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年石电:创业激情从未衰退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石电:创业激情从未衰退

2017年,涿州热电项目发电机穿装转子。
晚清时期,西城根发电厂150千瓦机组为宫廷供电。
抗日战争时期石电工人拉煤。
1959年的全国劳模刘光金在试烧低质煤。
1980年,石景山热电厂装机容量10.9万千瓦。
涿州热电的愿景是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百年前的他,生于忧患,历尽坎坷;

他始建于1919年,由当时的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

他曾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被反动派迫害,但他始终不屈不挠,为保障新中国成立和新首都的供电,他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他依靠工人阶级进行大胆的技改和革新,最早推行八级工资制,焕发了职工们的创业激情,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肯定;

他在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家获评电力行业国家一级企业,在机制体制创新和节能环保方面屡创佳绩,是北京地区供电供热的主力与骨干;

他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率先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旗下4台燃煤机组全部关停。选择异地发展后,他凤凰涅槃,在为京冀两地供应绿色清洁能源方面,再一次开风气之先;

他就是人称“中国电力工业一面旗帜”的北京石景山发电厂——

[民族电业的起源]

建成北京第一条33千伏输电线

1906年,冯恕、史履晋、蒋式惺三人在北京前门西建设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前门西城根发电厂,开始正式向北京城供电。其“不收官银一股,不借外债一文”,是中国第一家纯粹民营资本的电力企业。

1919年8月,华商电灯公司选定北京西郊的广宁村建设石景山发电分厂,附近为号称北平“母亲河”的永定河,西边是盛产煤矿的门头沟,建厂条件优越。由此,中国民族电力工业宣告诞生。

石景山发电分厂首台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2000千瓦,于1921年10月建成,1922年2月通过石景山至前门的北京第一条33千伏输电线路向城区送电。石电从此开始了与北京市民的百年供电历程。

[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

坚持斗争,为新中国首都供电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为掠夺我国电力资源,强行收购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股本,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宣告解散,石景山发电分厂改称北平发电所。

与此同时,石电的党组织不断发展,1938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华北局城市工作部的领导下,石景山发电分厂第一个党支部成立,蒋繁柽任支部书记,红色思潮开始在石电涌动。1943年起,石电又相继成立了第二与第三党支部,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

1946年,日本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电业,成立冀北电力公司,北京发电所改名为北平发电所,总装机容量5.5万千瓦。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长期疏于维修保养,加之政府管理混乱,事故发生率只增不减,市民讥喻为“黑暗公司”。

1948年10月下旬,为加强对石电的控制,国民党军调来加强连驻厂。同年12月12日,唐山电厂解放的消息传到了石电,为了迎接解放,石电职工自发组成护厂队,建立了合法的斗争形式。

1948年12月15日,8名解放军战士潜入石电,在护厂队和厂里11名地下党员的掩护下,成功占领电厂最高点,架起机枪,对国民党驻军形成强有力的压制。国民党军不得不撤出电厂,转移至对面的黑山头,向电厂方向架起枪炮,与解放军的八勇士形成对峙。12月16日清晨,解放军主力部队打到了石景山,与电厂里的八勇士前后夹击,攻下了黑山头上的国民党守军。下午14时,八勇士与主力部队胜利会师,成功从国民党军手中解放石电,标志着石景山地区的解放,这也是解放北京城重要的一场战役。

1949年7月16日,中共石电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公开党的组织,并邀请100多名党外群众参加。会议宣布了党员名单,介绍了党支部成长史,选举产生了支部委员会。党组织的公开,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当时北平城区尚未解放,北平城内外一片漆黑,120万市民生活陷入困境。恢复电力是人民的生存需求,但是由于铁路中断,导致煤炭无法进行运输。为了解决煤的问题,石电工人们来到储煤场,经过七天奋战,共挖出积煤三千余吨,解决了煤源问题。8天后,石电恢复生产,这三千吨煤一直坚持到北平和平解放铁路恢复之后运煤火车的到来。

石电的六号汽轮发电机,是厂里单机容量最大的一台。1949年9月14日17时40分,六号机在运行中因汽封盘磨损震动,设备发生重大损坏事故,被迫停机。党中央与北京市委高度重视六号机的抢修工作,在工作组成员王自勉的建议下,专门成立了以技术能手刘德珍为组长的汽机抢修小组,直接负责对六号机组的全力抢修,终于使六号机恢复发电,保证了新中国首都北京的用电需求。

[解放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石电率先实行八级工资制

1950年9月,石电技术能手刘德珍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1951年10月23日,他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为他题字并两次与他合影留念。在之后的全国人大与政协会上,刘德珍又先后四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毛主席与石电职工之间还有这么一封信的故事:当时石电有两台煤粉炉经常跑漏煤粉,员工及附近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厂里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活动,大家群策群力,成功解决了跑煤粉问题。1950年6月29日,全厂职工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市委书记彭真,报告这一改进项目取得成功。1951年8月27日,按照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关于“基层党员干部都有责任把自己所在单位的情况向党中央反映,向毛主席汇报”的指示,经石电党总支研究决定,由总支书记王自勉写信给毛主席,如实汇报了石电六号机发生重大损坏事故后的修复情况和石电党组织领导职工群众做好安全生产的情况,并且把职工的生活、工资收入情况及有关工资改革的建议一起进行了汇报。

1951年9月12日,毛主席给时任石电党总支书记的王自勉回信,信中说道:“王自勉同志:八月二十七日的信看到了,谢谢你使我知道你们厂里的情况和问题,我认为你的建议是有理由的,已令有关机关迅速和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此复,顺祝努力!”

