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边磊) 能吃厨余垃圾的虫子,长成后可以作为养殖罗非鱼的饲料,粪便还能和落叶一起堆肥;PVC管制成的“蚯蚓塔”埋在地下,既能消纳部分厨余垃圾,还能给宠物粪便找个好去处……记者近日在海淀西山庭院小区内看到,该小区内部形成了生态垃圾链条,这种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小发明已经试行了近一年,效果显著,厨余垃圾就地减量达到30%至40%。
在西山庭院小区东北角,一间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厨余垃圾处理室里,隐藏着这个小区厨余垃圾减量的“大秘密”。一台用蓝色硬纸板罩住的方形“有机垃圾消化器”,内部分为8层,每层的空间好像一个大抽屉,打开最底层的“抽屉”,满满一屉浅褐色近乎泥状的物质,中间隐约能看到小小的白色虫子。
“这个就是黑水虻的幼虫,随着它一点点长大,管理员会把它一层层往上挪,到最上层的时候会长成黑水虻预蛹虫,就可以收获了。”西山庭院小区物业环境负责人告诉记者,养殖黑水虻处理小区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是从去年12月开始施行的新尝试,除骨骼、粗纤维等物质外,黑水虻几乎能够消化所有种类的固体有机废弃物,是处理厨余垃圾的能手。不但本身能以厨余垃圾为食,长到预蛹虫期的黑水虻大约五六厘米长,还可以作为喂养罗非鱼、鸡、鸭以及一些高级宠物的饲料。
西山庭院小区一处楼后花池里,白色的筒壁上画着一棵绿色的“四叶草”,写着“蚯蚓食堂”四个字。这个圆筒状的“蚯蚓塔”是用PVC管做的,在管子靠近一端的位置钻上数排小孔,然后把有孔的部分埋入地下,小孔可以供泥土中的蚯蚓进出。“蚯蚓塔”就好像是为蚯蚓建造的一个食堂,在消化了厨余垃圾的同时,蚯蚓排出的粪便颗粒无毒、无臭,还含有有机质和多种氨基酸,可以直接供给周边的植物作养分,从而形成一条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