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点内,三组护理人员正同时进行咽拭子采集。经过培训后前来支援的9A病区护士王瑞娅已经工作了3个多小时,“防护服内已经湿了,防护面罩戴得时间长了会觉得紧,也不太舒服。”她告诉记者,“这一上午我已经采集了120多个咽拭子样本。”
11时许,在医院三楼的检验医学科,检验技师宋力正在对1小时前拿到的已经过灭活处理的样本进行编号,她先扫过每个样本管贴着的条形码,再用签字笔在样本管上手写编号此时,检验技师肖楠正在12楼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样本制备区内,提取样本核酸。
“在采集点采集的样本,要暂存冰箱内保证质量,然后成批用样本转运箱运到检验科,在56摄氏度下灭活45分钟,完成收件编号后的样本运到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制备区进行核酸提取、和扩增试剂混合。”检验医学科主任赵秀英介绍,检测病原微生物核酸,就是把肉眼看不见的核酸信号放大,使某个特异核酸片段指数级扩增,再用仪器检测上述信号,反推人体是否感染。
早晨8点,做核酸检测前,赵秀英会先喝水、上厕所,然后穿上防护服,进入实验室的样本制备区处理一批批的样本;直到中午12点多脱下防护服进入扩增区,把八连排管放入PCR仪器的96孔板内,开机运行约两个小时。“我就在这两小时里去吃饭、安排其它工作。”赵秀英说,目前每日的检测量是600至800管,6月中旬检测高峰时曾达到1800管/天,“那时候人就像机器一样,来一批做一批,穿着防护服7、8个小时后再脱下来,汗珠子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记者看到赵秀英手机里一张6月18日核酸检测高峰期时,她肩颈和手臂全贴着去疼膏药的照片,“精密的核酸检测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当时处理样本时,就当是机械地开盖、拧盖,胳膊都是酸的。”检验医学科副主任李润青工作36个小时没有回家休息;宝宝刚8个月大尚在哺乳期的检验技师韩宁也加入到核酸检测的队伍中来;检验技师杨松在5月完成北京小汤山医院支援任务后,随即参与本次检测工作……截至7月22日上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已完成核酸检测8万余人次。
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已由二级调到三级,随着检测业务量的下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西北角的方舱式新冠核酸二期实验室7月中旬休舱,但一期实验室依旧照常运行着。“目前,我们检验医学科有17人分为白班、晚班,两人一组配合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我们现在是‘见缝插针’地在工作,科室32名检验人员中有17人除了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做其他的常规检验,都是‘多面手’。”赵秀英说,“高峰期已过,但核酸检测人员仍在面对检测工作压力,包括工作量和报告时效,随时准备迎接各项质控、生物安全检查。面对疫情,现在我们的心理压力并没有完全降下来。”
22日11时9分,杨松正在3楼的检验医学科做凝血常规检测,“我现在也做其他的检测。上周六是我早8到晚8的白班,我一个人完成了大概720人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量还是挺大的。”“检验人需要兼顾新冠核酸检测及日常医疗工作的需求,哪个都不能懈怠,希望大家能多给检验人一些理解和支持。”赵秀英说。
□本报记者 唐诗/文 陈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