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篇 带领学院师生冲向世界一流学科高峰
1998年,北京大学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计划”,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诸多荣誉的张继平被推举担任了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世界一流大学的院系负责人由教授们轮流担任,基本上就是值日生,每位教授都有为大家服务的义务和责任。”张继平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服务者”,开始带领全院师生向着世界一流院系的建设目标奋进。
要打造一流学科,首先要争取现代化的办公条件。那时候,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授在静园一院的局促环境里办公,江泽涵、段学复、姜伯驹等著名数学家只能挤在一间办公室里。1999年,在学校的支持协调下,学院搬家到理科一号楼,数学家们终于有了宽敞的办公场所,教学科研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崭新的办公环境沿用至今。“掌门人”张继平为新家的布局花费了很大心血,他却不愿多说自己在其中的斡旋努力。
硬件设施配齐了,接下来是人力资源的调动。他领导进行了教职工985岗位评定与津贴发放改革,打破奖金平均分配的“大锅饭”,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他认为,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不能单纯用论文发表数量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要给予科研足够的孵化期,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术环境。
以张继平为首的领导班子为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圆满完成改革,推动了学院的快速发展。仅在2000年北京市优秀成果评比中,学院就独得5项第一,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优秀基地。“这是我做的让大家满意、我问心无愧、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一件事。”
2002年,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张继平等人又开始创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历时8年风雨最终建成。“在田刚院士的带领下,数学中心这些年吸引了一批批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加盟,已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机构。”他欣慰地说。
育才篇 推行教学改革 打造中国数学界“黄金一代”
在北大执教30多年,除了在国外访问交流外,张继平坚持给学生上课,特别是上本科大课,最多的一门课学生逾150人。今年疫情期间,线下没有开学,他就坚持网上授课,带着学生上网络讨论班。他喜欢给学生上课的感觉,“数学的美也在于分享的过程,当你感受到学生不经意的奇思妙想时,你会感到作为老师的幸福, 体会教学相长的乐趣。”对于很多人抱怨的“职业倦怠”,张继平很惊讶:“感到倦怠是因为重复,如果天天做的事情都很新鲜,怎么会倦怠呢?”他认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教学的兴趣,精神饱满地走入课堂,用知识和智慧启迪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
张继平不仅倾情传授学科知识,还把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言传身教来激励学生。他在北大求学时,学生有为教师擦黑板的传统,他上课有时发现黑板没有擦,就一边擦拭一边告诉学生自己当年的经历,这样的教育效果就比较好。他经常告诫学生,不要被浮躁所迷惑,一定要守住诚信,用诚实态度面对一切。“困难不可怕,怕的是不敢面对。”他若发现学生有抄袭行为,肯定会找对方谈话核对,亮明观点,即便处罚,学生也心服口服。张继平对学术原则的坚持,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是敬畏,而非抵触。
从这个角度看,张继平似乎是一位严师,其实他教的课通过率比较高,不会用题目的高难度刁难学生。他任院长后,为了调动更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于2000年开展了教学改革。在他的倡导下,数学学院的教师面向全校推出通识课,其中一门叫《数学之美》,不安排期末考试,只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小论文,以此引导学生注重掌握数学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
这一改革让很多原本害怕数学的学生喜欢上新尝试,退课率大大降低。主讲老师收到期末论文后,请张继平等人品评,并将优秀之作编辑成《心灵之花》文集出版,让更多人了解到不一样的数学。通过一门课,改变学生一生对数学的认识,这是他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
1999年,张继平作为“北京大学数学教学系列丛书”主编,开始大规模教材建设,至今已经出版50余本(套)精品教材。他与教学副院长郑志明(现为中科院院士)又带领青年教师开始低年级本科生讨论班的探索,引领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提高分析、解决、整理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学院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讨论室,并邀请国内外知名数学家开讲座、授课,允许优秀学生可提前毕业、保研、甚至出国,学院不少本科生考入海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如今,北大数学1999级、2000级和2001级的许晨阳、刘若川、张伟、恽之玮、朱歆文、袁新意、肖梁、鲁剑锋等年轻数学家,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耀眼成绩,屡次摘取国外数学大奖,被称为中国数学界的“黄金一代”。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张继平说学生们取得成就,就是老师最“高光”的时刻。
梦想篇 “我们这代人的目标是实现数学强国梦”
张继平非常崇敬的数学家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有深刻研究,与西方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数学贡献只是零散、非主流的观点相反,吴先生提出“中国古代数学是主流数学”的观点,被不少国家的数学家认可。
每每提起“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的“陈省身猜想”,张继平总会热血沸腾:“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就是实现中国人的数学强国梦,振兴和复兴中国数学。这既是个人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在数学方面应该支持和坚持的目标。”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是中国向数学强国迈进的重要起点,张继平是大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大会的成功和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崛起,让他对中国人的数学强国梦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回首过往,无论身处何方、地位有何变化,张继平的一颗赤子之心始终未变。他在研究中时刻碰撞出思想火花,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兴趣融入工作,以致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专注,见证并推动了中国数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永远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记者:您认为年轻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求学治学?您在治学方面有何心得?
张继平: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青春,大学、研究生加上两年博士后阶段,是学习最重要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性格,是成就人生的基石,每个人都应充分重视。数学研究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最具创造性的往往是博士生及其后十几二十年,由此不难理解号称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为什么只奖给不超过40岁的年轻数学家了。
我在大学阶段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每天在讨论班、报告会和讲座间轮转。在研究生阶段,我常常为了一个问题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几天奋战,把结果证明记录下来。人生是分阶段的,完成好各阶段的任务非常重要,跨越人生阶段的遗憾是很难弥补的。就像短跑运动员,最具爆发力的运动生涯是很短暂的。
记者:您平时注意了解年轻人的特点喜好吗?您喜欢什么样的教学风格?
张继平:我做北大老师最快乐的事就是教学相长,不仅给学生讲授知识,还能从他们那里体会青春的力量,获得灵感。学生把我问住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不觉得师长尊严被冒犯。
有人说“某个老师很厉害,一辈子不认错”,在学生面前树立这样的形象是不对的,应该是谁正确就服从谁,不能因为你是权威、你是老师就得听你的,教育孩子听正确的话很重要。在知识领域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地位、年龄之分,培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这样的氛围。
记者: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您怎么看待“钱学森之问”?
张继平:现在都从体制上找原因,但每一个人、每个组织应该考虑具体该怎么做。我个人认为应该像段学复先生那样具有宽阔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为了确定的目标和真正的发展奋不顾身,不受任何干扰,要有大格局。个人当然要努力,还要有多方面条件的配合。
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多尊重科学家的个性,多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动性,多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交流,这是科学取得更大成就的必须条件。不要轻易评价一个科学家,以今天得没得奖、明天发表多少论文来衡量,这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多意义。不要吊一个“红苹果”在空中让大家去争,大家应集中精力给社会贡献自己的“金苹果”。
记者: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您如何评价“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张继平:中国的劳动人民具备的“工匠精神”至为珍贵,值得认真学习,发扬光大,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我希望中国人所具有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传统得到代代相传,要打造更多独门技艺或绝活,成民族之最、发出民族之光。
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多元,创新意识强,对新技术、新事物敏感熟悉,能够很快将其融入生活甚至思想中。我总是告诉学生,成功是艰苦奋斗的结果,即便灵机一动也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做诚实守信的劳动者,用劳动的汗水浇灌收获的花朵,不要异想天开,丰收的喜悦永远属于辛勤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