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顺义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致敬!最美的逆行“战士”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0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最美的逆行“战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不期而遇的新挑战、突如其来的新考验,顺义区各行各业职工坚守岗位、积极防控、勇敢逆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所畏惧,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劳动者的使命与担当。

在此,我们感恩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每一位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是他们一份份平凡的坚守,护佑着如今的山河无恙。我们致敬伟大,也致敬平凡,致敬身边最美的逆行“战士”!

顺义区总工会陈军方:

老党员挺身国门第一线

“绝不当逃兵!”

随着境外疫情不断扩散蔓延,归国人员呈快速增长态势,境外疫情阻击战已经成为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战役。北京是主战场,首都机场是最前线。在这个严峻形势下,顺义区总工会四级调研员陈军方奔赴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走向了抗疫“战场”。他所带领小组的工作任务是接待、登记、分流14日内全国其他口岸入境中转赴京的人员。

陈军方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接到任务后,他坚定地表示:“绝不当逃兵!”自接受任务以来,他和小组其他同志一起坚守岗位第一线,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认真负责地完成好每一个人员的登记和移交,做到不漏一人、准确无误。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面容,却阻隔不断他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

这段时间以来,陈军方舍小家顾大家,将孩子和老人托付给妻子一人照顾,将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克服精神上对家人的思念,克服身体上日夜持续工作的疲惫,陈军方说:“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一定赢!”

空港街道天竺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颖:

“80后”社区支部书记坚守“疫”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总是早出晚归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摸排、监测、消毒,从大年三十儿到现在,一直坚守“疫”线不放松。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空港街道天竺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深入了解社区内防控真实情况;亲自部署、协调、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她一再强调:“防控防控,防和控一个都不能少!”

飘落鼠年第一场雪的那天,不到9点,门岗处就听到欧颖年轻的声音:“早上好,您这是从哪儿回来呀?我们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耽误您一点时间。”她总是充满活力,面带笑容,一点也看不出持续工作的疲惫。没过一会儿来了一个电话,欧颖便带上社区工作人员去给隔离家庭送生活用品,叮嘱他们在家勤通风,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居委会。园区里随处可见她的身影,就是这样一位“80后”,带领社区干部们成为了社区平安的“守护者”。

事实上,10年间,为了身上的这份责任,欧颖没有和家里人吃过一顿年夜饭。今年,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总是鼓励大家:“战‘疫’的曙光就在前方,我们一定要继续坚守!基层最忙、最累,基层一线连着千针万线,排查人员信息的工作细小而琐碎,但对疫情前期监控却至关重要,我们作为党员,这时候更要起到带头作用!”

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彼此在心灵上贴得更近,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顶上去,激流勇进,不负相遇,这就是一名“80后”党支部书记的担当,也是她最美的样子!

中关村顺义园周卫星:

大年初一赴河南督办口罩生产

力促百万口罩安全抵京

庚子鼠年的正月初一,刚下夜班的周卫星接到了赴河南安阳市中北博健生产基地驻厂督办口罩生产事宜的任务。面对当时疫情发展十分严峻的形势,周卫星二话不说,选择“逆行”。

“出发前,我利用短暂的时间看望了91岁的老母亲,匆匆吃了口饭,便收拾行装出发了。”周卫星告诉记者,“早出发5分钟,口罩就能早一点运回北京。”一路上,他与另外一名同志轮流开车,经过8个小时的奔波,最终抵达目的地。

正月初二一大早,周卫星便到中北博健口罩生产厂协调供电恢复生产,下午监督第一批储备任务58万只口罩装车发往北京市局储备库。随后,由于疫情进一步发展,医疗防护用品供应紧张,周卫星督办企业被要求立即恢复生产并加班加点生产口罩,周卫星也因此在厂区扎根下来。

“驻厂督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周卫星说,除了每日早出晚归为企业穿针引线调集生产原材料,克服各种困难保障成品安全运达北京外,还要与各方“斗智斗勇”保证产品不流失……在重重困难的考验下,周卫星驻厂督办以来,已先后向北京市发出口罩一百多万只。

而在此期间,周卫星所住宾馆曾多次劝离、拒绝提供客房服务、餐食及热水服务。没有餐食,他就和工厂保安凑合几口,有时两个面包一瓶矿泉水就是一餐。没有热水,就用塑料袋做个简易花洒洗个凉水澡。面对妻女的心疼,他只是呵呵一笑:“没事,共产党员什么苦都能吃!”

