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两颗鸡蛋
行吟中领略旖旎世界
“神镜”里的青丝华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吟中领略旖旎世界
——读陈忠实《读书与行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社会一代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境界。智慧的古人在很久以前就懂得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从大教育家孔子,到药物学家李时珍、地理学家徐霞客,都是践行读书与行走的典范。时至今日,这一朴素的行为理念,仍然激励着许多读书人在读与行中,去求得真知,获得成长。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陈忠实也不例外。在他的随笔集《读书与行走》中,陈忠实以质朴、大气的语言,畅谈着他与文学的结缘,历数他游历过的风景,在行与吟中,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饶多姿的旖旎世界。

作为一代文学大家,陈忠实是读与行的忠实践行者。儿时的他,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课外书,他就到处去借书来读。后来进入学校,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清静之地。一直到他创作“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他都自觉以书本为伍,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名著。即便是在他为创作《白鹿原》准备素材之时,也前前后后奔赴相关的史馆和地域,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正是这种博览群书的广泛积累,带着问题的实地考证,让他文思泉涌,铸就了他文学上的巨大成功。《读书与行走》以回溯之笔,记录下了他第一次写作文,到第一次投稿,再到爱上文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历程。从他亲切的讲述里,可以看到,高质量的阅读,不仅开拓了陈忠实的视野,也让他在触类旁通中受益匪浅。这种高质量的阅读,就是边读边思,举一反三,只有把前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读书要义,在这方面,陈忠实无疑称得上是受益者和成功者。

书中,也留下了陈忠实行走世界的一些游历感触。在古罗马的斗兽场,作家透过锈迹斑斑的断墙残垣,发幽古之思情,对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封建教会对科学的压制,对人性的摧残,予以了深刻的揭示和剖析。他游历的足迹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踏入青海湖畔的盐卡湖,欣赏盐湖日出,透过清盈的湖水,探求湖底世界的神秘,领略“天空之境”的澄明,欢愉的畅游,引发他“天地之大,何其壮哉”的深切感悟。而从大理流浪到泸沽湖、在毛乌素沙漠里赏月……一处处美不胜收的风景,则让他见证了世界的曼妙和神奇。在这场行走中,陈忠实对家乡风物的描写最是精彩。清冽的灞河,白鹿原上怒放的桃花,春夏至秋铺天盖地的麦香,久违的鹭鸶又从远地翩翩飞来,恬静的人间仙境,不但带给他诗意弥漫的创作灵感,而且也几度触发了作家对家乡环境保护的思考。这样的行吟,阅尽人世沧桑,高远淡然,自是令人回味无穷。

陈忠实借助风雨行吟中的热切思索,通过《读书与行走》,表达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生初心。其实,这世界的雄伟神奇和风云跌宕,既需要我们透过书本去揣度,也需要迈开双脚去探寻,大师在书内书外所传递出的这种厚重用意,可谓古道热肠,字字珠玑都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灵追求。

□黄东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