按照毛主席回信的精神,1951年9月下旬起,石电率先进行工资改革,实行以实物为计算基础的八级工资制。之后,八级工资制推广到全国,前后实行了近40年。毛主席的关怀成为全厂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巨大推动力。1951年,石电开始实行车间经济核算本票制,通过修旧利废、增产节约,全厂为抗美援朝捐献了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折合15亿旧币)。1951年底,全厂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事故比上一年下降87%,全年发电量增长12.8%。

1950年9月,全厂安全大检查,查出设备缺陷2119项,党总支立即号召掀起消灭“2119”活动。截至到1951年3月24日,设备缺陷消灭了94.2%,改变了事故频繁的旧状况,使生产走上了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道路。

1952年,石电著名技术能手刘光金试烧低质煤成功,燃料成本下降35%,节省10万吨好煤和3000个火车皮的运力。此后,燃烧低质煤在全国电力行业推广。刘光金后来被评为全国劳模。1953年,石电的专业技术人员总结六号机重大事故的经验教训,在全国率先编制和使用设备运行与检修规程,并推广至全国电力行业。

1958年,石电党委向当时的国家水利电力部提出“包建高井电站”的建议。1958年9月,国家正式批准此项目,石电开始筹建高井电站。1974年10月,历经15年,由石电人包建的高井电站6台1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是当时石景山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10倍,史称“小鸡下大蛋”。当时正值困难时期,石电人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利用下班时间,全家老小齐上阵,以手拉肩扛的方式运输材料,生生搬出了一座发电厂。至今的石电展柜中还展示着当时兴建高井电厂时用的安全帽,手电筒以及工具。

[改革开放时期]

石景山发电总厂获评国家一级企业称号

1980年7月21日,经华北电管局批准,石景山发电厂与官厅水力发电厂合并,成立石景山发电总厂。当时石景山发电总厂包括京西电厂、石景山热电厂、高井电厂以及四个电站。

在石电总厂的统一领导下,各种经济实体以安全发电主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拓市场。到1992年底陆续成立了资源开发公司、电力设备检修公司、建筑修缮公司、节能公司等经济实体24个。1992年创产值2600万元,实现利税742万元,已有固定资产原值648万元,流动资产235万元。

经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1991年,石电总厂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石电总厂也成为国内唯一的获得国家一级企业称号的电力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为进一步保障首都发展形势的需要,1979年1月10日,北京市与国家部委决定在石景山电厂原址建设3台20万千瓦汽轮发电大型热电厂。1988年、1989年、1991年三台机组相继建成投产,1992年初,石热集中供热工程提前竣工,实现了城区的集中供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实施“9511”工程计划。石景山热电厂扩建一台20万千瓦供热机组,被列为华北电力集团“9511工程”的重点项目。工程于1993年7月开工,1995年10月投产,至此,石景山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达80万千瓦。石电总厂装机总容量也提升到176.6万千瓦,供热面积1050万平方米,成为华北地区的特大型发电企业。

按照国务院“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指导方针,依据华北电力集团《关于石景山发电总厂所属高井电厂划归北京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文件精神,1996年7月16日,石景山发电总厂拆分重组工作正式启动,高井电厂划归北京大唐发电公司。随后,在北京市政府、北京国电和华北电力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石电总厂的改制上市工作逐步进行。

[进入新世纪]

关停后异地涅槃重生

2000年2月28日,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和监事会成员。

同年3月29日,京能热电成立大会召开,标志着石电总厂改制主要工作完成。2002年5月10日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石电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京能热电上市后,公开发行1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共募集资金4.84亿元,除2035.1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外,其余资金均进行了对外项目投资。一是作为股东在北京西南部建设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目前该项目“京丰燃气”已经投入商业运行。

2007年5月31日,京能热电公司内蒙古科右中热电厂1×300MW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科右中热电厂举行。该项目于2007年4月2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是京能热电在内蒙古自治区获得核准的第一个火电项目,标志着京能热电在对外投资、扩大主业规模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2007年12月11日,京能热电出资与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及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酸刺沟2×300MW煤矸石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受让内蒙古伊泰京粤酸刺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股权。

京能热电地处北京,作为当时首都最大的发电供热企业,公司十分重视节能和环保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设备进行了彻底治理和技术改造,设备自动化水平跨入国内同类机组先进行列,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达到国家标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作出了贡献。

2001年至2006年,石景山热电厂四台锅炉相继进行了烟气脱硫技术改造。2006年至2008年,又相继完成了四台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随后又对热工控制系统、磨煤机、锅炉本体吹灰器、空气预热器吹灰器、送风机变频调速等进行改造。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石景山热电于2005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机组增容改造工作。总装机容量由800MW增加到了880MW,承担北京市五分之一的供电、四分之一的供热任务。

2011年3月13日,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全国首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大型抽凝机组上应用。  

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压减燃煤和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工作部署,2015年3月19日,石景山热电厂四台燃煤机组被全部关停。

石热关停后,京能集团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在了疏解城市功能定位的前面,投资建设涿州热电,再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涿州热电是京能集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窗口单位,是实现京冀基础设施一体化、惠及京冀两地民生的河北省重点工程,并作为域外引热项目被列入北京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项目一期建设2台35万千瓦国产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总投资约35亿元,2台机组发电能力70万千瓦,供热能力780兆瓦。

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投入商业运营,源源不断地为京冀两地提供绿色能源。

作为京能集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窗口,涿州热电始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热电企业。石电的辉煌还在进行中……

□本报记者 马超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