顺义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池明:

勇者无惧 关键时刻能扛事儿

“小明哥,马坡社保所反映亿都川上线一条民用口罩生产线,生产工人急缺!”得知这一消息,顺义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负责人池明一边安排人员初筛求职人员信息库,检索有过生产线、服装制作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边把当天的微信公众号预留出首条位置……有条不紊地分工安排下,仅3天时间,30名工作人员到位,保证了亿都川的口罩产能逐步提升。

池明肩负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科和就业服务科双重管理工作。受疫情影响,今年既要抓好防控,还要保障复工复产,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求职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避免现场招聘会因人员聚集产生的疫情防控风险,顺义区公服中心决定所有招聘求职工作转为网上开展。

为此,池明带领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掌握辖区内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并结合企业需求,组织网络招聘会、空中双选会,利用“就业快车”网站、“顺e就业”微信公众号、各街镇微信平台以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累计发布3443个岗位信息。求职者也可通过“就业快车”网站或扫描微信二维码填写简历,定向投递给用工单位,目前简历投递量累计达到5976份次。

为拓宽招聘渠道,池明联系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服务,依托“猎聘网”和“就业快车”双平台,开展了“才聚顺义、助力战疫”网上招聘活动,累计为9家物流企业、12家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推荐简历1700余份。为提高网络招聘求职成功率,他组织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共同战‘疫’空中职业指导微课堂”,由国家首席职业指导师每周录制3期职业指导微视频,及时共享发布援企补贴政策、服务对象反馈的焦点问题等,周浏览人数达2.6万人次。一个多月以来,网上招聘活动开展顺利。池明关键时刻能扛事儿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称赞。

顺义区商务局张海亮:

“舍小家、为大家”

是坚定无悔的选择

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疫情期间,顺义区商务局张海亮被分配到顺义区新冠肺炎防控专班的医疗保障组开展工作,负责区医疗保障组每日工作情况整理,疫情信息核对汇总,协助撰写疫情工作简报和联络协调相关部门等防控工作。连续奋战40天后,3月初疫情进入平稳期,此时顺义区已20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在大部分工作人员开始轮换轮休、调整工作状态时,他却毅然选择放弃轮休,主动申请前往感染风险较大的区内密接人员隔离点继续开展防控工作。

到达密接人员隔离点后,担任组长的张海亮当起了“健康卫士”和“生活管家”,入住以来累计接收密接人员近50人,工作中,他主动与被隔离人员沟通,确保被隔离人员情绪稳定,及时解决他们的需求和出现的各种状况。他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科学严谨的管理,让每一位隔离观察人员倍感安心,用一系列耐心、细心、暖心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确保了密接人员隔离点的各项工作平稳运行。由于近期境外返京人员较多,境外输入型病例不断增加,密接人员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他每天需要工作至凌晨两三点,身影虽已疲惫,却依然昂首挺立。

“疫情面前当大家焦虑恐慌之时,不知有多少勇敢的‘逆行者’拼命守护着大家,我只是其中一员。”的确,在无数平凡的坚守下,抗击疫情的战斗终将迎来最后的胜利,才不负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坚毅选择。

顺义宾馆“梧桐”姐妹花:

坚守岗位是最扎实的奉献

李修慧、王均宇、向雪飞是顺义宾馆第二期“梧桐工程”从哈尔滨招聘的学生,今年在顺义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日益严重,大年初一,顺义宾馆就接到任务,在保障团体用餐的前提下,增加全区一线医护人员的服务保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三个姐妹花积极报名,战斗在防疫保障工作的最前线。

李修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期间,她一方面每日统计上报离(返)京人员信息、员工身体异常情况、境外员工入京信息、出差(离京)人员信息等数据;一方面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主动挖掘单位防控工作亮点,定期撰写防控工作简报。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而参与团餐保障项目的王均宇、向雪飞,则主动接受封闭式管理,每天为餐厅通风、消毒、做餐前准备;为进入餐厅的客人测量体温、派餐、收拾餐台、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在疫情期间又显得尤为重要。她们还利用所学知识,帮餐厅出谋划策:贴上地标贴,引导客人保持距离有序用餐;拉大餐桌距离,减少餐椅,采取同向用餐,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等。每天工作时间将近12小时,但她们不喊苦喊累,她们只愿多为抗疫工作出点力,她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使命。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在这个冬天,这三名梧桐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疫情无情人有情!”朴实无华,却扎实温暖。

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科范淙溪:

全天候工作 百分百投入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人力社保局干部职工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坚守国门、有的值守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

大年初七,范淙溪被借调到区委组织部参与社区防控工作,负责河西片区的联络和日报整理工作等。秉承着“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工作宗旨,范淙溪积极参与到社区防控工作当中,又先后到数据管控组、居家观察组工作。

在数据管控组工作期间,加班加点是常态,有时甚至需要工作到凌晨。在被安排到返京人员入境服务保障组后,范淙溪成为河西片区二组组员,负责部分乡镇街道入境人员情况督查,以及河西片区的联络和日报整理工作。日常的工作任务艰巨、事务繁杂,需要做到全天候工作、百分百投入、24小时备勤。

参与疫情防控的这几十天里,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面对每一份数据统计任务、每一日督查情况报表,范淙溪都认真对待、仔细核查。她说:“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能够以微薄之力参与疫情防控,是我最大的光荣!”

