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焕发昆曲新魅力 留得清气在人间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焕发昆曲新魅力 留得清气在人间

周好璐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创研室主任
 

百年昆曲,与出身于百年昆曲世家的周好璐结下了分不开的情缘。作为昆曲第三代直系传人,勤奋好学的周好璐已经炼成了具备全面素养的学者型演员,新时代赋予她新的使命,她要让古老的昆曲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出身百年昆曲世家

学习昆曲是血缘

周好璐自幼得祖母张娴及父母亲授,昆曲与京剧等专业都擅长。

1956年,爷爷周传瑛主演的昆曲《十五贯》,从江南水乡一直唱进了中南海。毛主席看了两遍后说: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当年的《人民日报》曾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高度肯定了这出戏的价值。奶奶张娴被业内尊称为“昆曲妈妈”。她与爷爷用尽一生的努力,传下了许多经典的昆曲剧目,培养了很多戏曲人才。

爷爷在世时经常说:“是党让我们从旧社会被人轻视的艺人,成为了新中国光荣的文艺工作者。要振兴昆曲,就先从自家孩子做起!”就这样,同样从事戏曲工作的父母,在戏曲最低谷的时候,却把周好璐送进了戏校。

“昆曲在我们家,以生理血缘与艺术血缘这两种方式,历经百年,传承到我这一代。”周好璐说她是幸运的,不但上天赋予了她具备传承艺术的条件和悟性,也赋予她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6岁时,第一次拿起妈妈给的《游园》谱子,周好璐就能毫不费力的唱出来,仿佛天生就会唱。从小在家听爸妈聊昆曲,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舞台上看昆曲,回到杭州,看爷爷奶奶给学生们排昆曲,9岁时,跟在奶奶身后,亦步亦趋地学昆曲……敏思好学的周好璐,11岁考入江苏省戏校后,开始了京昆双轨的学习。16岁进入江苏省京剧院学习程派。199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师从陈琪教授。

在中国戏曲学院读了本科后,周好璐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陈琪教授又极力邀请北京戏曲研究所的钱世明先生来教周好璐,而程砚秋唯一的女弟子江新荣为周好璐上程派京剧课,与此同时,还向昆曲名家张洵澎老师学习昆曲。在众多名家的指点下,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周好璐进步非常快。

戏曲界第一位青衣硕士

钻研昆曲是本职

身为戏曲界第一位青衣硕士,老师们这样评价周好璐:她的表演含蓄细腻;扮相端庄秀丽,感情真挚;身段优美。嗓音婉转甜润,其演唱融合南北之长,尤其在吐字、归韵方面非常讲究。而这一切得益于她潜心钻研昆曲艺术、戏曲音韵学及渊源家学。

2007年,27岁的周好璐所著《圆音正考注说》一书出版,这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著述。 戏迷们都知道,尖团字在京昆的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演员演唱时,尖团分明,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但现在很多演员不懂尖团音。于是周好璐将她的论文《试论程派唱念音韵》扩大为《圆音正考注说》。

《圆音正考》是清朝道光年间三槐堂出版的韵书,原书早已失传,蒙导师钱世明先生倾囊相赠自己珍藏的手抄本,周好璐历时三年注说,使之成为辨别戏曲(京昆)尖团音的工具书。该书不仅将每个字都注上反切、拼音、音调、词义,还附上唱词戏例,并在书后附录简明识别尖团字的方法。最令人叫绝的是,周好璐别出心裁地将同音尖团字编成口诀或歌谣、故事,以便使用者快速记忆。

著名戏剧家郭汉城说:“周好璐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为戏曲界能出这样集演、著、研究于一身的青年才俊感到兴奋。”

近年来,受中国艺术研究院之托,周好璐为数十出传统折子戏录像注词解译,完善了珍贵的昆曲资料。她还担任了2018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之北昆武生大家侯少奎老师的学术专员,南北两位百年世家传人数次合作北昆经典名剧《千里送京娘》。

弥补奶奶的遗憾

传承昆曲是使命

近年来,传承昆曲已经成为周好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她先后在北大、清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深圳大剧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各高校、单位,以及为北京市各事业单位职工开展昆曲讲座三百余场。2017年6月,新浪网直播了她在恭王府的昆曲讲座,在线听众20余万人。她的讲解文辞优美,专业性强,不乏风趣与时代感的讲座,赢得无数粉丝,被誉为“锦心绣口,昆坛才女”。

为了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周好璐开了个人公众号,还和抖音合作,在抖音“国粹生香”栏目里,直播昆曲的发声、走台步、演唱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今年9月份,周好璐受邀去纽约演出。期间,主办方还为她安排了一场昆曲讲座。就在讲座的前一天,主办方对她说:“大家对昆曲挺陌生的,如果来的观众很少,你介意吗?”周好璐告诉他:“哪怕就来一个人,我也会讲!”没想到,当天却来了很多华人观众,大家都被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打动。还有观众在现场激动的留言:“纽约需要这样静下心来的雅兴,华人需有自身文化的自信!”

“传播昆曲是我的责任,因为我出生在一个百年昆曲世家。”周好璐告诉记者,对昆曲执着的推广和传承,也是为了弥补奶奶的遗憾。奶奶去世后,她翻看奶奶的日记,见奶奶写道:京剧有世家,昆曲为什么没有世家?周好璐领会到奶奶的遗憾,同时感到自己对昆曲有一份责任。

奋斗金句: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从祖辈、父辈、我,再到我11岁也在学戏的女儿,这是一个家族对昆曲的深情守望。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我们全体文艺工作者必须用文化自信的力量,去坚守、去传播,最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得清气在人间,“散作乾坤万里春!”

对话:

记者:您真的喜欢昆曲吗?

周好璐: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你是真的喜欢昆曲吗?”几十年如一日的研习坚守,在繁华里自寻一种清苦,于喧嚣中守得一份寂寞,我甘之如饴。因为我觉得昆曲就像我的呼吸,是我流淌的血脉。我出生在这样的百年昆曲世家,传承昆曲就是我一生的责任!

记者:您是昆曲第三代传承人,传承这几个字放在您身上,会不会感觉确实有压力?

周好璐:压力虽然有,但是我觉得还好,因为我生活在一个特别宽容的家庭里。我的祖辈、父辈对我从来没有过任何的硬性要求,我从事昆曲,我更多的感到的是幸福,感到的是快乐。所谓的传承压力,其实是一种责任,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发清楚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职责和使命。

记者: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地传播昆曲文化?

周好璐:让昆曲焕发新的魅力,是我的新使命。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剧院排演了原创昆曲现代戏《陶然情》,我饰演石评梅,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许多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来源于我对中国共产党崇高信仰的理解,因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场演出,都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也让我更加珍惜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用古老昆曲传播红色文化,是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本报记者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