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胡同只是属于北京这座城市的,虽然这有点儿偏狭,因为其他城市也不是没有胡同,但您如果眼里不揉沙子的话,不难发现,胡同这个词只有在北京才显得那么重要。这不仅因为胡同的根儿在北京,而且胡同这个词,也是北京人发明的。
“胡同”应该怎么念?
“胡同”一词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在元大都时代的杂剧中,而且当时的胡同就是北京地名的代表。
当然,我觉得胡同是北京人的“专利”,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年80%以上的北京人是住在胡同里的,胡同也是北京人用的最多的日常用语之一;二是只有北京人能对胡同有比较准确的发音,因为胡同的发音必须要儿化韵,正确的读法是“胡同儿”(音“痛”),而不是“胡同”(音“童”)。
“胡同儿”,听着那么圆润、柔美、疏朗、顺口。
当然,胡同最初的繁体字是有“行”字的,即“胡”和“同”是在“行”字中间的。南方有的小巷也叫“胡同”,但发音是“火童”,与北方的胡同略有区别。
北京“胡同”的原义是“水井”,是一句蒙语。蒙语的本义是“以水聚集的地方”。所以,把胡同单说成水井,或行走的小巷也差点意思。准确地说,胡同是北京人居住的地方。
正因如此,一旦“胡同儿”(“痛”),说成了“胡同”(“童”),胡同本身的味道就没了。
河北的保定地区,以及山东的鲁北一带的人,包括东北人说话的口语中,也带儿化韵,但在说到“胡同儿”时,“同儿”的发音是往上挑的,跟北京人嘴里的“胡同儿”也差着意思。
照这么说,胡同是不是北京所“独有”的呢?这话也不准确,因为北方的许多城市也有胡同的地名。但是就地名而言,全国没有哪座城市,叫胡同的街巷超过北京的,而且那些城市以胡同来命名街道,也跟北京的胡同含义有所区别。
当然尽管有的地方叫胡同,却发不出“胡同儿”的音来。
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儿
我曾在一篇介绍北京胡同的文章中,写过一句话: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儿,四合院是北京城的魂儿。
我想凡是在北京胡同生活过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观点。凡是在胡同里生活过的人,不能不对胡同产生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往往是挥之不去的。
远了不说,三十多年前,绝大多数的北京人是在胡同生活的。虽说有些人是在楼房里长大的,但那会儿许多楼房也在胡同里。
应该说,四十岁以上的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犹如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因为胡同是北京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根儿呀!
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当然也是在北京的胡同长大的。1936年,他在山东济南教书。身处战乱之中,他十分怀念故土,写下了《想北平》这篇散文。
文中写道:“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的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这是老舍先生对北京的真情实感,也是肺腑之言。我想每个在胡同里生活过的北京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有人问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你对什么变化感受最深。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北京的胡同。”
当您所生活多年的胡同拆了,您的新居安在了四环、五环,甚至于六环以外,您子夜无眠,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过几遍电影,难道不会跟我有同感吗?
京城奇观:大胡同套小胡同
有人说:胡同是北京城的“毛细血管”;有人说:胡同是北京城的“城市肌理”。
这当然是一种比喻。其实,世界上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胡同是什么?它就是胡同!
北京人说的老北京城,通常是指明代的北京城,它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
古代筑城是按《周礼·考工记》来设计的,基本上遵循的是“前照后靠”,左“青龙”,右“白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格局,街巷也是相互对应的棋盘式布局。
北京的街道根据宽窄,依次分为街、路、胡同、巷、条、里、沿(河边的街道)、湾、大院、道等。
其实,巷、条、里、沿、湾、大院、道等街道名儿,就是胡同,只不过它比一般胡同要小。
因为老北京的许多街道,是大胡同套小胡同的,为了有所区别,才把大胡同里的小胡同叫巷、里、条、道之类的名儿。
根据元代熊梦祥的《析津志》记载,元大都的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元代的1步约合5尺,当时1尺为0.308米,1步就是1.54米。
这么算起来,胡同的宽度约为9.24米,小街宽度约18米,大街的宽度约36米。从这些宽度看,当时的胡同、小街和大街都能骑马、走马车和轿子。这些都是那会儿的主要交通工具。
胡同、小街和大街,也是根据这些交通工具来设计的。不过,到了明清两代,北京的胡同格局却有了不小的变化,有些胡同变窄了,有些胡同变宽了,成了小街或大街。
如今,不但胡同的格局、景物变了,就连胡同这个词的词义也变了。它不但指规模较小的街巷,有些大街的名儿也叫胡同,比如我的出生地西单辟才胡同,名儿叫胡同,其实现在已经是一条大街了。
在老北京,生人见了面,往往会问:“您府上是哪条胡同?”
“您府上”就是“您住家”。
北京人礼儿大,讲究客情儿,说话总要高抬一下对方。按当时的规矩,只有王爷住的地方才被称为府。其实对方住的不过是大杂院里的一间小平房,但您也得这么说。
住哪条胡同,这是最通用的一句话。老北京人自报家门都会这么说,因为当时北京人都住在胡同里。
为什么我说,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儿,四合院是北京城的魂儿,因为整个北京城设计得就像一个放大的四合院。
您现在到紫禁城(也就是故宫)参观,依然能找到四合院的感觉,因为紫禁城就是按四合院格局设计的。
抹不掉的胡同情怀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许多住在胡同里的人,住着的时候想离开,但离开之后,又想回去。
可以说,凡是在胡同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胡同情怀,因为他们人生的许多足迹都留在了胡同。许多住过胡同的人,说起胡同会有几多“不堪回首”,但胡同留给人的记忆,总会产生许多温情。
北京人的胡同情结是难以抹去的,因为胡同毕竟是北京文化的血脉。
当然,许多离开胡同的老北京人虽然搬到了城外,住进了楼房,但依然保持着当年住在胡同里养成的生活习惯。那些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并没有因为他们离开了胡同而变味儿。
现在北京的交通方便了,地铁、城铁、公交四通八达,所以一些离开胡同的老人,也会接长不短儿地回到原来住过的胡同去走走,看看老街坊,重温一下昔日的情怀。
主讲人介绍: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1980年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戏剧等16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现任北京文联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老舍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读书形象大使等。曾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等称号。
□主讲人:刘一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