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西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师徒传承 培养杏林精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彭龄名医传承工作室获评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师徒传承 培养杏林精英

许彭龄教授与名医工作室成员进行病历讨论
许彭龄名医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
许彭龄教授日常门诊
 

2011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的许彭龄名医传承工作室成立。在工作室领军人许彭龄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传承研究并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便捷医疗的同时,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技术突出的中医人才。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师带徒”传帮带,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名医优质的医疗服务,增强了辖区职工群众对健康的获得感。2019年,许彭龄名医传承工作室被评为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治病求和

以化治之

1934年出生的许彭龄,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指导老师、全国名医传承工作室及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名医传承工作站指导老师。其幼承家学,熟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在6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辨证用药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经过早年潜心医籍,随父诊疾,耳濡目染,他形成了临证处方药少而精,配伍得当的特点。受其父理脾法影响,许彭龄教授临证尤重调理脾胃功能。他拓展性地继承了前贤父辈的医理医法,强调理脾治病当用“和化”之法。主张“治病求和,以化治之”,即以运化、推化、生化及合化之功,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虚实寒热之用。

许彭龄教授在临床中强调治病求和,因邪有兼并,应明确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法在变通,以“和其不和”为治疗的总目标,临证结合具体辨证可配合多种兼治法。

许彭龄教授认为,通过调和之法,全面调整脏腑功能,调整和解矛盾对立的双方,使之趋于平衡。一方面可使人体气血阴阳之虚得补,另一方面又能使郁滞之气得行、痰瘀污浊得下,此可谓寓补泻温清于调和之中。

笔者了解到,许彭龄名医传承工作室成员共13人,分别来自于中医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妇科,有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进行知识互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许彭龄的学术思想、用药原则以及规律。

精于辨治 药证相合

许彭龄名医传承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为多名眩晕、消渴痹症、心衰病、喘证、胃脘痛等患者制定了全面的诊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让西城区及辖区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

让工作室负责人张其慧主任医师难忘的一个案例: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热20余日,体温最高40℃,持续高热不退,患者精神日差,恶心,食欲不振,口渴不欲饮,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6年。许彭龄教授会诊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高热多日无阴虚之象,汗出不解,热势渐高,且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的特点,辨其证属湿热内蕴,热郁三焦,且湿重于热,应法当清宣和化,佐以淡渗利湿。处方二剂水煎服,并嘱患者清淡饮食,勿食生冷。

2日后复诊,体温恢复正常,至就诊时36小时未发热,患者精神好,食欲增加,药后感觉周身轻松,上下畅通。3日后再诊无发热,咳嗽无痰,口干欲饮,舌暗,无苔,脉滑虚。许彭龄教授认为此乃热伤气阴之象,开调理药方即可。他强调,日常保养要从顾护脾胃入手,注意饮食调节,做到有规律有节制。

6个优势病种

形成诊疗方案

张其慧主任医师介绍,许彭龄教授每周带着工作室成员进行日常门诊带教,不定期开展讲座、教学查房等工作,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采取多样的工作方法,除了常规的学、研、用途径,工作室还通过举办全国名医论坛、创办会刊、兴建网站,既让工作室的成果惠及同道、惠及大众,又让学界的新知充实、壮大工作室。

据了解,目前工作室已编写《许彭龄名医传承谱系图》;举行脾胃病中医诊治各家学说暨许彭龄学术思想研修班(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脾胃病中医诊治名家学说暨许彭龄教授和化理论高级研修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等;陆续出版工作室会刊,出版专著《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许彭龄》等;举办了“许彭龄和化理论学术思想及技术经验体系”研修班,通过理论授课与临证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40多名来自北京各基层社区的医师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还整理出治疗眩晕、消渴痹症、心衰病、喘证、胃脘痛6个优势病种并形成诊疗方案,应用于内科、急诊科和针灸科的临床中。制定了协定处方——和化汤,在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许彭龄和化理论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特点及传承研究》中得到验证,并已开展临床推广工作。

择优培养

热爱中医事业人才

工作室创建了“一对多、开放式、互动式”的传承模式,制定了“理论研究—学术访谈—临床实践传承—个人再实践”的学术传承计划,充分体现传承的时效性、动态性、广泛性、交互性。工作室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国际学院授课、带教工作传播老中医学术思想,还与内蒙古清水河、张北中医院、河北文安县中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室多名成员曾多次至当地授课,开展学术交流。

“工作室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工作,以‘师带徒’传授技艺、用‘传帮带’发展队伍,择优培养热爱中医事业的优秀人才,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张其慧主任医师告诉笔者,通过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从多角度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开发名医验方,将许彭龄教授的学术思想转化为临床诊疗规范。

□刘祖凤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