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专啃“硬骨头”的高精尖创新团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0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啃“硬骨头”的高精尖创新团队
——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苏中创新工作室
苏中创新工作室成员合影
苏中教授(左)和工作室成员在科研仪器前交流
苏中教授(中)在和工作室成员交流科研数据
 

在建隧道突然出现大面积坍塌、人员被困情况不明时,救援人员无法准确定位受困者位置,通讯受阻又联系不上……这样让人揪心的场面并不仅仅存在于影视剧里,现实生活中也偶有发生,亟需研制隧道施工应急通信系统来破解难题,这正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苏中创新工作室正在攻关的课题之一。

实现国内应急信号系统从“0”到“1”突破

隧道掘进时一旦发生坍塌事故,会形成一段厚度约50米的全封闭洞穴,导致对外信息传输链路被切断,给及时救援带来极大难度。2014年4月,吉林隧道发生坍塌事故后,救援人员忙碌42小时后才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怎样解决危急时刻下密闭空间的信息传输难题?有企业慕名找到了苏中创新工作室。

“隧道里地质条件复杂,可能有岩石、矿藏,也可能有建筑、地下河,还有钢筋、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塌方后各种介质封得严严实实,公共数据网络信号根本穿不透。课题很难,但只要做成了就能挽救太多人的生命,所以不能推。”苏中说。因为设计难度大,这个项目国内此前没有人付诸实践,只有一些论文及相关理论,但苏中毫不犹豫地与企业合作,组织力量开始“隧道施工应急通信系统”课题的研制。

苏中的这个决定并不是热血沸腾下的草率而为,他的信心建立在充足的底气上:作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北京学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在导航、控制及通信领域成就斐然。

同时,苏中作为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他培育了一支扬名业界的科研团队:23名成员中,正高级占17.4%,副高级占39.1%,近3年平均创造经济效益1021余万元。

2016年,国务院颁布《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强化城市综合运行监控与重点行业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巨灾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也提出“围绕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研发,集成一批高效实用技术和装备”的目标。这些文件给予苏中团队极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夜以继日展开科研,根据不同特性积堆介质的电磁特征及电流场传输规律,创新地完成前所未有的工艺设计,成型的系统可实现强穿透、高可靠、环境自适应的信息传输支持能力。

随后,工作室与一家央企合作,专门建起一个模拟隧道进行实地试验。模拟坍塌隧道长度达到100米,远远超过企业要求的50米塌方最大长度,这就是苏中与团队的信念:技术就要做到极致。

目前,工作室研制的应急通信系统已实现互发信号畅通,试验取得初步成功。等到明年上半年完成时,系统可在1小时内获取被困人员信息,为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提供救援依据。“我们的系统比现有隧道应急救援手段成本降低45%,被困人员生还率提高40%,救援效率提高1倍以上,将填补现有隧道事故发生后缺乏强穿透通信的空白,可应用于国防和民用基建项目。”对于项目前景,苏中笑容中充满自信。

累计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超7亿元

“隧道施工应急通信系统”并不是苏中创新工作室正在攻关的唯一课题,他们习惯“多点开花”“多线作战”,队伍精干高效。

工作室成立以来,围绕高动态惯性器件、高动态导航的共性与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技术3个主要方向展开科研,形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与控制技术应用产品,累计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超过7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3项,其他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励14项。

在持续的课题研发中,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工作室相继培养出北京学者1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人,职称晋升9人。

范军芳于2011年加入工作室,在苏中的指引下持续奋斗,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师德先锋等称号,从讲师快速成长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刘宁博士毕业后毅然拒绝“双一流”高校的工作机会加入工作室,入职4年即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颇具分量的奖项,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快速成长的团队成员还不止于此,每个人都能在集体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你能干好,我就给你提供发展平台”

近3年来,苏中创新工作室年均完成创新成果6项,年均创新专利26项,本行业领先水平15项,行业内转化11项,企业内转化6项……创新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多年持续保持高产出水准,原因何在?

因为苏中团队“专啃硬骨头”,致力于解决北京市乃至全国相关行业的瓶颈问题,所做的多个科研项目均为国内首创。

比如,他们创新性研制了高动态高速率陀螺,在国内首次完成相关试验,一举解决“高原适应性”难题,占据国内应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他们发明的金属壳谐振陀螺可应用于多种装备的高动态测量、无人工程装备及智能假肢,在抗高过载能力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针对极地行船过程中弱/无卫星情况下船只位置信息获取难题,他们研发了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已完成两轮海试,可为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提供有益支撑。

能够在高精尖领域不断创新,解决国防和民用技术关键性难题,科研成果不断落地,得到业界的认可,项目源源不断找上门来,让团队成员非常有成就感,为此干劲十足,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团队所有成员都独立承担着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

同时,无论是所在单位,还是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都给予工作室大力支持,从硬件设施到人力资源等方面予以倾斜,让团队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开展科技研发。

加强团队建设也是工作室开展创新工作的一大法宝。“你能干好,我就给你提供平台”,每次领到新课题,苏中都根据成员的专长选择最适合的人承接。在他的调度下,团队协同作战,磨砺一两年就能当上项目主要负责人,在展示才华的舞台上享受成功的乐趣。只要定时定点保质保量干出成绩,就会有评优评先的机会,干得不好也会真的挨训,有成员戏称这是“鞭子一举不能歇”。

作为领军人,苏中在团队里一直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每每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成员们都要请他把关,而他则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即使题目不是他的主攻方向,他也能凭借多年经验给出恰当意见,还会找到对此问题有深厚研究的业内学者寻求帮助。

范军芳在与合作工厂研发产品时,任务重时间紧,但产品参数在室内外测量时差异明显,反复论证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原因。苏中教授接信后立即赶往现场,仔细查看了设计原理、具体操作和工艺装备,逐条分析,给出明确建议,帮助他们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有苏老师坐镇,我们特别踏实。”这不只是范军芳的感慨。

这就是苏中和他的高动态导航技术创新团队,他们团结一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问题,攀登过一座又一座科研“高山”,在星汉灿烂的科技版图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工作室简介:

苏中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苏中教授为领军人,是紧密结合公共服务、应急救援、智能农机、智慧施工、国防等领域对高过载、高转速、高速度等复杂运动条件下位姿测量的迫切需求,在高动态惯性器件、高动态导航领域的共性与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等领域,探索新机理、新方法,发现新效应、新规律,并转化为具体应用成果为目标的科研团队。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