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东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唱响劳动的礼赞 凝聚奋进的力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响劳动的礼赞 凝聚奋进的力量
——2020年东城区劳模先进人物事迹展(一)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2020年12月22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召开。东城区3名全国劳动模范、22名北京市劳动模范、26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6个北京市模范集体受到表彰。此次获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是东城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劳模先进中的代表,为东城区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劳动模范”这个词语背后承载着太多的光辉印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永葆劳动热情,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东城区广大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凝聚起磅礴力量为东城奋进新时代。

■全国劳动模范■

高明:

无人机禁毒航测第一人

他是我国无人机禁毒航测创始人,协助禁毒部门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参与起草的《无人机禁毒航测工作规程》成为我国禁毒系统的工作规范;他主持建立了国内首个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的涉毒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对涉毒目标的信息研判、精准识别和实时定位;他主持自主研制的“禁毒者”系列无人机,是国内首架、世界少有的可在高海拔地区自由起降的小型无人机。他就是现任观典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典防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明。

在一线禁毒工作中,高明创造性地提出了“点面结合、机动延伸”的监测方法,在全国建立并推广了三级航测机制,初步构建了基于无人机航测技术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在全国百城禁毒会战等多项重大行动和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地区监控、潜在地区排查、助力精确打击、推动禁毒工作广泛开展等方面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书面表彰。

此外,高明根据“毒恐合流”的趋势,开发出反恐专属的无人机及相关配套技术,连续3年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填补了反恐工作中的空白,并在边境巡逻、奥运安保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在2008年的四川地震抗震救灾中,高明带领无人机航测队在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的复杂地形环境下长时间连续飞行作业,获取了大量的高分辨率航测影像,在灾情评估、人员搜救等方面为抗震救灾的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首次识别出唐家山堰塞湖等重要目标。

高明根据产业特点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了“以专属技术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通用技术为保障”的企业发展方向。从2012年开始,他带领研发团队在无人机总体设计、气动优化设计、结构设计、飞行控制技术开发、涉毒反恐案件特征目标数据解译、信息情报检索研判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取得超过一百五十项知识产权(含七项发明专利),并获得了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科技成果推动了公司的航测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可覆盖全国的监测体系,满足了禁毒战线的特殊需求。“国家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在高明的带领下,公司不断成长壮大,于2020年成为首批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

多年来,高明始终热心公益事业,2011年作为北京市总工会创立的“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的发起人,向该基金捐款100万元。他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将治理贫困地区毒品问题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于2018年向“中国禁毒基金会”捐赠了高价值的禁毒设备及现金,协助政府“治愚脱贫、改善民生、打击犯罪”,做出了新的贡献。

2010年,高明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15年获得年度“新三板行业领军人物”;2016年获得“感动东城”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吴华侠:

学徒工“逆袭”

变身百年老字号传承人

河南姑娘吴华侠,2001年进入都一处前门店学习烧麦制作技艺。她从打扫卫生、学擀烧麦皮的学徒工做起。为了能持续擀出中心厚度1毫米,边缘最薄处只有0.2毫米厚的烧麦皮,她连续几个月每天练习擀出至少500张这样标准的烧麦皮……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她很快掌握了制作烧麦的16道工序,成为业务骨干和门店的技术督导,同时也成为有近300年历史的京城著名老字号都一处烧麦馆的第八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作为都一处技术督导,吴华侠始终坚守在一线,严把产品质量关,用精湛的技艺向厨师和食客展示着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她要求自己一定要将烧麦技艺传承好,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同时,还带出一批技艺精湛、热爱烧麦技艺的后备人才。为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她组建了烧麦制作团队,充分利用“东城区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吴华侠首席技师工作室”,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向徒弟们传授着技艺,用实际行动引导员工,使大家对烧麦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她的言传身教和带领下,先后培养出了36名烧麦制作技术骨干,目前均在各个岗位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随着食客口味的不断变化,吴华侠感到自己知识赶不上时代的需要,于2010年报考了成人高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她如饥似渴的学习,为自己“加油充电”,取得了本科学历。她坚持每天制定工作和学习计划,每天汇总工作重点,检验学习工作的效果,以持之以恒的精神,督促自己不断取得技艺进步。

为适应市场变化和顾客的消费需求,吴华侠积极研发新产品,通过调整面皮颜色、原料搭配、营养配比等多种手段,先后结合时令食材,研发出了“四季时令烧麦”“五谷烧麦”。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研发了“奥运五彩烧麦”;2009年又推出了“炫彩烧麦”;2015年推出了“蟹黄烧麦”……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先后研发了22种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一经上市深受顾客欢迎和喜爱,既满足了食客的需要,又增加了企业收入。

为将烧麦技艺发扬光大,吴华侠不但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更注重品牌文化的宣传。工作中,她既是操作员又是宣传员。她走进联合大学、财经大学、50中、景泰小学、实验一小、光明小学等大中小学,宣传烧麦品牌文化,用纯朴的语言将烧麦技艺讲得活灵活现。

2020年疫情期间,吴华侠舍小家为大家,克服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等困难,始终冲在一线。她主动坚守岗位,做好店内各项防疫工作,每天坚持为社区防疫一线人员送餐200余份,关键时候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多年的不懈努力也结出了累累硕果。2008年,吴华侠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1年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同年,被授予“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18年,被东城区总工会授予“东城工匠”称号。

潘和永:

教育扶贫永无止境

他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经过多年艰苦创业,从开始两个人一台电脑快速发展成为拥有20个子公司、15个独立公司、8个直营驻外机构、教职员工5000人的教育集团,他就是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董事长潘和永。回望走过之路,潘和永明白:办教育是改变贫困现状的一种有效途径。

“企业做大了、变强了,社会责任也更重了。”潘和永说,“没有国家恢复高考政策,我可能还在农村,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商鲲的今天,也没有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他认为,办教育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推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政府解忧,为社会减负。

为此,潘和永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集团扶贫办,以“职教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就业扶贫”等为抓手,在全国,特别是北京市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实施了多种帮扶模式。他先后随市工商联到阿尔山、张家口、十堰、玉树、和田、乌兰察布、庆阳等地进行职教扶贫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帮扶措施。他坚持“培养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岗位、改变一个家庭”的办学理念,13年来,高薪安排16万余名学生就业,帮助多个家庭摆脱了贫困;累计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200多人免除学费、专业技能费共640余万元,为13200多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792万元;向地震、旱涝灾区捐款260余万元;向儿童福利院及失学儿童捐款160余万元。

同时,潘和永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并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商鲲党校”“红色文化讲习所”“焦裕禄精神研究会”,建成了全国首个非公企业“三位一体”党建网站。

潘和永是雷厉风行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充满温情的大家长,在他看来,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首先要对自己的员工负责,要让员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集团早在8年前就成立了工会组织,建起了职工之家,实施民主管理。凡涉及员工重大利益的决策事项都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保障职工基本权益,职工100%参加社会保险。公司投资上百万元组建了商鲲教育民乐队,进一步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2019年6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在商鲲教育召开了“推进职工之家建设现场会”并授予商鲲教育职工之家“示范职工之家”称号。

2019年,潘和永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被北京市政府授予扶贫协作“爱心奉献奖”;2019年12月,被评为“北京榜样”。2018年、2019年,商鲲集团连续两年位列“北京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名单;2018年被全国总工会等三部委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称号。 

□本报记者 张瞳 通讯员 韩悦 郭鹏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