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创新引领让小康路越走越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0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创新引领让小康路越走越宽
——探访京郊村民奔小康样板
每到吃桃的季节,桃农不停歇地开拓销售。
“互联网+大桃”,让农户稳增收奔小康。
 

发展旅游业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9358元、小蜜蜂产业助低收入农户养蜂脱低致富、“互联网+大桃”让桃农增收稳步奔小康……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密云区穆家峪镇、太师屯镇,平谷区刘家店镇,实地体验这里的村民的小康生活。京郊村民依托自然环境与生态优势,走通了不同的奔小康之路,创造了京郊村民奔小康的新样板。

小康生活样板一

发展旅游业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

“以前打工,一年收入也就两三万元,6年前村里改造后,我回村开了饭店,一年能挣四十万元,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密云区穆家峪镇阁老峪村的80后村民谢泽说。

“过去想着住上几间瓦房、能吃饱饭就知足了,没想到能住上条件这么好的农村二层别墅。”出生于1962年的村民谢国阳,几乎与移民新村同龄,如今在村里经营着自家的民宿,去年收入十几万元。像他这样拥有二层别墅的人家,在他们村里是标配。

8月19日,记者走进阁老峪村,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别墅掩映在绿色树林之中,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阁老峪村靠发展旅游致富了。

阁老峪村书记赵宗亮介绍说,阁老峪村人口由原住民和密云水库移民融合组成,现有密云水库移民及后代540人,占人口总数的52%,1962年之前原住民分散居住在两条沟域内,隶属于本镇西穆家峪村管辖。1960年国家为解决移民安置,将三处移民新村落户阁老峪村。

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自然资源匮乏、吃饭依靠国家返销粮,一年家庭劳动力年收入不足200元,经济收入不能解决家庭成员口粮支出,超过半数的家庭年底结算时,反欠村集体口粮款。“一件衣服穿几年,鸡蛋换钱来买盐”,这是昔日阁老峪村生活的真实写照。2009年之前,阁老峪村经济收入排名长期位居全镇倒数第一的位置。

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阁老峪村党支部在群众渴望摆脱贫困,脱贫致富奔小康愿望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村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北京“天福号”集团公司,为满足新产品“西班牙火腿”研发和生产场地需求,到密云区考察,落实最优投资建厂地点,当时阁老峪村因缺乏竞争优势,没有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样的好事似乎与阁老峪村无关。

2009年末的一天,村庄供水钻井现场,赵宗亮书记正在紧张地忙碌,无意间看到有陌生人来到身边,了解村庄发展情况,赵书记便向其介绍起来。经过交流,他们发现村庄发展定位与企业落户需求完全吻合,当得知面前站着这个满身泥巴的人是村支部书记时,认定这是一个具有务实精神、百姓拥护的好干部。当场,“天福号”将企业选址定在阁老峪村,双方约定春节之后,正式签订相关合同。没想到这样的机缘,迎来了家乡经济发展良机。

随后,村里又引进“北京国际青年营”“北京日光山谷管理有限公司”几家企业落户,到民居拆迁改造、民俗旅游业发展,土地山场流转、地上物流转、拆迁政策补贴、民俗旅游安排客源等,阁老峪村走上了旅游发展的致富路。

目前,该村从事民俗旅游业接待农户达90户,民俗旅游纯收入与总收入占比达到35%,2020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927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9358元。

小康生活样板二

小蜜蜂产业助低收入农户脱低致富

“每天我都要检查蜂箱打开看,检查蜂王是否还在。靠着养蜂,我家一年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密云区太师屯镇龙潭沟村密云蜂农田淑革说。

田淑革今年48岁,和丈夫王全生当了30余年的职业养蜂人。“每天看着这些小蜜蜂在蜂箱里飞进飞出的,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田淑革说。

田淑革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养繁殖能力强、产蜜快的意大利蜂,从最初仅有的几箱蜂到现在400多箱蜂。虽然养蜂很辛苦,但能换来如今甜蜜的生活很值得。

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站长罗其花告诉记者,像田淑革一样的蜂农,密云区现有2072户。针对区域养蜂实际,区里出台了一系列养蜂扶持政策,对各级蜂场、合作社等新型蜂业经营主体进行分级扶持,累计扶持项目30多个、投入资金近亿元,推动了蜜蜂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罗其花说,密云现有蜂群11.5万群,占全市蜂群总量的44%,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蜂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绿色无公害蜂产品生产基地、蜂产品深加工基地、西方蜜蜂良种繁育基地和成熟蜜生产基地等基地20个,共有蜂产品公司2家,蜂业专业合作组织26个,合作社入社社员1906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

