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空间格局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空间格局

 

(上接第10版)

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是明清北京皇城的正门。初名“承天门”,寓意“奉天承运”,也就是说皇帝是顺应天意、承受天帝的旨意来人世间进行统治的,表明统治的正当与皇位的正统。清顺治八年(1651)更名为“天安门”,寓意“天下安定”“内和外安”。在天安门东西两侧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寓意“长治久安”。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楼立于高大的城台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台下开五个券门,门前配有白石华表,形成明清北京宫殿的第一个建筑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将明清皇城向南凸出的“T”字形宫廷广场改造成了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修缮天安门,增建了观礼台等配套设施。

端门:位于天安门与午门之间,形制与天安门相同。功能除御路通行必经之外,门楼主要用于收储仪仗等器物。端门里东西两庑为连檐通脊的长房,清代为六科公署及六部九卿朝房。两庑北端开有阙左门和阙右门,门外各有下马碑,为朝臣候朝之处。

太庙:位于皇城之内,在紫禁城的左前方,天安门的东侧。这是遵从《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之制布设的,是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今日所见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嘉靖二十年(1541)毁于雷火,二十四年(1545)重建。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修。清乾隆元年(1736)再次大修。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位于皇城之内,在紫禁城的右前方,天安门西侧,与太庙东西遥相对应,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场所,是皇权王土和国家收成的象征。

民国三年(1914),时任内务总长朱启钤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并在南面辟一门(今中山公园南门);后又在西面辟一门(今西门)。1925年孙中山逝世,曾在坛北的拜殿停灵;1928年拜殿改名“中山堂”,公园改名“中山公园”,并增建了一些风景园林建筑。

故宫: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现存紫禁城故宫,基本上是永乐时期奠定的基础。明朝宫城取名“紫禁城”,显示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紫宫”是星座的名称,又称紫垣或紫微宫,是环绕北极星周围15颗星的总称。北极星恒定不动,被称为“帝星”,而以其所在的星座名“紫宫”指称人间帝宫,以突显皇帝神圣,皇权稳固。我国秦汉时,皇宫又被称为“禁中”,是禁卫森严的地方。合紫、禁二字,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东西宽760米,南北深960米,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曰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都设重檐门楼。城墙四隅有角楼,造型华美。宫城内部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以外朝主殿太和殿为中心。乾清门以北是内廷,包括以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两侧大片嫔妃居住的院落式寝宫。

景山:明代在元代宫城旧址上修建紫禁城,堆筑大内靠山“万岁山”,又称“镇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称“景山”。万春亭位于景山中峰之巅,是北京城中轴线的制高点,居于五座峰亭之中,是一座黄琉璃筒瓦顶、绿琉璃筒瓦剪边、四角攒尖式、三层檐的皇家宫苑建筑。

明代景山作为皇城宫苑,栽种了很多松柏花草,在山后东北隅修建了寿皇殿、永寿殿、观花殿、观德殿等许多殿堂亭阁建筑,供皇帝登高、饮宴、射箭、赏花。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在万岁山东北麓寿皇亭附近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将此槐树称为“罪槐”,并在树上加了铁链。

清乾隆年间对景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清宣统帝逊位后,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景山仍由清皇室使用,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冯玉祥部占领景山,架设大炮,驱逐溥仪出宫。

民国十七年(1928),景山被辟为公园,正式对社会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对景山园内建筑多次进行修缮,安装了自来水、下水道、供电设施等,铺装了山道和园路,1955年重新开放。

地安门:位于明清北京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是皇城四门中的北门,与皇城南门——天安门南北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明称“北安门”,亦称“厚载门”,取“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清顺治九年(1652)重建,并易名为地安门。

地安门外大街:南起地安门,北至鼓楼,为北京中轴线的北段,是与“前朝”相呼应的“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自元代起即为著名的商业街。京杭运河最北端的码头在积水潭,这里物品堆积如山,钟鼓楼和积水潭北岸斜街一带形成了著名的钟鼓楼市。这里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交易活跃,盛况空前。

钟楼、鼓楼:是北京中轴线北端两大单体建筑,钟楼、鼓楼南北纵置,相距百米,鼓楼在南,钟楼在北,曾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钟楼、鼓楼均筑于高大的城台之上,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由此可见,7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 北京中轴线的空间结构、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不断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尤其是封建王朝统治被推翻以后,经过民国时期近代化的过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整条中轴线及其各个组成单元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具体功能作用发生了革命性的重大转折。了解这段历史,可以更好地解读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和社会秩序,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更好地传承。

主讲人介绍:

张宝秀,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师从侯仁之院士。毕业后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工作至今,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兼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是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北京学”学科带头人。

人民文旅讲堂介绍:

为加强文化自信,落实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指示,人民日报社旗下人民文旅特别举办“人民文旅讲堂”系列活动。以首都北京为起点,“一核一城三带”为抓手,围绕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沿线及三大文化带等内容,面向市民群众详细解读首都文化,梳理文化脉络,弘扬大国风采。

讲堂预约:400-811-3883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