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时间铭刻着你们的付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间铭刻着你们的付出
——北京市政集团与国同行70年
1949年,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和基座
2019年,轨道交通大兴国际机场线
资料图
2008年,奥运工程——北京成府路
2014年,世界首座大盾构扩挖车站——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站
2000年,北京三环路国贸桥
 

正在热映的主旋律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中黄渤主演的《前夜》,讲述了一位平凡的工程师为了确保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能够用电动升旗装置顺利升起,他历经千辛万苦、争分夺秒做升旗实验的故事。这一故事取材的就是北京市政集团第一批创业者的真实经历。这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建设企业,70年来风雨兼程,创造了北京市政建设和新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数不清的“第一”。时光荏苒,他们曾经奋力拼搏的背影或许已经有些模糊,但北京市政人勇担使命的初心却始终闪亮——

与共和国同龄 筑起新中国第一根旗杆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3月成立的北平市建设局,是真正与共和国同龄的企业。

作为首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北京市政”曾承建“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先后五次承建天安门广场改扩建、长安街大修等工程,承建了北京二至六环城市环路,京通、阜石等快速路以及复兴门桥、西直门桥、三元桥、四元桥等80%的立交桥;承建了北京第九水厂等90%的厂站环境工程、北京地铁1号线等95%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完成首都机场改扩建、北辰路、机场二高速等44项奥运配套建设及郭公庄水厂等南水北调工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手按动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现场,30万人肃立,抬头仰望,心潮澎湃。而此时,旗杆底下的技术人员才偷偷松了一口气。一个按钮,一条导线,一根旗杆,从城楼到广场;2分钟,22.5米,升停与国歌同步。第一面国旗升起背后,是市政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创造。

1949年8月上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而广场整修和旗杆建设的任务,就落在了北平市建设局的肩上。工程由当时的副局长赵鹏飞总负责,林治远是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负责人。

1949年的天安门广场荒废已久、垃圾成山,最大的垃圾堆竟有7米多高,斑驳的城墙上,子弹孔清晰可见。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建设局派遣了519名施工骨干和10台当时最先进的蒸汽式压路机,并组织了5710名青年开展义务劳动,与首都市民联手累计清理垃圾20万吨。

清除天安门城楼上的杂草;粉刷全部台柱、大墙;修建旗杆和基座;修建观礼台6座;整修天安门前玉带河的栏杆和护墙;将一对华表、一对石狮的位置向北移动并增大间距,使其靠近玉带河;平整碾压广场5.4万平方米;修建沥青路面1626平方米……为迎接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就这样抢时间修整完成。

根据当时的设计,国旗杆的位置在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林治远接到组织交办的任务后,心情无比激动。按照要求,旗杆的高度与天安门城楼应该同等高。经实地测量,林治远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相当于12层楼房那么高。如今看来这个高度并不算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在刚刚解放的北京,百废待兴,林治远找遍了全北京城也找不到适合做旗杆的材料,甚至打求援电话到了上海和武汉,也没有符合开国大典要求的旗杆。

怎么办?如果不说,谁能想到,新中国第一根国旗杆,居然是由四根不同直径的自来水管制成的呢。当时,林治远来到北京市自来水公司,这是北京城唯一有钢管的地方。他在厂房里找到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这就成为开国大典旗杆的雏形。但是,长度只有22.5米,林治远只能将焊接后测量的结果报告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经研究,最后确定国旗旗杆的高度为22.5米!

同样,在毛主席不彩排的情况下,在天安门城楼摁一次按钮就把国旗在国歌结束的时候升到旗杆顶端,这包含了三大条件:即能使国旗自动升降、升旗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相一致,以及国歌奏毕,国旗正好升到旗杆顶端并自动停止。林治远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将导线通过修东西长安街道路时埋设的钢管横穿过长安街,跨越金水河,然后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上升至城楼当中,与天安门城楼上安装的开关连接。为防止升旗出现差错,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了升旗的各个部位。他们在旗杆下和天安门城楼上反反复复不知试验了多少次。而这一切,只用了不到一个月!

