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21首都职工的开年答卷:节日我在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2021首都职工的开年答卷:节日我在岗

 

2021年新年的钟声如期敲响了。今年的元旦假期非同往常,市民在欢乐喜庆之时,防控疫情的弦儿一刻也没有放松。在京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保障节日期间市民平安过节,安全出行,从而放弃了休息,默默在岗位上坚守,坚持守好新年第一班岗,用辛勤行动诠释着劳动之美,用默默奉献书写着普通人的光辉……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顺义区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希胜:

来电讯息即是“号令”,给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只要手机一响,不管是电话铃声还是微信震动,我都得看看是不是工作。”这位把电话铃声和微信震动声当“号令”的医生名叫陈希胜,他是顺义区医院呼吸内科主任,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而现在,作为顺义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元旦期间,他正积极参与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用专业的医学知识果敢判断,奋战在顺义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我们现在的状态,就是在打仗。时间紧,任务重,每名医护工作者都像是‘钢铁战士’,一点都不敢放松。” 陈希胜在紧张值守的同时,利用全部的零散时间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做培训,并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2020年疫情防控经验,手把手示范指导操作技术。

“当下,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很多疾病症状与新冠肺炎症状相似,如何科学准确的甄别和判断病例,就是我们门诊大夫把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关口。”陈希胜说,不久前的一天,一位90岁的肺炎病人被家属送达顺义区医院,经过初诊,陈希胜就已经完成了病情判断,于是带领医护工作者们一边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一边对病人展开抢救。随着抢救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报告,也让大家放下心来。

2020年初,顺义区就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工作制度延续至今,面对顺义区局部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专家组虽然深知责任重大,气氛紧张,但工作却依旧有条不紊。但与此同时,正常的诊疗工作还在进行,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就赶往医院,晚上九十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即便如此,陈希胜依旧干劲十足。门诊、病房,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陈希胜说:“一线医生争分夺秒的排查,专家组成员紧张有序地甄别,要让顺义区没有一例误诊或漏诊的病例,这就是我们要交给人民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顺义区空港街道总工会专职工会工作者刘芳:

进入战时状态,当好防控一线背后的“娘家人”

“刚刚收到区总工会给正在封闭管理的群众和职工送来的慰问品,得抓紧发下去。”顺义区空港街道总工会的专职工会工作者刘芳,一边忙着清点物资,一边盘算着慰问品发放计划,“这是一批速冻水饺和汤圆,正好赶上元旦过节,得让大家吃上热乎的饺子。”

空港街道是此次顺义区局部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首个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地区。街道立即拉响疫情防控警报,顺义全区进入战时状态。“街道社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者,还有工会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刘芳介绍,空港街道总工会主席、副主席等领导更是听从组织安排下社区,指导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而作为街道工会工作者的刘芳,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通过线上公众号宣传的方式,引导辖区广大职工和居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则是她能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12月26日、27日那两天,街道对辖区全体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我也成为了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刘芳告诉记者,收到领导通知要去社区协助医务工作者对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她二话没说就投身“战斗”。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站在忙碌的医务工作者旁边,从早上8点半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半才结束,中途只是跟同事交替着去吃饭。

“防护服很厚重,但依旧很冷,我们在一个大仓库里进行核酸检测样品采集,条件也是异常艰苦。”刘芳回忆起当天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指导居民扫码登记,协助医护工作者进行采样。

接收到顺义区总工会的慰问物资,空港街道总工会的慰问物资采买工作也几乎完成了。“2020年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给现在的我们留下了很多工作经验,我们知道,现在坚守在社区一线开展防控工作的人员需要什么。”刘芳说,在慰问物资采买之前,他们也曾电话询问了一线工作者的需求,并根据基层需求,订制了详细的采买计划和慰问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留观室护士长张燕:

