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肥嘟嘟,看似可爱,但儿童肥胖伴随的其他疾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在农工党市委提案《关于重视防控中小学生肥胖及相关慢病低龄化的建议》中提到,从 2018年厦门对5000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厦门地区肥胖率超过10%,其肥胖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月5日《海峡导报》)
“小胖墩”是吃出来的,“有一种吃不饱叫爷爷奶奶觉得你没吃饱”“有一种饿叫奶奶姥姥觉得你饿”,而“嘴馋”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主动加被动,不胖也难。“小胖墩”越来越多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锻炼。下课铃一响,孩子们都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操场,踢毽子、跳绳、扔沙包,上课铃响才红着小脸、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这光景,曾点亮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如今,却恍若遥远的城南旧事。一边是老师怕孩子出事,即使课外时间,孩子也被“圈养”在教室里,一边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做作业也来不及,只能压缩体育的时间。
体质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重视体育,让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始终应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否则显然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校园活动时间。如何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其中包括让“小胖子”减肥,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给力。□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