据调查,蜜蜂授粉有效促进了全区148.19万亩阔叶灌丛生态系统和15.3万亩草丛生态系统的植被更新,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丰富了密云水库79条小流域的动、植物物种。此外,蜜蜂为全区农作物授粉,直接促进果蔬增产效益超过8.5亿元。

全区年均生产普通蜂蜜320万公斤、巢蜜113万公斤、蜂王浆和蜂胶等19万公斤,蜂产品年产值近1.2亿元。

全区兼职养蜂农户(占65%)每户平均养蜂数量为64群,养蜂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专职养蜂户每户平均养蜂数量150群,养蜂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特别是通过发展蜂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退耕禁养农民的转移就业和增收问题,使部分放牧农户成功转型为养蜂户。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实现养蜂脱低致富,为全国养蜂扶贫工作树立了标杆。

密云园林绿化局副局长佟犇介绍,密云山水兼备,自然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4/5,水源保护区占全区面积3/4。借助自然环境优势,每年举办“密云荆花节”“蜂蜜丰收节”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密云蜂产品知名度。2018年,成功举办21世纪第三届海峡两岸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北京密云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全国包括海峡两岸树立了密云蜂产业高品质形象。2019年,成功举办华北地区“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暨第二届北京密云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了世界蜜蜂日发起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国务秘书、农业部部长等领导参加,推动密云蜂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2020年“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设在北京密云,以活动为契机,蜂产业重点镇镇长、蜂企负责人、蜂农代表携手抖音达人直播带货,为推动多元化线上营销进行了有益尝试。

小康生活样板三

“互联网+大桃”让桃农增收稳步奔小康

“你们看我家的桃,很甜,好吃,还能捏出水呢……”8月19日,本报记者前往平谷刘家店镇“互联网+大桃”工程基地,80后岳巧云正利用网络直播卖大桃。

身为地道的平谷人,在大学毕业工作10年后,岳巧云毅然放弃了年薪逾百万的媒体总监职位返乡创业。事情得从2014年说起,她的父亲得了一场重病,让父亲自创的绿谷汇德果品产销合作社陷入了困境。“老一代创业者老了,谁来种桃?谁来卖桃?如果父辈们真的不能干了,社员们又该怎么办?享誉全国的平谷大桃产业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岳巧云的心头。经过一番考虑,岳巧云决定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把大桃产业传承下去。于是,女承父业,她成为合作社新的负责人。虽然平谷大桃远近闻名,但北店村桃农以前只顾埋头种桃,没掌握定价权,好桃子卖不出好价。岳巧云意识到,如果继续按照父辈的传统模式生产经营,前景堪忧。就在此时,平谷区出台了“互联网+平谷大桃”相关政策,岳巧云看到了全新的商机。

“在种桃、卖桃的圈子里,自己最懂得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圈子里,自己最懂得平谷大桃。这两个不相关的事情结合起来,自己就有了突出的优势。”岳巧云说,“互联网+大桃”成了自己返乡创业的绝佳契机。这几年,一路走来,合作社带着周边几个村的200多户桃农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如今,北店村桃农几乎个个都学会了开网店、发微信朋友圈卖桃,不用再为客商压价发愁了。

“我能教的真不多,但果农上过我的课,学会了用手机收钱,并且不出错,这就足够了。”说这话的人叫王丹,她原本是年薪50万元的都市白领,2014年因为父亲身体原因,不得不从城里回到平谷老家。照顾家人的同时,她开始了自己的淘宝电商创业之路,2017年最高峰时,淘宝等平台年销售额500多万元。

2017年,平谷区相关领导在机缘巧合下,找到了当时已经成为电商网红的王丹,想让她给果农讲解如何在网上卖桃。王丹知道这不容易,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平谷人,她答应了。第一次上课,王丹准备了整整8个小时,从结构到目标、从方式方法到售后服务,她将自己的心得全都写进了PPT。

岳巧云与王丹,正是平谷“互联网+大桃”工程的写照。

大桃作为平谷区农业支柱产业,是全区10万桃农收入的主要来源。多年来,桃农销售大桃主要通过坐等商贩上门收购。经常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销售渠道,出现商贩恶意压价、大桃“隔夜愁”“货到地头死”等状况。2017年,“互联网+大桃”工程为推动大桃品质提升、促进农民增收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全年电商销售大桃2060万斤,销售额1.7亿元,促进农民增收5155万元,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8年,平谷区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桃”工程。在平谷大地经历了冬旱、春寒、夏涝、病虫、风雹等多重灾害的情况下,桃农的收入没有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互联网+大桃”工程,进一步开拓了平谷大桃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18年,全区电商销售大桃3000万斤,销售额3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2亿元。

2019年,平谷区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精准发力,通过开展电商培训、对接优质平台、创新销售模式、服务物流企业,推动“互联网+大桃”工程再升级。2019年,平谷区大桃电商销售3500万斤,销售额2.8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23亿元。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