跟范淙溪一样,人力社保局仲裁院办公室安祺、职业能力建设科成诚、劳服中心社区就业服务部王海鹏等众多干部职工,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争做“精勤卓越的人力社保人”的工作理念,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人力社保的青春赞歌。

顺义区仲裁系统女职工:

依法办案

用实际行动展现巾帼担当

顺义区仲裁战线49名工作人员中,有超过73%的女职工。疫情期间,她们立足本职、下沉社区,用坚守捍卫公平正义,为全力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行动展现着巾帼担当。

来自仲裁院综合办公室的赵秀娟,负责全区基层调解组织管理工作。每周,她都定时在基层调解组织工作群推送典型案例,积极普法。在负责仲裁院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件处理工作中,赵秀娟尽最大可能解决热线中反映的问题。同时,建立台账,记录来电、回复时间等信息,确保情况清、底数明。做好后续跟踪回访,切实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解决率和满意率,疫情期间没有丝毫懈怠。

立案调解是案件受理的第一扇窗,疫情期间仍然坚持对外办公。在做好来访人员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立案调解庭阮学会还负责收发立案相关邮件,解答申请人问题等工作。遇到咨询人情绪激动时,她总能认真倾听,耐心安抚,详细解答有关问题。

此外,审理一庭公平公正、精心采编的王超,审理二庭业务精湛、多才多艺的张偌晗,审理三庭心系当事人、投身防疫的李佳……顺义区仲裁系统女职工们在维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岗位上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展现巾帼担当,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顺义区女律师群体:

律媛有爱

给予抗击疫情专业又温暖的力量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顺义女律师勇敢站在抗“疫”一线,积极捐款捐物,主动志愿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笃定而温情地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让疫情笼罩下的顺义涌现出了许多美丽的身影,汇聚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中,致知所主任白海珍、陆源所主任陆玉红、道盛所律师吴晓雁、狄克所刘佳等多名女律师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所在社区报到并认领岗位,勇敢投身到基层防疫第一线。老党员甘其纳律师则应疫情防控要求,主动承担12348热线的接听任务,给当事人准确、满意的答复。为做一个尽职责、有温度的法律人,陆源所主任陆玉红采用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把疫情防控期间诉讼及相关事项告知客户,给客户吃下定心丸;扬轩所“掌门人”张雪霞律师开创“24小时工作法”,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当事人线上服务,并带领团队六名女律师在线解答法律问题、起草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服务、出具律师建议。

顺义区司法局与区律师协会更是紧急组建律师服务团,助力区内中小微企业提升免“疫”力。张雪霞等多名女律师积极牵头,编撰了《疫情防控期间50个法律问答》等电子书籍,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帮助。

温情大爱、正义勇敢、智慧知性,顺义女律师们是家庭的主心骨,是战“疫”的半边天,是绽放的玫瑰。她们手握法律利剑,守护着法治公平正义,在风雪中铿锵逆行,在春天里无声绽放,不折不扣践行律师的职责使命。

顺义区总工会党员干部:

“只要防疫工作需要,

我们就要顶上去”

每天上午10点,在光明街道幸福东社区的门口,你都能见到几名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是来自顺义区总工会的党员代表。据了解,自3月份开始,区总工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除了到各自所在社区报到之外,在每个工作日,都会安排专人到社区报到,配合开展体温检测、为异地来京隔离人员送物资等工作任务。一个多月以来,无论阴晴、无论风雨,工会党员干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的决心没有变、为社区服务的脚步没有停,只要防疫工作需要、只要社区需要,工会党员就要顶上去!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顺义区各级工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区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全区百余名工会工作者都已下沉到所属辖区、村镇、社区,协助开展各式各样的疫情防控工作。

他们是尽心的“掌门人”,坚守在社区防控第一线,把好社区、村镇入口关,对往来人员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进行排查、体温测量,协助物业、保安严格登记车辆、人员进出,守护居民健康安全;他们是温暖的“传递者”,第一时间把区总工会配发的物资送到坚守防控一线的广大职工手中,将工会组织的温度和关爱传递到每一个职工心中;他们是耐心的“宣传员”,每天积极宣传科学防控疫情相关卫生知识和健康提示,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他们是行走的 “防疫员”,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承担所在区域的消毒工作,每日定时定点在小区楼道、楼门、垃圾桶、楼(电)梯等公共场所喷洒消毒,不留一处卫生死角,社区安全了,居民也安心了。

□本报记者 王路曼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