开国大典!人们眼含热泪热血沸腾背后,与新中国诞生共同载入史册的,是市政人默默无闻的匠心独运。

创造无数个第一

时间见证了这支铁军的辉煌

跨越了激情燃烧的年代,随着时间更迭,在国家发展与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市政人从未缺席!

2013年12月10日,朝阳公园至枣营站区间双线、双区间隧道全部贯通,宣告盾构穿湖施工顺利完成,北京第一条长距离水下地铁隧道也由此正式诞生。那一刻,项目经理姜雪强和同事们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有的人激动得流下了泪水。建设单位给集团发来贺电,称“盾构长距离不截流穿湖隧道胜利贯通,是继北京市政集团在攻克无水大粒径漂卵砾石地层盾构施工‘世界性难题’后的又一新突破,筑起了北京盾构施工的新里程,填补了北京长距离穿湖施工的空白,谱就了北京地铁建设的新篇章”。

翻看资料发现,北京市政是国内最早从事地铁施工的企业。迄今参与了北京95%的地铁线路施工,累计建成地铁车站60余座、隧道及地面区间百余公里;同时在沈阳、长沙、郑州、乌鲁木齐、太原、青岛、东莞、苏州等国内大中城市承担多项地铁车站和隧道施工任务。所施工程采用了明挖法、盖挖法、铺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等工法,涵盖了地铁工程所有施工工法。

在盾构工程技术方面,“北京市政”更是成绩斐然,是国内极少数集盾构机设计、研发、制造、施工、维修能力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不仅盾构施工技术业内领先,而且具备各类盾构机研发、制造、维修专业化队伍和生产基地,综合配套的独特优势堪称行业翘楚。

1999年,北京市政引进的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台盾构机在亮马河污水管线工程获得成功,并在国内率先掌握了在各种粘土地层、砂质地层、卵砾石层等复杂地层条件下,盾构机安全、快速、优质、高效掘进的施工方法;2002年,第一台6米盾构机进驻北京市政承建的5号线18标,标志着北京地铁施工进入盾构时代;2009年,在北京地铁8号工程中,6个月完成8700米盾构掘进,并创下单台盾构机日进61.2米、月进1200米的国内纪录;2011年,在北京地铁9号线03标隧道工程,采用自主研发的盾构机,一举攻克“大粒径漂砾石地层盾构施工”的世界级难题;2013年,北京地铁14号线15标工程,直径10.22米大盾构成功下穿城市中心区复杂地层,实现“一洞双线”和大盾构扩挖车站,再开国内先例;2014年,在北京地铁14号线19标工程中,在不影响水面面积和水位条件下,盾构机先后四次从北京朝阳公园湖下穿过,累计掘进2.4千米,填补了盾构下穿河湖施工的技术空白……

为缓解人口日益密集、气候日益干旱的北京用水紧张的问题,一条由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的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了。“南水北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2013年4月20日(需核实),备受首都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工程正式开工。这座亚洲第一大水厂,国内无建设先例,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在几名老师傅的带领下,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几乎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查找资料、邀请有水厂建设经验的前辈传授方法,每天开会碰头交流问题研究办法。这支年轻的团队,不浮夸不急躁,沉稳踏实精益求精,在2014年底前,按照市政府要求,郭公庄水厂具备通水条件,日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为北京市民送上一份甘甜的新年礼物。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市政创造了北京乃至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修筑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基座与旗杆;铺设北京市第一条煤气管线、热力管线、天燃气管线、地下综合管道;第一座城市立交桥,第一条城市环路,第一座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国内第一条直径10.22米土压平衡盾构地铁隧道、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的供水厂(北京第九水厂)、第一座地铁斜拉桥;世界首条盾构法施工的热力隧道、第一座“大盾构”地铁扩挖车站以及目前世界最大结构断面地下综合管廊……70年来,国内城市重大工程建设与发展史上均留下了“北京市政”人的汗水和足迹。