深夜守护,逐一检查患者生命体征

2021年1月1日凌晨,护士长张燕小心翼翼地走进留观室,逐一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情况。张燕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留观室护士长,她在急诊工作了12年。“记不清今年是我在病房里跨的第几年了。”回到休息室,看到墙上的钟表指针指向0:15,此刻她只能在心里给家中的父母送上了新年祝福。

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而言,繁忙是元旦节的工作常态,坚守岗位也早已习以为常。“今年元旦与往年不同,本市的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零星病例和局部聚集疫情交织形态。这就给我们急诊科带来了很多新的严峻挑战。”该院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孙雪莲元旦当天当班。按照院里的防控要求,科室早已做好了应急预案,但孙雪莲仍不会掉以轻心,嘱咐当班的医护人员,严格把控,绝不错筛漏筛一人。

“14天内,您是否去过××地?”“是否有过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这样的问话,分诊台的护士需要戴着N95口罩,不停地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询问。张燕说:“别看就这么几句话,护士要在1分钟内,按照预检筛查制度完成流行病学史的筛查,强度可想而知。所以,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练’,我们的肺活量都变大了。”采访时,记者也戴着N95口罩,接连几个回合的交谈,已经让记者喘不过气来,只得侧身提一提口罩,缓一缓气,喝一口水。可这样的操作,对于分诊台的护士来说,简直是奢侈,更别说喝口水了。从早上7点上班到中午午休吃饭,中间一口水不喝,一次卫生间不去的情况,在分诊台的护士身上经常发生。

“多亏了护士‘穷追不舍’的询问,才能把流行病学的疑点问出来,才能把住急诊预检分诊的第一道防线。”张燕佩服地说道,通过医护人员“火眼金睛”筛查出发热或可疑的患者,然后将之护送到发热门诊筛查,做到零漏筛。

顺丰速运快递员殷绍银:

节日送快递的确很辛苦,但也有成就感

元旦早上6点,零下10度,寒风打在脸上,刀割一般的疼,顺丰快递员殷绍银已经开着电动三轮车出发了,虽然他穿了厚厚的衣服,戴了厚手套,但逼人的寒气还是让他不禁小声嘀咕着:“真冷啊!”

今年31岁的殷绍银送快递已经10余年,他老家在山东泰安。今年,他就只有中秋节回了老家几天,那几天,他的妻子、儿子、父亲都非常高兴,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团圆饭,每每送快递很辛苦时,想想他的家人,他就有了无限动力。

半个小时后,殷绍银到了快递站点,开始分拣一天的快递,并进行装车,等将当天要送的快递装车后,他利用十几分钟时间匆匆吃了早饭,一如往常,他的早餐是包子与粥。

上午8点,殷绍银就开着电动车到了朝阳公园附近的商区,开始送快递,他负责的区域都是商户,有餐饮、房地产、金融,还有零售业等,当天有一个大件快递,顾客特意打电话告诉他很急,希望他优先配送,殷绍银答应了。

“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他们从外地订了几百个奖牌,有几十公斤重,元旦上午他们有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上要发奖牌。我想着这个很重要,就抓紧给他们先送,在9点送到了!看他们公司工作人员都很忙碌,我又赶紧帮忙拆包装、码放整齐奖牌,幸亏没耽误。”殷绍银的贴心和及时送达,让这家房地产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感激,听到他们一个劲儿说着谢谢,殷绍银说不出来的高兴。一路上紧赶慢赶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元旦的快递比平时多了些,一直到中午1点半,殷绍银才找了家小面馆吃上了热汤面,这是他的午餐,“每天中午就在附近的小餐馆,凑合吃点。”殷绍银笑着说。

中午吃过饭,殷绍银又开始了下午的忙碌,“要尽快、准确无误将快递送到顾客手上,这是我们快递员的工作职责,天气虽然寒冷了些,不过忙碌起来,就感觉不到了。”殷绍银说。

□本报记者 白莹 王路曼 余翠平 赵思远 周美玉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