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高血糖已不再成为中老年人的专属,糖尿病的患病平均年龄也日趋下降,不但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一些困扰。因此学会掌握抵制血糖飙升的技巧,方法相当重要。而一些看似健康的习惯,却成了推升血糖的幕后“黑手”。
看似健康的5个升糖习惯
长期单吃粗粮
精细粮当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淀粉含量非常充足,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使得血糖升高,甚至是引发过度肥胖。
营养专家会建议大家适当地食用一些粗粮,这样既可以控制血糖,又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因此有一些朋友就会戒掉精细粮,进而长期单吃粗粮,但这是不健康的。
因为粗粮当中的营养成分单一,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人们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由此导致血糖升高。
饭后吃水果
在现实生活当中,大部分人饭后都会来点水果,但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一个小时再食用水果,而不是一吃饱饭就吃水果。
水果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它会稀释掉胃酸和胰液,由此降低胃液和胰液的浓度,进而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
与此同时,水果当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如果在饭后立即食用水果,容易导致体内血糖急速上升。
过量食用坚果
坚果味道比较好,而且里面含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比方说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蛋白质和氨基酸,这些都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定期适量地食用坚果是好的,但如果每天过量食用,甚至是将其替代主食来吃,那么就会导致人们摄入的油脂含量过高,进而增加血管的阻力,由此对于血糖的平衡也相当不利。
经常喝浓茶
中国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朋友都喜欢喝茶,但长期喝浓茶也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由于茶叶中含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在睡前饮用会引起失眠,从而升高血糖。
健康人群也不建议在饭后喝茶,因为饭后人体的血糖含量较高,过多摄入浓茶也会提升血糖值。
蔬菜荤炒
大家都知道经常食用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帮助,蔬菜当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以及各类微量元素丰富。既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又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但是如果将素菜荤炒,放入过多的油,这样虽然能够提升口感,但是同样也会导致体内的血糖上升。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好血糖?
控糖“五驾马车”
饮食干预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手段,通过调整饮食总能量、饮食结构及餐次分配比例,有利于血糖控制,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并预防营养不良发生。
规律运动则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提升幸福感,而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可促进患者不断掌握疾病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拥有更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和较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与否的关键之一。
药物治疗及相关药物的使用,具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预防糖尿病 常量腰围
在《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关于成年人中得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大多数腹型肥胖都是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加上很多人工作长期处于坐姿,运动时间不足,从而促进了脂肪在腹部的堆积。一项研究指出,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响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腹部脂肪堆积问题对人体健康伤害最大,除了会导致糖尿病,还会引起脂肪肝、心理问题等。因此,时常量量自己的腰围,有助于发现自己是否是腹型肥胖,如果出现了腹型肥胖,及时地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则有助于减肥和预防糖尿病。
戒除恐惧 正确对待糖尿病
部分患者因病程日久、难以治愈而背上思想包袱,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
还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整天呆在家中,不外出、不活动,时间一长就易导致心情压抑,这无益于病情康复。应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养鸟种花之类,或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脑力劳动等等,可以调节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部分糖尿病患者心理紧张,甚至悲观失望,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殊不知此种心理状态只会加重病情,而无助于早日康复。糖尿病人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则反而会加重病情,应该按医嘱有计划,有步骤地坚持治疗,就能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