事实上,随着市场开发区域辐射不断拓宽,北京市政的业务足迹已经遍及国内30余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伊拉克、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赤道几内亚等海外地区,已经构建形成了以核心城市为主力区域的市场新格局。

“北京市第一”、“新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道路、桥梁、隧道、水厂,一座座建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座座丰碑,无声地诉说着市政人的付出。

承载使命永不懈怠

70年初心如一

2019年1月11日上午7时36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主广场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政协分别举行揭牌仪式。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35个部门、165家单位完成了主体搬迁。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

在城市副中心地下,集成了所有的水电气等市政管道,地面上全面消灭架空线,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基础设施骨架正在这里悄然形成。政通北路上,市政府办公楼东侧,有个写着“管廊参观示范段”的入口,这是管廊建成后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示范段。而这些,正是市政集团建设完成的。

2017年2月17日7时58分,随着首棵围护桩入地,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04标工程正式开工。地下三层八仓结构施工,可双向跑大卡车,又是一个亚洲第一!

可施工中,由于环境狭窄,全标段工程几乎没有标准断面,每仓均存在分支节点,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标段;施工标段地下水位高,土质结构松软,不利于土方开挖,而管廊基坑需要深挖至18米,不仅施工难度高,而且安全隐患极大;由于该地区原有的地下管廊陈旧且复杂,相对应的设计方案一变再变,有时候,一天就要修改四五次,严重影响了管廊施工进度。

2017年10月15日凌晨1时42分,23仓十字大节点浇筑完成,综合管廊04标主体结构顺利完成封顶。职工们三餐都在现场吃,有时边吃饭边开生产会,困了就拉两把椅子靠着靠一会儿,夜里倒着班盯现场,天天泡在工地的市政人,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了……

事实上,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之初,供副中心全面开工建设后,大区域内车辆通行道路的“临时路”,也是由市政集团修建的。虽称作“临时”,但它要建设的两年内承受住大区域内所有施工企业大吨位车辆的高频次进出,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2016年2月19日,经过前期周密策划,临时路建设顺利开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场区占地严重等各种困难,在工程前期,市政集团三处上下齐心协力,工程处领导亲临一线指导,项目部每天召开生产例会,沟通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短短两个月,总长6公里、建设标准高于城市道路的7条临时路呈现在人们面前;随后,为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施工的需要,2016年8月20日,再次新建了新11号、12号两条临时道路和消防站专用通道,与此同时,为完善副中心工程基本服务设施,进行了1座搭建瞭望平台及2座摄像平台架施工作业,项目部全体职工攻坚克难,6项工程只用了50余天就全面完工。

如今的北京市政,拥有各类建筑资质60余项,其中特级、一级资质33项,涵盖市政、道路、桥梁、轨道交通、房建、水利水电、机场场道、机电安装、环境工程、钢结构等专业领域;6000余名管理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0%,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2000余人,一级建造师1000余人;拥有盾构机、顶管机、摊铺机、架桥机等机械设备2600余台套。北京市政是国内第一批取得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下辖5个直属工程处和12家子公司,从业人员18000人,总资产230亿元,具备大型、特大型基础设施施工能力。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政具有雄厚的施工科研能力,专门设立了科技创新中心、BIM研发中心,拥有一批国家级和业内顶级专家,形成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工法、专利、行业标准等技术规范与科研成果。近5年,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0余项,取得知识产权和专利260余项。

“北京市政历史就是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道路、污水厂、自来水厂,都是市政集团建设的,说白了就是修桥铺路,为老百姓服务,为城市发展服务。”市政集团总经理汪波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个故事讲得就是旗杆的故事,作为市政人,自然而然有一种自豪感。从历史延革下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70年来,市政人为市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变。”

(本版图片均为北京市政集团各个时期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

□本报记者 边磊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