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教育部2月5日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其中教育部已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免费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供高校选择使用。
《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高校应立即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合理调整、统筹安排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当前暂停所有寒假社会实践。引导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进行学习考核,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加快研发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强、数量充足的在线试题。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引领作用,课程负责人和团队要上线提供全程教学服务,带动全国慕课教师团队开展线上教学服务。全天候开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免费提供2000余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
教育部倡导社会力量举办的在线课程平台免费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为高校制定丰富多样的在线教学解决方案,支持教师利用慕课等在线教学资源自主开展在线教学。鼓励慕课平台开设有关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的慕课专题,提高大学生及社会公众的科学防控能力。
《指导意见》要求,高校要将慕课教师以及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任课教师线上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选修线上优质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制定在线课程学习学分互认与转化政策,保障学生学业不受疫情影响。
记者了解到,这22家在线平台包括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开放8000余门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免费开放2350门课程让社会学习者学习和1600门慕课免费开放给高校的学堂在线;免费提供3464门慕课及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的学银在线、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提供10个语种、12个课程方向、99门外语慕课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