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本市启动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底前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等设施设备全覆盖。在昨天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意见和建议。
目前,本市重要公共场所 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比例为5台/10万人,市民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2%,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较大。为此,本市启动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社会急救设施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等。
同时,为更好地衔接院前院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已实现院前指挥调度、急救车组及院内急诊信息实时共享,20家医疗机构实现急救车组向院内急诊推送数据,近期将推广使用。下一步,中心城区疏解出来的空间,尤其是医疗卫生方面的资源,将优先用于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