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处的房山区周口店镇,坐落着写入多国教科书、蜚声海外的人类历史遗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8月28日上午9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放时间刚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安保人员的协助下有序进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
此刻,孩子们脚下的这个背靠太行山脉、面临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的“风水宝地”,曾是数十万年前的“北京人”、20万至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
馆区内,游客们在化石标本前驻足停留,历史故事听得入迷,手也不自觉地轻抚在玻璃窗上。那一瞬间,一段绵延数十万年的历史仿佛触手可及。
“遗址保护的很好,让我们能近距离观看这些国宝文物,我每年都要带孩子来参观,在这里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家住西城区的张俊逸先生说。
作为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单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的保护者们为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可谓“费尽心机”。
时间是保护者们最大的敌人。他们必须与变化多端的气候、难以预知的自然灾害“作战”。比这更“可怕”的,是接踵而至的观赏者。对于那些已经极其脆弱的文物而言,哪怕是游客脚步带来的震动,或是呼吸产生的湿气,都可能对它们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人们一直在寻找两全的办法,既要让老祖宗和大自然留下的文明瑰宝能让更多后人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又不能使其受到分毫损伤。这些问题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得到了答案。
作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遗产办公室主任,李俨在这里工作了整整18年,亲历了遗址文物保护从弱到强。
李俨坦言,之前测遗址的温度要靠温度计,测裂缝宽度就拿玻璃片伸进裂缝。而如今现代科学技术成为解开难题的钥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动态监测系统”成为李俨团队攻坚克难的“神器”,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一条“时间隧道”,让历史与未来跨时空对话。
墙上的液晶屏幕不断变换着数据,3名科研人员紧盯眼前的电脑……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监测中心,记者看到电子大屏幕上显示出一排排图表。“这个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传输数据,便于我们掌握遗址的隐患情况。”随后,李俨调出了近一年对遗址裂隙的监测数据。“过去对裂隙的监测主要是靠人工,每天拿把尺子测量,但这样测出来的数据并不精准,有了电子监测设备,不仅数据准确,而且可以做到实时传输。可对猿人洞的温湿度、土壤水分含量、裂隙宽度等‘健康指标’通过电子传感器实时传输,供科研人员对症采取预防措施。这等于是为遗址配上了24小时的‘保健医生’进行照顾。”
跟随李俨的脚步,记者来到龙骨山脚下,向上望去,一片片“鳞甲”似的弧形结构把整个猿人洞遗址覆盖。“这个弧形壳体叫猿人洞保护棚,3700余平方米的弧形壳体钢结构就像一个罩子一样罩在猿人洞遗址之上,可抵抗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环境对遗址本体的破坏。”李俨说。
李俨表示,文物保护工作永远没有尽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愿用一生守护着人类文明的DNA,“感觉时间再多都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太多”,李俨希望更多的自然科学研究者加入其中,把现代科技融入文物博物馆领域,“像是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本报记者 闫长禄/文 陈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