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有一种特殊的暖叫“小帮老”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0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特殊的暖叫“小帮老”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暖心护老侧记
 

有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于2014年,以“北京榜样”窦珍老人命名,共有注册志愿者1900余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多年来,他们发起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小帮老”志愿服务,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买菜、清扫、买药等多种服务,广受好评;他们播撒爱心,情暖夕阳红,获得北京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这就是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的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这里面都有哪些暖心护老的感人故事?本报记者为您探访报道。

“老老人”年龄最大的已经102岁

“谢谢你们这么照顾我们,真的很感动!现在离开你们都没法活!”丰台右安门辖区76岁的赵奶奶哽咽地说。赵奶奶和86岁的老伴在一起生活,两个女儿都在昌平,相距较远,因为岁数大了,她老伴经常摔跟头,每次一摔跟头,赵奶奶就感觉很无助;她颤颤巍巍,一个人没法扶起老伴,马上就给志愿者张淑明打电话,张淑明就会叫几个志愿者过来,一起搀扶老人、安慰老人。

今年70岁的张淑明退休前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她想发挥更多余热,就加入了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如今已经6年,虽然她自己身上也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但是她克服自身的困难,从事志愿服务,她和其他志愿们一直很坚定,“小区里80岁、 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很多,我们虽然也不年轻了,但腿脚还可以,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志愿服务。一有功夫,我们就会去老人家里,陪老人聊天,替老人买菜、买药、打扫卫生,很多老人对我们都很依赖!”张淑明激动地说。

对于张淑明对“小帮老”服务的感受,志愿者王瑞霞也深有同感,今年60岁的王瑞霞退休前是会计,为社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已经有4年,“您说社区里高龄老人多,很多都独居,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时候我们这些‘小老人’们能不搭把手吗?”王瑞霞经常去小区里看望84岁的曹大爷,曹大爷和老伴住在一起,孩子们因为工作忙,来看望老人的时间少,每当王瑞霞来的时候,都是曹大爷和老伴最开心的时刻。“我俩爱吃粽子,小王有功夫了就会自己包了粽子给我们送过来。我们腿脚不是很方便,她每次来都会给我们买些菜,陪我们聊聊天,我们觉得很开心!”曹大爷笑着对记者说。

“我每次去修脚,都是小张推着我去,这么多年,她对我真是太好了!”今年102年的高奶奶颤巍巍对记者说,她口里的“小张”就是张淑明,高奶奶老伴早已去世,女儿住得远,来看她的时候少,她跟84岁的侄媳妇一起生活,虽然已经是102岁的高龄,但是高奶奶生活能自理,就是脚有畸形,需要定期去修脚,这可把她的侄媳妇难坏了,张淑明的帮忙,让高奶奶非常开心。

“我们每个月会去高奶奶家里三次,每次去了,给她打扫打扫卫生,帮她买买菜,替她整理整理床铺啥的,老人非常开朗,经常会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有时候还会给我们唱一些老歌。我们在帮助老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张淑明感慨地说。

“小老人”们尽心做好导医理发服务

“小井人真的很好,经常推着我去看病,每次都得大半天,从来都是有说有笑的,还安慰我们,真是好人啊!”李爷爷感慨地说,今年86岁的李爷爷和老伴都有残疾,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出国了,他还有肾病,每周都需要去医院透析。每次都是65岁的志愿者井志勇带着去,井志勇为人厚道,不善表达,但是干起公益来,也是一位得力干将,他做志愿服务已经有10年。井志勇用轮椅推着老人,去医院排队看病,一连几年都这样,“坚持做志愿不容易,得有一颗爱心,我们这些‘小老人’腿脚还灵便,有余力帮帮‘老老人’,有些辛苦,但心里也开心呀。”井志勇笑着说。

同样65岁的魏淑芹,退休前是中山公园的售票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就加入了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原来周围人也不理解,说我们这个岁数都退休了,还凑啥热闹当志愿者呢。但是吧,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社区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我们趁身体还允许的时候做点志愿服务,看到别人满足的神情,我们打心眼里高兴!”魏淑芹还说:“在高龄老人眼里,他们还把我们当年轻人哩。”

“你们志愿者每次都想着给我们理发,真是太谢谢您嘞!”86岁的吴妈妈每次看到志愿者陈玉芝来,都会热情打招呼。

今年同样65岁的陈玉芝退休前是一名会计,做志愿者已经有6年了,看到很多高龄老人经常卧床理不了发,她就把以前就会的理发手艺重新拾了起来,算着时间,一个月,最多两个月,总要去给小区里的老人理发。吴妈妈母女便是她服务的对象之一,86岁吴妈妈的女儿今年也有65岁了,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于是每过一个月,她都会过去帮母女俩理发,这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每次我和其他志愿者过去的时候,老人都会特别兴奋,他们有的说着感激的话语,有的说不清楚,就舞着双手,表现出兴奋的样子来,每每看到他们这样欢迎我们,我就很感动。”陈玉芝说。

回忆起这些年服务的高龄老人,陈玉芝已经记不清人次,而让她最感动的是为一位已故的黄爷爷理发,“我为黄爷爷理发时,他已经是97岁的高龄,大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说不出话来。每次理发,都特别费劲,需要我们和保姆扶老人坐起来,虽然不能言语,老人每次的面部表情都很丰富,两只手来回比划着,能看出来他想表示感谢。给老人理发三年,老人去年去世的,活了100岁,走得很安详。”回忆起这段“小帮老”服务的往事,陈玉芝眼里仍然闪着泪花。

“小老”帮“老老” 世界更美好

“天冷了,您别出门了,我给您买早点!”天气不好的早上,到一楼碰到84岁的张妈妈时,56岁的志愿者曹桂丹都会热情地说。

84岁的张妈妈有精神疾病,她的大女儿已经过世,二女儿和儿子都有病,住得也远,所以一直是一个人住。20年前,住在张妈妈楼上的曹桂丹,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张妈妈是空巢老人后,就一直小心翼翼看护着老人。每周入户一次,老人不方便的时候给老人买菜、买药、帮忙打扫卫生;有时候做了好吃的,也会给老人送过去一份;老人家里的煤气灶坏了,灯坏了,曹桂丹都会帮忙去修,有时候曹桂丹有个腰酸背疼,会买膏药,也会给老人送去一份,这一服务,就是20多年。

老人有的时候会发病,孩子们来看她,她经常骂他们,连老人的孩子都感慨,每次提起曹桂丹,老人从来都是赞不绝口,有一次老人的儿子打不通老人的电话,就赶紧联系了曹桂丹。曹桂丹吓了一跳,赶紧去敲门,确定老人在家里看电视后才松了一口气。

“这么多年知道老人独居,所以每天一定想办法见老人一面,看她没事,问问她有什么需求,我这一天才安心!”曹桂丹说,这么多年,默默看护着这些老人,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您每天也挺辛苦的,一定要多歇歇!”有时候在楼门口碰到,老人贴心的话语,让曹桂丹感到由衷的温暖,“话虽然简单,但简单的话语里有温度呀,为了这份温度,我们再累也值!”

2020年12月1日,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又成立了 “乐龄志愿服务队”,鼓励更多退休老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我们这儿的‘小老人’有400多名,每年服务的‘老老人’得数千人次。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小老’帮‘老老’,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70岁的芦婉华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