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贝家花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贝家花园
背后的秘密
 

让·奥古斯坦·贝熙业(1872-1958),一位法国克鲁兹省普通教师的儿子,奥维涅山庄是贝熙业1872年7月9日的出生地,也是他1958年2月7日的归属地。1913年,当41岁的贝熙业来到中国时,他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此会在这座曾经的东方帝都生活了40多年。在他晚年,他想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终老在北京,但未能如愿。他所治疗的病人上至民国总统,下至普通百姓,法国“御医”贝熙业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敬业和慷慨的医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架设中法两国人民间友好桥梁的美好愿望和曲折历程。

1.法国“御医”名动北京

1914年4月,贝熙业来到北京,他惊诧于这座拥有迷人风度的古老城市。北京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壮丽的文化奇迹。北京拥有举世闻名的紫禁城、金碧辉煌的牌楼庙宇,有数以千计的胡同、风格别致的四合院,还有皇城文化蕴育出的帝京臣民。贝熙业从一踏上北京土地的第一天起,就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它。

贝熙业非常擅长普通医科和外科。到京后不久,他就治好了政事堂右丞钱能训的病。当时钱能训腰部生疽,遍访京城名中医治疗无效,生命垂危,袁世凯命他的家人找贝熙业治疗。贝熙业亲自为其开刀去毒,钱能训在病床上恢复不到两个月就康复了,此事一时轰动京城。不久,他精湛的医术就被北京的上层圈子所认可,成为上层人士争相延请的西医大夫。袁世凯甚至给贝熙业颁发了三等文虎勋章奖状,在京城外国人圈子中被称为“皇帝的医生”。他的病人包括前清遗族、达官贵人、社会贤达、演艺名伶,也有许多普普通通的百姓。

2.贝家沙龙群贤毕至

1915年,贝熙业在北京稳定下来之后,就买下距使馆区不远的王府井大甜水井16号一处四合院,这里成为他在北京的第一个家,也成为贝熙业在北京第一个固定的社交场所。

贝熙业虽是一名医生,但经历颇具传奇特征,他在非洲、印度、波斯等地的探险故事在朋友圈子里广为流传。他爱好广泛,对自然、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广泛涉猎。

让贝熙业深感自豪的是,贝家沙龙不仅有许多法国的知名人士,还经常接待许多民国名人,特别是那些具有赴法访问或工作经历的人。他们希望引进法国先进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设计,帮助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他们是法国人了解中国的桥梁,也是法国文化和政治理念在中国的热情的传播者。

贝家沙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沙龙谈论的话题包罗万象,包括生物学、医学、文学、历史、考古、探险、教育等等,但这些并不是止于空谈。有关生物学、医学的话题,让贝熙业引进了法国先进的医学知识和医疗设备;有关探险的话题,让贝熙业和圣-琼·佩斯、夏尔·图森等人有了一次寻访“草原丝绸之路”的蒙古之旅;有关文学的话题,启发了圣-琼·佩斯在西山桃峪观创作史诗《阿纳巴斯》(又译《远征》),促成铎尔孟在晚年审校法文版《红楼梦》;而有关教育的话题,直接推动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法大学的创办以及西山温泉乡村实验等。

3.贝家花园落户西山

作为从利莫赞和奥维涅山走出的贝熙业,对山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来北京后听到中国朋友说“仁者爱山”,更增强了他对山的眷恋。随着对西山的不断了解,贝熙业有了择居西山的想法。1923年,贝熙业遭受着命运的磨难:结婚20年的发妻患癌症撒手人寰,小女儿又染上了肺病,为了给女儿养病,他想找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静谧天然的住所。

贝熙业为了在西山寻找一处乡土天然、充满民俗色彩、真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环境,经过多方寻找,他终于在离桃源观不远、靠近鹫峰的北安河牛涧沟村看中一块地方。这里吸引贝熙业的是山势陡峭但林木葱郁的自然风光,这里酷似法国的利莫赞、奥维涅山区,这里的农民虽贫穷但乐天知命的性格与法国农民极其相似。

贝熙业说:“我是个农民,土地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我和土地上的人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这里贝熙业找到了自己和土地的联系、和农民的联系,因而,他与这块土地的原主人闽家签订了一个99年的租约,并开始建造这座远离喧闹市区的住房。

贝家花园是一组非常独特的建筑群,这座别墅于1923年冬天建成,在阳台山山麓的一片高坡谷地上,坐西向东。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白杨国槐,树高林深,遮天蔽日。沟壑内溪水涓涓,流淌不息,山路曲折蜿蜒,怪石林立。园内建筑分三组布置。一组是一座类似于清代香山碉楼样式的石楼;第二组是五间中式厅堂和耳房,以及餐厅等建筑(南大房);第三组是外中内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北大房)和花园。各组建筑周围配植不同的树木,它们色彩搭配,高低错落,衬托楼宇,突出特色。所有建筑外观均尽量沿用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浑然大气,但隐隐又融合西洋建筑的精致。

贝熙业一回到花园,就回归到休闲空间,一身短衣短衫,仿佛林中采药归来的老中医;雨后初晴,倚门而望;秋风乍起,庭院闲聊,山间漫游;冬日白雪飘飞,小径信步,鹤发童颜。也许,这是贝熙业一生最美好的日子。贝宅建成之后,这里不仅成为贝熙业在北京第二个家,也成为一个全新的私人诊所,更是一个亲近自然的社交平台。1920年前后,随着中法大学以及温泉疗养院的创办,参与其中的贝熙业在西山地区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4.济世救民结下情谊

1926年春夏之交,国民党退守南口,直奉两系军阀与国民党在北京西北方一带开战,村民纷纷逃离家园,4000多村民逃难,聚集在百望山下新建成的上义师范学校内外,密集的人群,最怕传染疾病发生,贝大夫周末从城里回贝家花园途中,都要在上义师范学校耽搁几个小时为难民看病,直到看完才离开。

温泉中学临近贝家花园,温泉中学聘请贝大夫为校医,师生有急病就找贝大夫诊治。夏天西山多雨,雨水经常会冲坏一处山路,贝熙业的汽车因此会经常被阻在贝家花园山脚下不远的地方。1931年学校为了感谢贝大夫,师生集资在温泉村西修了一座花岗岩石桥,在石桥北侧的梯形护栏石上刻着由李石增题写的“贝大夫桥”四个大字。贝熙业感到非常荣幸,特地与小桥合影留念。贝家花园的碉楼是贝大夫为附近村民看病的诊所,前来贝宅做客的教育家李石增也被贝熙业的事迹所感动,李石增和夫人姚同宜题赠一块长48公分、宽32公分的汉白玉石匾送给贝大夫,上有其手书“济世之医”四个大字,镶嵌在碉楼的门额上。当时一家报纸这样报道:“他一直都在为当地的民众免费看病提供药品。他像罗宾汉似的把从富人那得来的钱用在了穷人身上。他身边的朋友知道他为什么可以有接触达官贵人的机会,却还是把家建在了这个穷乡僻壤。这让他想起自己的家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质朴的农民让他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人。”

贝熙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41年,病人不分总统和平民,行医不分都市和乡野。他所结交的朋友亦如是,他的仁心仁术,让他的朋友无处不在。

主讲人介绍:

杜剑峰,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电影、北京城市影像。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学专业负责人。她从事高等教育30余年,独著或参著《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韩国电影导演创作论》等5部,主编、副主编《城市文化传播策论》《中韩文化比较研究》等文集16部,曾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文学》《当代传播》等期刊发表论文《西方影片中北京城市影像的塑造与传播》等60余篇。

□主讲人:杜剑峰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