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开通几年,直到今年春季,我才发现“微信运动”新大陆。一经“运动”便一发而不可收。
微信运动,让每个人与无数人互联互通,也让微公益渗透到“脚下”。微信运动达到一万步以上,可以捐赠步数,腾讯基金会相应匹配一定公益金额。捐款额度虽小,从一毛多到一元多不等,多数都是区区几毛钱,然而只要每天坚持走路,既能收获休闲锻炼之趣,又可享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之乐。
打开微信运动APP,方寸之间,我们不仅与单位同事,同在一个城市的老乡、朋友、亲戚,而且与远在天边的朋友们“同呼吸共运动”——大家何时开始走路,已经走了多少步以及朋友圈排位,皆一览无余。我曾经喜欢散步走路,但总是半途而废。也许,这与走多走少抑或走与不走无人知晓有关。现在,每当走路,微信运动便会适时显示动态。“前有榜样、后有追兵”,形势迫使你坚忍不拔走下去。到了第二天,微信运动刷新翻篇,从零开始。假如一曝十寒,在众多亲友面前颜面过不去,我只能“咬咬牙”再度出发。生活中许多习惯养成,主观内因固然是关键,但是客观外因推动也不可小觑。作为社会角色,人的虚荣心真是无处不在。
平心而论,面对朋友圈时不时弹出的水滴筹抑或轻松筹,尽管也会动恻隐之心,偶尔捐个二三十元善款,但限于自己目前在深圳连保障房都还在计划中的处境,也不可能经常慷慨资助他人。微信捐步打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见,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时时奉献爱心。数额微不足道,爱心不分大小。
在中秋月圆之夜,遥想朋友圈里人们健步如飞,我忽来灵感,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改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捐步”,并一咏三叹。
微信运动,依靠手机网络感知和计算步数。只要运动,就会有显示;也只有运动,才会有显示。为了积攒公益捐赠的小善,我一改从前一到办公室、回到家中,就将手机扔到办公桌或者茶几上的习惯,一天到晚,除了睡觉,总是手机不离身。上洗手间也会带着手机。并非担心墨菲定律应验、人刚离开电话就响,只因洗手间与办公室往返之间可以“运动”两三百步。入厕时,将手机放到旁边小盒子里,起身离开有时不免遗忘,等回到办公室突然想起,赶紧飞奔去取。多数情况下,手机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也有不翼而飞。往往是被热心同事带走。心思细密的同事会用拾来的手机拨打自己电话,从而知晓号码,再对着单位电话本按图索骥;有些同事则将手机放在办公桌上,耐心等候丢失者拨通电话。
甚至在洗碗时,我也要将手机放在裤兜里。只要身体抖动,微信运动也会照常计步。老婆见我手机一刻也不离身,有些奇怪地质问:“你有啥事瞒着我,手机给我……”我笑嘻嘻将手机递给她。她翻来覆去搜索半天,什么都没发现,遂一脸狐疑。我一边洗碗,继续晃动身体,一边哼着欢快小曲。为了消除老婆疑惑,下次洗碗时,我先打开微信运动页面,让她看运动步数;等到碗洗毕,再让她察看,结果微信运动骤增八百多步。老婆恍然大悟,嗔怒地点我脑门:“故作神秘,咋不早说?”
我非常在意自己的运动步数,也很关注朋友圈朋友动静。有些朋友几乎每天都能走到一两万步,甚至更多。我经常为他们点赞。尤其是对那些接触以后,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女性朋友,我更是不遗余力为她们频频点赞。不管她们肯不肯为我点赞或者回赞。并非有什么奢望——我深知,世间好女子数不胜数,而我只能对一个人一生承诺和负责——我与她们今生今世的缘分,不过就是在一个僻静的角落,轻扬手指,默默地为她们点个赞。仅此而已。
□涂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