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厨余垃圾变宝记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0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厨余垃圾变宝记

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加入添加剂后生产出优质土壤肥料。
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将厨余垃圾倒入厨余资源化一体机内。
志愿者正在为垃圾桶进行消杀工作。
社区志愿者们用厨余垃圾“变身”的有机肥料种植物。
▲分拣后的厨余垃圾直接进入回收站处理变为肥料。
▲这些厨余垃圾经分解、压缩、发酵后可变为用于植物的营养土。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门话题,不少居民也都按要求对自家垃圾进行了分类投放。那么分类投放后的垃圾被运到了哪里呢?又是如何进行末端处理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六环外的大工村循环经济产业园,看看厨余垃圾是如何变废为宝的。

记者在该产业园厨余垃圾处理厂内看到,一辆厨余垃圾收运车停至指定地点,驾驶员按下操作按钮,车上的厨余垃圾转运箱开始向一侧抬升,带着汤水的一车厨余垃圾就倒进了垃圾池内。

紧接着,这些垃圾会进入预处理系统进行筛选。“这个步骤是挑出垃圾里面体积较大、较硬的杂质。以前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太强,从餐饮企业收回来的厨余垃圾,里面可能混进了酒瓶盖、碎玻璃这类杂物,如果不先选出来,可能会损坏后端的处理设备。”北京绿海能环保有限公司项目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岳建功说。

随后的环节至关重要,将初筛的垃圾输送进入生化机进行好氧发酵,转化为高活性的生物腐植酸肥料。岳建功告诉记者,这些“被处理”的垃圾,最终成为土壤调节剂,俗称肥料。目前,这些土壤调节剂已开始销往全国,用于包括山东烟台苹果的土壤改良、东北黑土地建设等。

据了解,该厂设计处理规模为400吨/日,接纳了整个海淀区绝大部分厨余垃圾,去年实际日平均处理量约270吨/日,最多的时候可达到350吨/日。

□本报记者 白莹/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