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通州区消协发布了2019年投诉调解10大典型案例,包括定制家具与样品不符、商家推销货币牟取暴利、老人保健品促销、健身房违约退费难问题等等。案例涵盖了生活的诸多方面。为了给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提供科学引导,通州区消协通过案例点评,让消费者能够提前预防,避免消费陷阱。
定制衣柜与样品不符
夏女士在某建材市场订制了一套1万余元的实木衣柜。商家上门安装时,她发现成品衣柜与当时现场看到的样品衣柜存在差异。于是拒绝支付剩余货款,并要求商家重新制作或退货退款。商家以订制的衣柜颜色、尺寸出现轻微误差,在行业内属于正常情况为由,拒绝处理。
【点评】
夏女士购买的衣柜与店内展示的样品不相符,属于违约行为,商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主动为消费者赔偿损失。
【提示】
合同约定要详尽,注明家具品牌、型号、环保要求、颜色、尺寸、价格、交货期限、违约责任等信息,并要求加盖公司印章;交货查验要仔细,家具到货后要当场验货,确认材料、尺寸、颜色等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再签收。
商家推销货币牟取暴利
老年消费者顾女士向通州区消费者协会投诉,她轻信商家推荐,购买了价值9860元的“连号”货币收藏品。后得知该货币收藏品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顾女士深感上当。
【点评】
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的收藏品知识,极力鼓吹潜在的升值空间,合同在订立时就显失公平,导致老年消费者冲动购买。所以,本案最后按照可撤销的合同方式解决。
【提示】
一定要记住高回报必然对应高风险,投资不等于发财;收藏品一般都价格不菲,购买后,一定要索要发票、销售合同等凭证,并且尽量让销售者将产品的含量、成分、重量等信息详细记录在销售凭证上,以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
老人“中招”春节保健品促销
推销员以“促销”的名义向82岁的田女士推销一款名为“牛初乳粉”的保健食品,宣称吃了强身健体、改善睡眠、治疗头晕等。田女士最终以39800元的价格购买了5箱“牛初乳粉”,并得到3箱赠品。回到家后,田女士越想越不对劲,随即联系到推销员要求退货,却被拒绝。
【点评】
本案中,商家抓住了消费者心理,开展了优惠促销活动,并向消费者提供优惠、折扣、赠品,商家为牟利而虚假宣传误导了田女士,所以,田女士有权要求商家对其已经购买的“牛初乳粉”退货退款处理。
【提示】
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有虚假宣传食品和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请及时向区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健身房违约退费难
李女士在一连锁健身房健身时,结识了私人教练徐某。徐教练向她承诺给她进行专业的私人训练。李女士购买了他11940元私教课。之后,当李女士再去店里训练时,发现徐教练已经离职。李女士向健身房提出退款要求,可健身房并不同意。
【点评】
李女士与健身房徐教练有约在先,由徐教练负责私教课指导,属于合同约定内容,当徐教练离职无法提供服务,造成根本违约,消费者有权单方解除合同,要求健身房退回剩余预付款。
【提示】
预付式消费在很多行业已经司空见惯,然而,相关监管却并没有跟上。因此,消费者要谨慎、理性选择预付消费,消费时注意保留好相关凭证,并与商家签订消费服务合同。
买产品赠名额付款后遇违约
董女士在北京通州半程马拉松官方报名环节并未取得参赛资格,就当她正感到沮丧时,在某体育科技公司公众号上看到一则信息:“买产品送通州半程马拉松名额”,于是她支付200元购买了该产品。但几天后,董女士却接到了该公司的电话,声称由于自身“操作失误”而无法提供名额。
【点评】
该公司抓住了消费者希望获得参赛名额的心理,利用参赛名额为噱头推销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增加关注度和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目的,违反《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同时,涉嫌虚假宣传,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主动为消费者赔偿损失,不能将“操作失误”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提示】
消费者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面对商家的任意违约,应当保存好证据,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简单地妥协退让。
老人旅游购买不粘锅被骗
孙女士去海南旅游,报了一个低价旅游团,旅游团承诺不强制购物。孙女士反映,此次旅游的景点都是走马观花,而在一些购物的景点,时间却宽裕很多。在一个购物场所,孙女士花费3699元购买了一款不粘锅。没想到,价格高昂的不粘锅邮到了家,根本不像现场演示那样好用。
【点评】
消费者在旅游行程中被安排到指定场所进行购物,所购商品存在问题,旅行社必须主动协助维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提示】
尽量不要选择低价团或零团费的旅游团,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时候看似占了很大便宜,殊不知道最后吃了大亏。
培训公司频繁出现问题
孙女士给闺女在培训公司报名参加了舞蹈培训班,累计缴纳培训费22577元,包含144节课。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孩子的舞蹈课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如,频繁更换任课教师、新老学生混编同班等,导致课程进度缓慢。所以,孙女士认为该公司违约在先,要求解除合同,退还剩余课时费用,但商家拒绝。
【点评】
双方在协议中明确了课时费及相关服务内容,商家应该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能单方面改变服务内容。学生家长因不满培训公司频繁更换老师、随意调换班级和增加课时费而提出退课要求,合情合理也合法,消协予以支持。
【提示】
谨慎预付过多课时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规定,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家长应警惕培训公司采取各种促销手段违规收取费用。
原价虚高诱导消费者
冯先生在商场看到一则“换季大促销”的广告:原价998元的衬衫,而现价只要199元,就购买了一件,但之后在其他商场看到同品牌、同款式的衬衫,只卖99元。冯先生认为商家“原价虚高,误导消费”,要求退货。可该商家则表示,“促销商品,无质量问题不予退货”。
【点评】
经营者涉嫌虚高原价,隐瞒真实情况,消费者被误导购买,因此蒙受了损失。最终,该商家同意为冯先生退货,并对价格标示进行了整改。
【提示】
不被低价诱惑,理智参与“打折、返券、赠送”等促销活动。同时,注意保存消费凭据和相关协议等证据,避免没有任何消费凭证,以免陷于维权困局。
购买新车出现故障
王女士在某汽车平台网站上看中了一款轿车,通过电话和网络预定了车型,并于次日到该店提取了新车,费用为10.68万元。正当王女士沉浸在购买新车的喜悦中时,却出现车辆行驶过程中仪表板上发动机故障灯亮起的情况。于是,王女士来到该汽车公司进行交涉,并质疑车辆为故障车。但该公司不认可,声称只是线路故障,只同意维修。
【点评】
消费者购买的新车就出现了发动机故障灯亮起的情况,商家有义务承担有关瑕疵举证责任的同时,必须承担修理的义务,并对消费者往返路程等费用进行一定的补偿。
【提示】
充分了解“三包”规定,并保管好发票和说明书等相关材料,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或里程范围到特约维修站进行保养,并要求维修站在车辆保修卡上做好详细记录。
网络购物遇到退货难
黄先生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则广告:“原价1008元的六瓶茅台镇荷花酒,只要199元”,他随即拨通了抢购热线,花398元订购了2箱共12瓶。收到酒品尝后,他发现酒并不适合自己的口味,向客服提出退货要求,却被拒绝。
【点评】
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而商家百般推诿不予退货的行为,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消协对于黄先生的诉求予以支持。
【提示】
网购要多对比商品网上网下的价格,可到实体店看看标价,防范商家采取先涨价后降价方法虚构优惠促销;有些商家隐藏着霸王条款,其中就有“不退不换”问题。
□本报记者 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