。午报记者兵分多路,用镜头记录下了极寒天气下的城市守护者。
早上7点,零下17摄氏度,在东城区金宝街,一位环卫工人冒着严寒坚持作业。他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睫毛上结了一层冰霜。他说:“这是我到北京3年来,感觉最冷的一天。前一天晚上,单位已经给我们发了御寒物品。我把街道清扫干净了,市民出行就舒坦了。今天下午完工后,单位领导还会给我们弄热姜汤喝呢。”
上午10点,零下13摄氏度,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京东快递员在楼外等候前来取件的客户。一位快递小哥说:“天再冷我也得把快递物品按时送到客户手中,免得他们心里着急。”
下午2点,零下14摄氏度,西城区永安路,邮递员贾师傅正在户外邮筒收邮件。他说:“天确实冷,但不影响我们收发邮件。有我们在,这活儿就不会耽误。”
下午4点,零下21摄氏度,延庆区香营乡。无人机应急小分队的护林员将无人机升空,仔细巡查山林防火情况。队长王辉说:“天冷风大,防火形势最紧张了。这片林子得时刻盯着,不能有一点偏差哟。”
晚上9点,城内零下19摄氏度,气温仍在下降。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市政保障人员和城市运营工作者仍然奔忙在路上。为了保证这座城市生活的温度,他们依然在坚守——
□本报记者 白莹/文 陈艺 于佳 孙妍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