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绝导体”超材料让服装更“薄暖”
考题难住行家
冬奥建筑“智造”成果集中亮相
毫厘间决胜负
全景画卷看“穿越时空的大运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控车工挑战赛:
毫厘间决胜负

 

在4个小时内,不仅要完成对零部件的加工,使之符合各项标准,还要将其组装完整,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性能。8月15日,在第二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数控车工挑战赛上,2名种子选手和6名终极挑战者在首钢技师学院展开了最终角逐。

身前是自动化的数控车床,身后是形形色色的刀具、量具,选手们时而在机床前目不转睛地观察,时而在工作台上娴熟地操作,时而在电脑前流畅地绘图传输指令。经过四个小时的加工,两根原材料“变身”成为精致的螺旋零件和轴套,与另外三个提前自制好的零部件完美“合体”,组装成螺旋抽水泵,叫人叹为观止。

工件装夹好之后,选手通过操作数控机床操作系统面板上的按键,完成对刀、加工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实现工件的自动加工。“大赛对零件之间配合精度要求高,多为6级、7级,可谓‘毫厘之差’。”作为本次大赛的裁判长,首钢机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智能制造事业部部长卫建平表示,本次命题要求高,不同于一般的大赛,完全能体现大工匠的水平。比赛首要考察的是选手编排工艺的能力,其次才是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加工技巧甚至装配修调能力。比赛结束后,零部件的尺寸、形位公差不仅要达到要求,组装成整体后还要能转动起来,以检测实际性能。“将加工零件组装之后,在功能测试台上通过电机和皮带轮的传送,完成抽水功能演示,单位时间内抽水量越多,工件总体性能越好。”卫建平说。

“不限制自制工装的使用,不限制工艺方法,不限制刀具刀片数量……”卫建平向记者介绍,为了充分发挥选手的主观能动性,展示自身能力水平,本次大赛并未对工具种类、加工工法等进行限制,反而给了选手们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只要能够让工件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选手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和最擅长的方法进行灵活发挥。同时,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所有赛件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尽量排除人为检测因素。

本次大赛的种子选手、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师王展超赛后坦言:“这次比赛自由度高,能够同时考察选手的手工编程能力、电脑自动编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大家在比赛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在加工方法上也能进行深入交流。”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彭程/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