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有年轻的90后“抗疫”夫妻,丈夫借调首都机场,成为入境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门卫士”,妻子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守护着社区一线的“家门”,他们夜以继日的坚守,几十天见不了一面;他们中有的持续两个多月在一线“抗疫”:登记、测温、查证、解答、调解,进阶为防控一线全能手,顾不得家人和孩子,哪有需要就往哪上;他们中有的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送菜上门,处理生活垃圾,进行心理疏导……成为居民百姓心中最稳固的“主心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丰台一线“抗疫”人员,本报记者为您讲述他们当中的感人故事……
守卫国门,入境防控的一线战“疫”者
3月14日起,李昂加入了首都机场丰台转运工作组,成为了一名入境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门卫士”。
“对于归国人员来说,大部分人都很配合,但也有小部分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回家而有情绪。我们工作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向他们耐心地讲解相关政策。慢慢的,他们也就能够配合我们了。”李昂感慨地说。
李昂负责对入境目的地是丰台的人员进行登记,核实身份后引导他们乘坐专车前往集中观察点。作为90后年轻干部,乐观开朗的性格,认真细致的作风,让李昂迅速融入一线工作。遇到情绪不稳定的人员,李昂还会安抚他们的情绪,通过和他们聊天,带他们做一些简单活动,让他们平静下来。因为李昂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遇到入境的外国人时,他还是小组“首席”翻译。
“我是预备党员,就要践行党员的担当精神,工作往前冲。现在的入境防控工作,责任重大,我要保持最佳的状态。”李昂每天要在新国展内工作4个小时,穿脱防护服都要花半个小时,期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防护服以前只看电视里医护人员穿,自己穿上才知道人家真不容易。护目镜和头戴式口罩挂头上,感觉很像戏曲演员勒头。”李昂在丰台区文促中心戏曲科工作,举例也喜欢用戏曲的例子。
坚守两地,90后战“疫”夫妻守护相望
李昂在新国展入境疫情防控一线,他的妻子潘璐作为丰台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下沉支援社区疫情防控的干部,在丰台区东大街社区参与防控工作。作为爱人,潘璐一直特别支持李昂的工作,最开始李昂支援社区时,每天从早上8点值守到晚上9点,为了方便工作,李昂在父母家住,夫妻俩20多天没有见面,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2月下旬,潘璐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后越发理解李昂,更加支持他的工作。“支持他去入境防控一线,但是不敢仔细想他现在的工作,那个防护服穿上肯定不舒服。”谈到李昂,潘璐眼睛里满是牵挂与惦念。
“来转运组工作,我老婆非常支持。她现在下沉支援丰台东大街社区。我这边必须认责仔细,也许有的人就是要回东大街社区的,这也算是我守国门,她守家门嘛。”李昂笑着对记者说。
超长待机 感谢信背后的硬核女卫士
“我们感谢季天阳同志一直以来的付出与辛苦,并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深表赞扬。”从疫情防控战打响至今,季天阳已在右安门街道抗疫一线持续奋战了两个多月,什么事都抢在最前面,早8点晚8点的值守她全程参与。登记、测温、查证、解答、调解,她已然进阶为防控一线全能手,可谓是基层防控的硬核女卫士。
“她从不提要求、不讲条件、社区怎么安排就怎么落实。”这是右安门街道开阳里第三社区对她的评价。落地查人、宣传发动、生活服务、小区管控,社区防控不同环节的不同岗位都看到过她的身影,社区的好多居民对她很熟悉,时常有居民过来说“你真是太辛苦了!”而她总是笑着回答:“嗨,应该的,我们就是来和社区一块儿做好工作,哪儿有需要就往哪儿上呗!”
每天早上出发前往社区前,季天阳都要亲吻一下尚在熟睡的女儿,她的女儿刚刚一岁多,尚未断奶。每当女儿哭闹着找妈妈时,姥姥都会告诉她:“病毒怪兽来了,妈妈要去保护大家了!”宝贝就像能听懂一样停止哭闹。每天早8晚8的不间断值守,季天阳少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但是她却说:“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骄傲,要给宝宝树立榜样,做宝宝的英雄。”生活中,季天阳是一位温柔细心的母亲,在防控一线,她是一名耐心细致的巾帼卫士。摸排入户、登记查证,季天阳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面对居民存在的矛盾与不满,她又总能巧妙的化解,“防控一线没有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她总是这样鞭策自己。
当好居民的“主心骨”,再辛苦都值得
“发生在特殊时期的新冠疫情,社区防控件件都是急难险重任务,我们怎能不冲锋在一线?”在丰台太平桥街道太中里社区,居民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头戴红色志愿帽、身穿志愿者蓝马甲、臂戴红袖标,说话直言快语、走路快步急行、干活干净利落,急难险重任务总是冲锋在前,她就是冲在抗疫一线、丰台太平桥街道太中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京红。
社区发现确诊病例后,有些居民产生了过度恐慌情绪,纷纷拨打“12345”市民热线电话反映,刘京红接到电话后,及时进行沟通,对居民开展心理安抚;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关闭了大东门以外的8个大小门,行人只能从大东门进出,有的居民因为出行不便,多次拨打“12345”市民热线反映问题,她积极联系诉求人进行解释,居民心有怨气不听解释,她就成了居民的出气筒,心里虽感委屈,但为了严防疫情,还要耐心做居民的安抚工作,最终得到居民的理解。
社区32号楼3单元一户居民家中暖气漏水造成邻居家客厅墙被浸湿,非常不满,找社区来协调损失补偿问题。刘京红和下沉干部第一时间入户走访积极协调,劝解双方要互相体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双方的问题,她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调解,最后双方都非常满意。同时,她负责联系供暖公司对暖气片进行维修,并帮助老人清理暖气片里的积水,及时恢复供暖,两位空巢老人身暖心更暖,夸赞社区服务周到。疫情期间,她耐心细致地解答处理“12345”市民热线工单48件,解决43件,居民纷纷打来电话、写来表扬信表达对社区的感谢。
疫情期间,危险的活刘京红抢着干。给出院后的社区2号楼居家隔离确诊患者送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给16号楼密接人员家属送货、清理生活垃圾;当她得知4号楼一名患有肺病的老人,并且他是从广西北海返京的居家隔离人员时,马上陪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前往老人家中了解身体状况,进行心理放松疏导,劝老人不要过度恐慌,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还给15号楼来自重点疫情区湖北返京居家隔离人员送口罩、体温计等,她为了保障这些重点人群的正常生活,把接触病菌的风险置之度外。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要当好居民的‘主心骨’,居民平安了,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刘京红激动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