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得来看看它,打小儿它就在这儿立着,我就是在这棵树下长大的,现在换我来保护它!”清晨,新房村工作人员牛明月和往常一样,来到位于三间房地区新房村旁的一棵国槐树下驻足检查。这棵国槐是国家二级古树,经朝阳区园林局工作人员估计,这棵国槐树初长于清朝,至今已有约290年。(10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古树是历史传承的象征,历史沧桑的见证,“乡愁”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古树也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活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和旅游观赏价值。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得到切实的保护,并不仅仅只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更在于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不仅要有法可依,还必须有法必依,确保“老有所依”的落实到位。 一方面,除了执法的到位,让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护身符”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更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只有形成全社会都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氛围,古树名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和强化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要充分考虑到古树名木的保护要求更甚于一般的绿化,从而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像三间房地区那样成立监督小组,责任到人,让每棵古树名木都置于严密的监护管理之下。
树是有生命的,古树名木的树龄一般为老龄期,树木长势较弱,树根生长力减退,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衰弱,甚至死亡。古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说到底,是把古树也当成“老人”,实际上,对古树名木无论怎样的爱护和尊崇,终究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福祉之所在。□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