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9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议事协商平台 多样化社区服务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资料图
 

停车难、环境差、矛盾多……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着不少难点和痛点。怎么破解这些难题?为此,一些社区通过议事协商平台、多样化的社区服务等一系列的方法打通社区治理中的难点,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破解】 议事协商平台 居民谏言献策

建于2003年的都市馨园社区是回迁型社区,地处东城区崇外街道西南部。社区共有楼房18栋,本市户籍人口6558人,常住流动人口1100余人。社区有790多辆机动车,固定车位265个。存在着车多位少,私自钉桩,旧三轮车、自行车占车位等现象,因为占车位发生多起纠纷。

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7月27日,社区党委、居委会召集居民代表召开居民议事会,讨论社区机动车治理问题。居民代表谏言献策、群策群力,通过讨论商议形成会议决定:成立社区停车自管会、规范社区机动车停车管理、安装机动车停车自动识别管理系统、制定管理制度,召开居民听证会、办卡建立台账、清理占车位的自行车和三轮车、地下车位限时停车、协调开发商解决车位。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机动车停车规范了,废旧自行车少了。解决停车位665个,基本满足了居民停车需求。

在解决社区中存在的治理难题时,都市馨园社区的变化得益于“居民议事会”这种工作方式。记者从东城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全区开展居民议事协商会议3000余场,解决社区环境整治、停车管理、助老服务等事项2000余项,使居民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宣传者、维护者和监督者。

东城区还制定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和指导手册,建立了规范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议事流程。在全市首创“社区专员”。在全区177个社区搭建议事协商平台,统一标识、背板和议事规则,开展规范化建设。各街道将议事协商深入到网格、胡同、院落、楼宇等小微治理单元,搭建了“花友汇”“小院议事厅”等载体,解决了院落自管、停车自治、环境美化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

三务公开 村民获取信息及时

在顺义区南法信镇三家店村的村务公开栏前,一些村民正在阅读村务公开内容。三家店村三务公开工作内容包括强农惠农政策、福利待遇、环境整治等内容。公开及时,确定的事项很快就会出现在公开栏上。三家店村只是顺义区村务公开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来,为了深化三务公开,顺义区做了很多工作。

记者从顺义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了解到,该区出台《顺义区关于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顺义区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村级组织“三务公开”的实施方案》、《顺义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健全完善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

细化目录“全公开”。将公开内容分为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3大类25个具体事项。坚持把公开栏作为基本载体,村委会工作计划、总结每年一公开;一般性村务事项每季度一公开;村内财务收支使用情况每月一公开;村内工程建设、设施改造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

创新形式“常公开”。为适应网络化发展,近年来,该区在规范传统公开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了电子显示屏公开、网上公开、微信公开,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全程记实系统”,将涉农政策、村务公开、服务信息和便民指南等内容在网上及时公开,不仅增加公开的容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村民可以随时查看村务政策、村级资金使用等事项。

多样服务 便捷居民办事

海淀区下辖22个街道、7个镇、581个社区。该区通过规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多样化的社区便民服务等方式,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在规范社区工作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群众关注的社区工作时间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全响应工作制。为方便居民上班或下班后都能办事,在部分社区试点错时上下班。统一了社区工作时间,分为办公时间和预约时间。工作日办公时间为上午9点到12点,下午2点到5点半;预约时间为周一到周五下午5点半到晚上8点,周六上午9点到12点。同时还开设了“帮助电话”,让居民随时随地可以连通社区服务人员,确保了社区服务全天候、零距离。

海淀区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单位开放共享,弥补公共服务不足,丰富社区居民文化、体育、生活,促进社区服务有效供给。同时,通过“一刻钟服务圈”建设,整合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便利店(超市)、早餐、蔬菜零售、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代缴代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商业服务设施。

【动态】

个人可自荐加入下属委员会

9月16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全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本市《关于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在签发,明确要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首先要“务实管用”。2020年底,全市所有村、社区要普遍建立“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据介绍,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一般应包括规范日常行为、村庄(社区)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等。公约还应包括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等内容,针对社区停车、垃圾分类、噪音扰民、养犬等重点问题形成共识,以德治社区。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家庭暴力、拒绝赡养老人等突出问题,公约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制和约束内容,并提出相应惩戒措施。

另外,依据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全市居(村)委会将统一设立人民调解、社会福利等六个下属委员会,详细工作指导规范已正式印发。

今年年底前,各居(村)委会要把共建共治、治安和调解、公共卫生、社会福利、文体教育、物业管理等六个下属委员会建设好。不足500户的居民委员会和不足150户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居(村)委会成员分工负责相关工作。

各下属委员会一般由3至9人组成,主任由居(村)委会成员兼任,成员应具有自愿、无偿的意愿,可由城乡居民、居(村)民代表、楼门院长、村民小组长、社区工作者和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站、养老驿站、司法调解室等人员组成。自愿加入的成员,应具备较强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威信和群众基础,还要有一定议事、协调、组织活动的能力。有意加入六大委员会的个人,可向社区毛遂自荐。

“规范”首次将物业管理委员会单独列出纳入。今后,物业管理委员会将负责沟通协调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城乡居民之间的关系;协商解决涉及物业服务的问题;组织老旧小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物业服务事项。协助街道(乡镇)做好物业管理相关工作。

全市城市社区已全部设立“社区议事厅”

今年本市计划新建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目前已完成80个,全市累计建成1660个。全年计划新创建200个“社区之家”,目前已创建130个,全市累计创建538个。

本市将持续推进社区服务站改革和建设,将按照每1000户1至2人的标准配置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服务站政务服务全面推行“综合窗口”,实行“一口受理”、预约办理,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办理。社区服务站要拓展服务功能,除了代办政府公共服务,还要参与公益、便民等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协助居委会做好社区服务。各社区要重点规范和发展参与群众动员、矛盾调解处理等基层治理的社区社会组织,到2022年实现每个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5个社区社会组织。

目前,全市城市社区已全部设立“社区议事厅”,农村社区覆盖率达80%。下一步,要重点落实社区协商制度,每年组织不少于12次议事活动。

□本报记者 盛丽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