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严谨求精的医者仁心”
“敢于创新的技术尖兵”
说说我身边的劳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于创新的技术尖兵”

刘红军
全国劳动模范
刘红军
罗杰勇
范学武
李铁良
讲述人:范学武、李铁良、罗杰勇
 

“我和刘红军是同班同学,1992年毕业后就一起到琉璃河水泥厂工作。他的成长经历,我非常了解。”飞灰处置车间副主任范学武介绍说,刘红军完全是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刘红军是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飞灰处置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工作中的他一直兢兢业业。

除了在琉水,刘红军还曾参与企业对外的技术服务,到尼日利亚做项目经理。那个项目一共经历了7年,有四条万吨线。他是第一任经理,在那工作了2年多。最多的时候,他带领着500人的团队。尼日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多雨,物料特别难送,但是刘红军和大家一起攻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那边的生活环境也特别艰苦,而且稍不小心就会染上疟疾,但是他带领团队按照计划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好评。

近年来,北京的城市发展有了新的定位,水泥生产企业也纷纷转型。琉璃河水泥厂紧盯环保领域,转型成为了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且“瞄准”了飞灰处置项目。“我们首条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线是2012年12月建成的,当时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飞灰处置车间副主任李铁良说,首条飞灰无害化处置线,最初的年处置量还不到1万吨。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工作。到2016年,这条生产线才逐步顺畅。当年的处置量就达到了3.5万吨。这一“质的飞跃”的背后,是刘红军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结果。

原来,因垃圾焚烧厂工艺调整,飞灰平均粒径大大降低,原飞灰处置工艺线根本不能适应“新原料”突如其来的变化,导致滤布堵塞严重,严重影响处置线运转率和处置量。根据新情况,刘红军提出了颠覆原有工艺路线、重新设备选型的大胆想法。随后,他和技术人员带着飞灰样品,奔赴宁波、金华、丽水等四地8家设备厂家考察设备。

“我们白天走访调研,晚上制图比对,连续干了半个多月。”李铁良回忆说,那段时间,他们查阅文献资料40余万字,进行技术试验不下1000余次,最终确定了既满足北京市环保要求,又适合飞灰特性的离心分离设备。

2020年11月,回转窑窑头位置新上了一台篦冷机,但是因为震动幅度太大,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我们的技术人员看了,没法解决。我们还把厂家工作人员找来了,也不好使。大家忙活了大半天,排查了很多地方,但是都没有解决问题。后来我们找来了刘红军,他在现场,从前到后,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个其他人都忽略的细微问题。他给出了建议,调整完后,问题就解决了。前后只用了2个来小时。”生产运行部部长罗杰勇说,“从这个点上就能看出来,刘红军的业务技能非常好,在关键点和关键问题上,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报记者 陈曦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