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作为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袁晓宁一方面参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的改造,带领队员们完善工作流程,进行防控培训;一方面组织“卡片递真情,冬日暖吾心”活动,通过集体写贺卡过生日的方式凝聚支部力量,成为队员们信赖的“袁妈妈”。
按照上级部署,北医三院于大年初二紧急组织起由危重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20人组成的第一批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玉树地震医疗救援的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袁晓宁被任命为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承担起把业务工作开展与党组织管理深度融合的任务。
接到组建援鄂应急医疗队的通知,袁晓宁在科室微信群里发了三个字“我去吧”。此前她跟家人说过,以后在自己的最后一程上不放哀乐,要儿子吹一曲《回家》送她,不过儿子立刻拒绝了。看着这时候的家人情绪有点低落,她跟念大学三年级的儿子开玩笑:“有空练练萨克斯,吹吹《回家》。”儿子的眼圈顿时红了,“妈妈,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平安归来。”
大年初九,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及来自河南的医护团队携手接棒,启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病房新病区。从最初管理一个病房,到接管一个新病区,这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变化,更是新病区运行管理机制的更迭。当晚,医疗队在北医三院乔杰院长和沈宁副院长等领导的带领下部署核心工作。会议开完夜深了,袁晓宁依然坐在电脑前,逐一完善病区感染管理的细节、流程,一壶水烧开了三回都顾不上喝一口。
大年初十20点30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病房正式启用,北医三院、北大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袁晓宁为队员们穿上层层防护服,再次交代防护细节。20点50分左右,新病区收治第一位患者,救治工作全面展开。凌晨三点,队员们交班,这个班次在6小时内完成24位患者的收治,刷新了医疗队的诊疗记录。在回驻地的班车上,短短不到十分钟的车程袁晓宁就睡着了,她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合过眼。
在做好医疗队业务工作的同时,袁晓宁为河南省医疗队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感染管理“北大模式”。为了提振士气,她又策划了“卡片递真情,冬日暖吾心”行动,组织医疗队员为2月份过生日的同事亲手绘制贺卡,集体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在物资缺乏的此刻,每一张贺卡都独一无二,大家通过卡片寄语深情,使所有人的劲往一处使,以昂扬斗志更好地投入工作。
从进入隔离病房工作至今,袁晓宁每次都坚持亲手为队员穿层层隔离服,整理头发,检查装备,调整护目镜位置。她说:“如果不能看着大家好好进去好好出来,就对不住孩子们叫我一声‘袁妈妈’。”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