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积极推进生存型救助向发展性救助转变
给“以命送餐”的外卖小哥系上“安全带”
向职场霸凌说“不” 须补齐法律短板
减负清单 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非法捕捞
“花钱买省心”的背后是求职陷阱
减少餐饮浪费 要有点“章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钱买省心”的背后是求职陷阱

 

就业压力不减、招聘信息繁多……一些人瞄准求职者“花钱买省心”的心理,推出了付费求职培训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求职服务机构在推销时往往夸大其词,诱导迫切希望获得工作的毕业生签订合同。一旦产生纠纷,维权耗时费力。业内人士认为,求职者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被一些机构忽悠了。(9月10日 《工人日报》)

求职服务机构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给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求职培训等服务,但也有一些求职服务机构并不靠谱。以媒体报道为例,一些求职服务机构在推销时将培训效果描述得非常美好,但价格不菲的服务与获得工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还有的求职服务机构宣传可提供“内推和直聘机会”,但事实上,内推只是把简历推荐给公司的人才库和某些对应团队,能不能够留下来,看的是能力匹配和是否有岗位空缺。

庞大的求职群体催生了就业服务市场。既然有适用人群,就不能一概而论机构“无用”而一味禁堵。但面对求职者“花钱买省心”背后的陷阱,依法规范和整治打击则很有必要。业内人士指出,就业服务机构贩卖的是焦虑,倒卖的实际上是信息差。这意味着,一些求职服务机构涉嫌虚假宣传,或其背后的确存在着利益勾连。相关部门应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

此外,相关部门要做好警示,畅通投诉渠道,让毕业生能便捷地维护自身权益。毕业生自己也应做好“第一把关人”,在选择求职服务机构时,多核实其资质、甄别其服务是否规范,关键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求职服务机构。□付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