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运斤似有风 雕木如有神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匠姚光金:
运斤似有风 雕木如有神

 

只需要一张草图、一个创意,无论家具样式多么奇特,他都能做成客户满意的产品;

入行近30年,足迹遍及安徽、上海、广东、江苏,他最终来到北京,用精湛的技艺,征服了所有评委,他获得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比赛第一名;

行内的人士评价他——“图纸和成品之间,只差他这样一位木匠”。他先后荣获“首都劳动奖章”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就是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级木匠姚光金——

幼年想法 做手艺人 过好日子

8月15日,记者见到姚光金的时候,他正穿着工服在一个机台上工作。“我的那点事儿,没啥可说的。”姚光金看见记者开门见山地说,“我一个手艺人,不太爱说话。”姚光金搓着手,表情有点为难。在曲美家居的现代化厂房里,虽然大家都在工作,但并没有木屑飞扬的场景。姚光金的脸上没有汗水,身上的工服也干干净净。不过一双骨节突出的大手,还是暴露了常年劳作的辛苦。

老姚在记者的恳求下,还是同意到一间会议室里聊一聊他的手艺。

老姚于1969年出生于安徽农村。其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家里姊妹众多,姚光金有两个姐姐,三个妹妹,六个孩子中只有他一个是男娃。再加上祖父母,一家十口人,只靠父母两双手养家糊口。年幼的时候,吃饭曾经是家里的头等大事。老姚说,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他家按人口分了十几亩地,才算解决了粮食问题。“我小时候,家里种水稻和油菜。种水稻很累人,爸妈都很辛苦。不过我家人多,劳动力富余,只靠种地过不上好日子。”于是,学一门手艺,以后能端一个稳当的饭碗,是老姚爸妈给他安排的一条“明路”。“那个时候,乡里有句俗话,‘姑娘找婆家,也得找个有手艺的人’。我家里的乡亲,跟我这么大的都有个手艺。我周围的人学木工、瓦工、厨师、缝纫的都有,最多的是学油漆工的。”

1986年的5月,老姚初中毕业。按老家算“虚岁”的惯例,已经18岁了。老姚离开家,跟着亲戚学木匠手艺。“学手艺,不是跟学校学技术似的,有老师专门教你,你专门学。我是跟着人家干活儿,当学徒工。曾经有句话叫‘投师不如访友’,就是说师傅不一定教你。得你自己学、自己悟。”

老姚回忆,他到师傅家里第一天就上工地干活了。那是一个农村盖房子的现场。木制门窗、房梁等工作都需要大木工来做。师傅将木材上的树枝、树皮砍掉。姚光金负责将木头刨光滑。“连刨子还不会使,还得人家把刨子装好才能干活。”老姚想起年少时的青涩、笨拙,有点恍如隔世。

学艺时光 用心钻研 与木为友

老姚开始自己想办法多学技术。不仅要学、要问,还要多练习。他默默地用小木块练习画线、凿孔,研究木榫如何与对孔严丝合缝地插紧,琢磨如何将木板刨得横平竖直,怎样拿捏尺寸。尤其是开榫、雕刻装饰线条等精细活儿,姚光金用小块木料自己在家练了不知多少次。“有时候师傅还没让做,但我看到他做过,我就提前自己练。等他让我做的时候,一上手就跟其他学徒不一样。要不,师傅让做的时候那不成样子。有的时候,师傅也觉得挺惊讶,‘这个,你啥时候会的?’”

老姚觉得最难的部分是画线,说白了就是在木料上画出需要裁割的线条,怎样下锯才能没有偏差。“年轻的时候掌握不好,现在让我做,不用机器,就用手工作,我误差不会超过一毫米。”老姚说,那都是年轻时候慢慢练出来的。

从1988年开始,老姚和同乡搭伙,在芜湖市、铜陵等地跑装修队。做装修的老乡哪个需要木匠,老姚就跟去干活。打家具、盖房子、现场制作办公用品,样样都能拿得起来。那个时候,结婚、换新房,讲究“9样12件”。手艺好的木匠不愁活儿,老姚就很抢手。老姚对木料也逐渐有了感情。他喜欢硬质一点的柞木,需要下力气才能将木料刨平展,就像有点个性的对手。不像松木,还没使劲儿,已经任由宰割。他喜欢做工艺更细腻的家具,尤其带些弧度的,就像进行一项挑战,难度大才有乐趣。他逐渐摸索出业主的喜好,有人喜欢“进框式”家具,家具是外框镶嵌木板的样式,稳重典雅;有人喜欢“凹凸式”家具,外形有凹凸花纹装饰,流线灵动;有人喜欢“皇冠”家具,家具上戴个雕刻花纹的“帽子”,豪华大气……

姚光金还逐渐掌握了一些做家具的小窍门,即使做一把椅子也有很多讲究——椅背要有12度到13度的斜度,大椅背要斜度大一点,靠着舒服;小椅背要斜度小一点,正好托住腰部。椅子面要有三四度的弯曲,能托住坐垫,看起来也顺眼。要是做一组沙发,还需要考虑包裹物的情况,工艺更为复杂。

老姚说,他很少做板材的家具,“我喜欢实木,那种需要雕刻凿刨的感觉,也只有实木能做出精致的弧度。”

打工期间 走南闯北 提升技艺

在铜陵干活的时候,两个同乡打一个柜子,姚光金自己打一只,那两人还没干完,他的已经完工。包工头看了开玩笑说,“你干这么麻利,我的活儿不够你干呀。”

在常州干活的时候,只有21岁的姚光金发现业主老喊他“老姚”。这令姚光金不舒服也很疑惑。有一次和包工头聊天,对方才告诉他,“那是人家看你手艺好,觉得你是个行家。普通工人,人家就喊你一声‘姚师傅’。”

