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记者发现,堪称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1万多字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有一个关键词竟然出现了39次之多,那就是“就业”。报告指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能否在稳就业,平稳渡过疫情冲击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扩大就业、促进就业,不仅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保民生的托底之举。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如何妥善应对新的就业状况、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调研】
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就业人数已达81%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首当其冲成为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国际劳工组织4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受新冠疫情影响人数已达81%,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
该报告还预测,疫情将使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总工时缩减6.7%,相当于1.95亿名全职雇员失业。报告显示,不同收入群体都将面临巨大损失。从行业来看,住宿餐饮业、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劳动人口面临更大就业风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行业经营陷入困境。全国各地区餐饮门店同比销售迅速下跌,幅度达70%-98.49%。仍需承担储备食材的过期损失,支付员工工资、租金、外卖送餐平台佣金及相关费用,同时还要为员工防疫额外支付防护设备设施的开销。”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商投资协会副会长、香港合兴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洪明基表示。餐饮业的复工复产仍面临房租影响、外卖平台佣金过高、资金紧缺等方面的困难。
“新冠疫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冲击巨大,不仅前所未有,且全世界都一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2020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春季论坛上表示,中小企业倒闭、企业裁员增效、消费需求是否持续都是现在就业恢复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服务业及中小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就会采取裁员、减薪等措施加以应对,那么劳动关系较为集中的紧张局面就会形成。
【委员建议】
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委员
政府、工会、企业应合力稳定就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妥善应对新形势,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界别提案——《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提案》,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在稳就业方面,提案中建议进一步落实职工技能和转岗转业培训、阶段性减免缓缴企业社保费等政策,统筹用好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推动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定岗位、保障职工基本生活,支持企业在停工期、恢复期开展职业培训。引导更多劳动者到新经济部门就业创业。给予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支持,鼓励创业孵化园区、示范基地降低或减免创业者场地租金等费用。
提案强调,坚决防止针对湖北籍劳动者、患病职工就业歧视,高度关注困难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就业情况,突出帮助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围绕就业培训、工资收入、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社会保障、劳动争议等劳动关系重要问题开展协商协调,政府要通过政策组合系统性地解决企业稳定劳动关系遇到的困难。着力提升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高度关注疫情下降薪欠薪、裁员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严重损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
提案提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企业要更加关心关爱职工,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广大职工也越要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体谅企业暂时困难,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同时强调,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必须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要加大对医务人员和困难职工关心关爱,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构建帮扶救助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
聚焦政策落地增效,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燕瑛表示,在民营企业的专题调研中,发现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她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准入清单,降低准入门槛,破除隐形壁垒。更大力度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最大限度实现持“照”即可经营。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与民营企业、商会组织沟通交流长效机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靠前服务。支持定期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二是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和指导,完善民营企业产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机制,为民营企业维权提供更多渠道。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提高司法服务专业化,提高司法公正性和审判效率。切实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惩戒处罚强度,严厉打击规避抗拒执行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持续开展法律宣传和培训,进一步培育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三是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梳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合理消除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时的附加条件。加快清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规定,加快推进商协会改革,发挥好商会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市场监管,实施新的监管标准时明确缓冲期,避免“一刀切”现象,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好并惠及到企业,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协同性,打好金融、财税、产业等政策的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合兴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洪明基
加大餐饮行业政策扶持 稳定职工就业
洪明基表示,鉴于餐饮行业的实际困难,为帮助餐饮行业渡过难关,有序复工复业,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精准扶持政策。一是督促各地政府对于国家已出台帮扶政策的落地实施。归口简化复工审批流程,在相关的资质文件齐全的情况下,只需要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即可。二是推动餐饮业实行增值税存量进项留抵退税政策落地。尽早开始分阶段退还企业留抵税额,简化留抵退税的申请及审批流程,缩短退税时间。三是进一步明确对餐饮行业的复工帮扶政策,餐饮企业不受规模限制,均可享受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四是鼓励各地出台政策,给予企业稳岗补贴。五是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房租减免指导意见,规范和引导房屋出租方减免餐饮企业的租赁费用。六是建议政府部门出台加强外卖平台佣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牵头组织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进行协调协商,切实降低外卖平台的佣金费率,防止形成行业垄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
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化解的指导
皮剑龙认为,要从劳动矛盾预防、监督、协商、调解、解决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促进劳动关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他建议各用人单位应当本着“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为要、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建立一套有效的劳动争议内部防范制度。同时,劳动者作为劳动争议的主体,更应提高自身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劳动者应当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了解熟悉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和单位本身的劳动管理制度,在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各种方式的救济,从而高效化解自身的劳动纠纷,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
其次,在加强政府对劳动关系的监督机制方面,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劳动监察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强化对劳动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同时,强化工会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会促进企业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就劳动者相关的利益问题工会代表劳动者与企业共同协商,化解企业与劳动者的分歧,通过协商将双方的义务和权益在劳动合同上形成一致。
最后,完善劳动争议人民调解机制,健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劳动争议的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建立专业化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员队伍。扩大劳动争议“一裁终局”案件的范围,逐步建立劳动仲裁“一裁一审”制度,建立劳动仲裁庭与法院的互通机制。
□本报记者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