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赶走头顶“蜘蛛网” 老街多了文化味
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8日举行
人工智能物联网 联结社区居民“幸福感”
延庆启动“百·千·万”文化惠民活动
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11月投入使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梅竹斜街改造升级
赶走头顶“蜘蛛网” 老街多了文化味

 

8月17日下午,在杨梅竹斜街入口不远处,一家名叫“老北京兔儿爷”的泥塑小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这间面积11平方米的小店中,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兔儿爷”。张忠强是这家泥塑小店的店主,他也是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

得知杨梅竹斜街改造升级,张忠强就带着自己的泥塑作品第一个入驻这条街。张忠强拥有两家店,位于琉璃厂的老店以销售为主,位于杨梅竹斜街的这家店以现场手工体验为特色,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商品,还可以体验兔儿爷的绘制。在制作传统的兔儿爷造型的同时,疫情期间,张忠强还对兔儿爷的外型进行了创新。一些戴着口罩、佩戴护目镜的大约百余种兔儿爷新造型出现。

京味儿十足的泥塑店、充满书香的模范书局、传承传统文化的采瓷坊……游走在这条街巷,游客会发现这里的小店各具特色,散发着文化气息。“这个是用陶瓷上的元素设计完成的一件文创产品。”采瓷坊设计师王京介绍,这家小店不仅可以进行文创产品的展示,还可以通过体验陶瓷修复,让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据介绍,小店客流量每年会有30%的递增,疫情前每天的客流在四五十人,周末能达到百人。

据了解,以前杨梅竹斜街两侧都是一些低端业态门店。2010年后,相关部门选取杨梅竹斜街作为保护修缮试点项目,对街区进行改造。例如,对有历史特色的墙体进行保护修缮、电线入地、引入了文创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的门店。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头顶上“蜘蛛网”似的电线不见了,路面也变得更平坦。

西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杨梅竹斜街大约分布着五六十家小店,其中有60%的小店结合这条街的文化定位基本进行了转型。如今,在西城区有近万家小店,品质相对较高,其中大约有70%达到连锁化、规范化、品牌化的要求。下一步,还会推进这些小店的复工复产,促进小店线上发展,让散发浓郁烟火气的小店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