在上海干活的时候,姚光金在业主家做了一组木制折叠门。业主不仅将工费结算,还多给了一点。同乡跟他说,这是业主很满意他的作品,按惯例给的“小费”。

1992年,姚光金结婚,给自己打了全套的手工家具。同村的小伙伴和他婚期相同,是从大商店买来的现成家具。两个年轻人前后脚步入婚姻。老家闹洞房的风俗很流行,年轻人玩的很疯,小伙伴的婚床当晚就被压塌,一时传为笑谈。而姚光金结婚时的家具一直用到现在。

老姚干着活儿,也发现市场在悄然变化。以前的“9样12件”不再流行。城市里的人更喜欢根据自家情况定制的组合柜。不少业主也放弃了与隔壁邻居类似的家具,喜欢更新颖的设计。见多识广的老姚,有时候还给业主出主意。“能拿出设计图纸的业主几乎没有。都是用手一比划,这面墙,要做个什么样子的。剩下的就是我来看着弄。”老姚说,他也琢磨出一些门道,比如含有百宝格的柜子,要错落有致,格子都一般大肯定不好看;如果组合柜含有带门的柜子,则对称就顺眼。

有一次,在一个小户型业主家里,老姚看了看他家的墙,建议拆掉一组墙,做成背靠背的两组“顶天立地”的柜子当隔断。一面柜子面朝客厅,当组合柜用,另一面面朝卧室,是衣柜。这样能节省不少储物空间。业主一拍大腿,这主意好!后来,老姚发现市面上这种双面柜逐渐流行起来。

来到北京 精益求精 终成大匠

2000年,姚光金经人介绍来到曲美家居公司应聘木匠。“那个时候,手艺人多。公司招10个工人,能来100个应聘的。”老姚说,考试就是做一个椅子上的零件。这件产品是1998年设计出来的,当时还在市场上销售。考试要求榫卯结构,要严丝合缝地连接。老姚的一把好手艺,一上手就通过了考试。

在工厂里,大家对老姚的评价是“沉默寡言,就是干活”。很快老姚的手艺就得到认可,被多次安排制作样品。“样品跟成品不一样,就一张图纸。怎么做、从哪里开始,用什么工具,需要人琢磨。”老姚说。有整整一年的时间,老姚的工作就是研究样品、制作样品,攻克工艺难关。

2003年,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大圈椅设计新颖,造型典雅,但还处于手工加工的状态。一把椅子费工费时,严重影响上市的时间。时任车间主任谢文斌对姚光金说:“老姚,这款椅子一定要及时运用设备去提升加工速率,这款产品要大卖!”老姚心里感觉到了责任和期待。他和机台手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从立刨到打孔机一个一个机台的实际演练。“后来,我和同事想个办法,我手工做了一个模具。用这个模具套在木料上,在机台上一楦,一次成型。”最终,这款产品在机台实现贯通,为产品的加工打通了渠道。

2005年,在曲美公司的产品中,木条弯曲工艺被广泛运用。有一款椅子的靠背运用了木料弯曲工艺,而且与人体接触的坐斜面有精致的弧度。以手工制作,仅一个实木上脑(椅子靠背的上部)需要三四小时。如果不实现机器生产,就不能形成量产成为产品。老姚在机台上研究许久,建议用立刨制作,并定制一个弧度刀头来完成椅子的坐斜角。果然,用了弧形刀头,机器完美实现了手工制作的效果,而且实现了量产。

2006年,有一笔日本客人的订单,令厂里的工匠感到头疼。“这是一种有两个圆头把手设计的椅子。订单要求特别严格,两个椅子把手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图纸要相差无几,订单要求误差率在2毫米之内。”这意味着稍微打磨过一点,椅子就成了废品。老姚也想办法,让这批椅子顺利通过了制作工艺的关。

2016年,曲美家居创新推出一款新品转椅,靠背处是一个完整的“U”字型,这是个与众不同的设计。制作前期很顺利,样品审批也通过验收,但在开始大批量制作时,由于新转椅的造型特别,工人打孔不准确。难住了一大批手工木工。姚光金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悉心指导工人做模具,仔细标记打孔位置,最后顺利完成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这个技巧不但解决了当时转椅的生产问题,在此之后也帮助很多员工解决过类似的难题。

厂里人说,一张图纸和一把成品之间,差一个姚光金。

不忘初心 好手艺必须传承下去

无论客户订制一个木制产品,不管是多么稀奇古怪的外形,只要说出来一个大概,姚光金利用锯子、尺子、锤子、凿子这几样简单工具,刨平、打槽、抛光,就能一次性做出来,且木产品边角平滑,百分百能做成顾客想要的样子。

2015年,姚光金参加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比赛。比赛项目是制作一款样式经典的相框,不仅需要制作精良,还要心细,看懂图纸。由于图纸上要求长方形的相框,在长边两端制榫,短边两端打孔,不少参赛者因忽略这一点而导致作品失败。长期制作样品的姚光金最重视图纸,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完美呈现图纸的设计,而获得第一名,成为“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

2016年,姚光金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17年,姚光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姚光金的事迹屡屡见于报端。然而他心里满满的都是技术和日子。“我闺女在合肥上班,儿子不愿意干这门手艺。学了计算机,在中关村工作。”姚光金今年正好五十岁,他想把手艺传下去。“人得有技术,才能用得上机器,用机器干不了人的活儿。因为机器没有心思。”

姚光金觉得,自己虽然干了30多年技术活儿,但这点事儿没啥可炫耀的,都是一个匠人应该做的。

□本报记者 李婧/文 陈艺/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