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铁三代”见证的飞驰70年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三代”见证的飞驰70年

三代铁路人聚在一起:姥爷马仲华(中)、父亲王金良(左)、王晶现为北京客运段动卧车队列车长(右)
闲暇时,王晶和父亲姥爷常一起讨论
马仲华
王金良
王晶
 

“时代在变,但有一种情怀却永远不会变,那就是流淌在我们‘铁路人’血液里的对这份崇高工作的敬意和自豪!” 北京客运段京广动卧车队列车长王晶说。王晶的姥爷马仲华是原北京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医生,父亲王金良是北京客运段旅服车间党总支书记,他们一家被人称为“铁三代”。三代人经历和见证了铁路发展的三个时代,用尽责和奉献作为“传家宝”,用敬业和忠于职守延续着浓浓的“铁路情”。

姥爷马仲华: 见证铁路人的激情岁月

姥爷马仲华今年86岁高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铁路”。老人现在依然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对于干工作时的事仍记忆犹新,良好的身体状态与他从事了一辈子的卫生防疫工作不无关系。

1951年初,刚满17岁的马仲华成为北京铁路局防疫站丰台分站的列车防疫员,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列车进行消毒,灭蚊灭蟑螂。他要经常出去跟车,工作时,背上装着20斤消毒剂的罐子,列车包房的床下、餐车的每个缝隙,都要用喷剂进行仔细消毒。

那个时代的“铁路人”服务于蒸汽机车,煤是动力来源,全靠人力用大铁锹往机车锅炉里添煤,抡上一会儿人就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要保持火车不间断地行驶,就得两个人不停轮换着烧锅炉,一趟车跑下来,得抡上一两吨的煤。而乘务员的工作条件也很艰苦,没有宿营车,也就是没有休息的地方。

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马仲华正在线路上检查,感觉到了很强烈的震感。接到任务后,他都没来得及告诉家人一声,只能让熟人给家里带个话,就直接坐上火车奔向唐山开展防疫救灾工作。那时候的火车都是“罐车”,像个铁罐子一样,只开有几个特别小的窗户,非常闷热。没有座椅,旅客都在地上坐着,这样能装更多的人。发生地震后,要利用铁路线路拉上伤员运送到天津等周边地区进行救治,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伤员感染,给列车消毒就尤为重要。

地震惨烈,伤员很多,马仲华和同事们在线路上忙了一个月,只有领防疫药品的时候,才能回家看上一眼。“条件虽然恶劣,但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都没有丝毫退缩和怨言。”马仲华说。

在工作生涯中,让马仲华最骄傲的事,就是曾经负责为毛主席的公务列车进行消毒。有一次,像往常一样,马仲华来到军用供应站,为一辆“任务车”进行细致消毒。完成任务后,乘务员问他知道这是哪位领导乘坐的专车吗?当得知这是主席的1号公务车后,马仲华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能为主席的车消毒,是多么光荣的事啊!”

之后,马仲华担任北京铁路局防疫中心丰台防疫站主任,主管车站和地区职工食堂的防疫工作。在职业生涯中,马仲华兢兢业业,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1981年,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颁发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中,成绩卓越书”,卫生部颁发的“从事卫生防疫站工作三十年,特授予荣誉证书”……他的证书、奖章跨越了很多年代,装满了整整两大抽屉。同时,作为我国最老一辈的防疫员,他带出了很多徒弟,很多人先后在北京疾控中心、北京铁路局集团公司防疫岗位担任重要的职位。“这辈子能够从事铁路工作,穿上这身蓝制服,感觉非常高兴和光荣。”马仲华说。

一直到1994年退休,马仲华见证了铁路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马老举了一个例子,1978年最早的时候,北京开往成都的33/34次列车,运行需要48个小时。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车次改为163/164次,运行36个小时。到上世纪90年代时,车次变更为k1363/1364运行33个小时。而现在,北京到成都的高铁只需要7个小时。除了运行速度的突飞猛进,纵观车次名称的变化,就能感受到我国列车的线路和车次越来越多。马仲华总说:“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这一辈子值了!”

父亲王金良:

在改革时代一路为旅客留下饭菜香

姥爷马仲华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参加工作的,而王晶的父亲王金良恰逢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式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那是1978年的12月19日”,王金良对这个日子记得非常清楚,“我进入京广线的餐车工作,光荣的成为一名铁路炊事员。”

王金良赶上了好时候,他参加工作后就慢慢开始有了电力机车,用电力作为驱动能源的轨道机车,实现了新中国铁路机车的一次大跨越发展。最初,王金良走的车是一种日本制造的小火车,车体较窄,走一趟广州来回需要5天的时间。那时车上条件已有了较大改善,乘务员们都有了宿营车,只是没有空调,特别热,每天穿着的“的确良”和“的卡布”工服全被汗水湿透,湿乎乎地贴在身上,睡醒起来后,床铺上会印出一个汗湿的人形。

作为列车餐车厨师,他经历过炉火时代、煤气时代、电磁灶时代。一个餐车有5名工作人员,分为厨师长、二柜、洗菜、刷碗,还有个值夜班人员。“如果值夜班,晚上10点开始,这一宿就别睡了。”王金良说夜班的工作量非常大,一宿要蒸好300斤的大米,炒好40斤鸡蛋,切出300斤大白菜和70斤大肠,再煮60斤挂面……干完这些活就是早上五六点钟了。常年拿着菜刀,王金良的右手掌布满了老茧,左手手指的背面也被菜刀磨成了一个个坚硬的茧子。

说起蒸米饭,先在水槽里把大米洗三遍,15斤一锅,分放在九口锅里,以流水作业的形式先后放在三个灶眼上。三个灶眼调为大火、中火、小火,收干米汤后再放入烤箱蒸,然后扣过来用台布包好晾凉。“蒸出来的米饭那叫一个香啊!”王金良回忆说。

“师傅要求也非常严厉。”王金良回忆说,那个年代物质还比较匮乏,刚上车时,很多菜都没见过。有一次师傅让他拿个洋葱切一切,他拿个圆白菜出来,被师傅狠狠教训一顿。“虽然师傅要求严,但真的很感谢他,教会我很多本领。”只用了两年时间,王金良就从炊事员升为厨师。

“一勺不过三”,这是严格要求的规定,意思就是炒一锅菜,正好分成三份。溜虾段4毛5,溜鱼片4毛,肝尖3毛9,两菜一汤的盒饭1毛9,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火车上的菜价,非常便宜,被很多旅客青睐。

1988年, 通过培训和考试,王金良获得了国家一级厨师资格。北京铁路局7个分局共500多人,他考了第一名。“在100个菜中随机抓阄,我抽了一道番茄腰柳。这就考验平时做菜的功力,什么菜都要会做。”王金良说。为此,他将一本600多页的烹调书全都背了下来,并熟练操作。那次,北京铁路局局长亲自为他颁发了证书。

1996年,王金良改走京九线,是绿皮车,车体大了许多。餐车的操作空间宽敞了,储藏空间也大了,能储存很多米面和干料。

工作40年来,他走过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还有高原列车,从炊事员成长为厨师长、餐车长,再到如今旅服车间党总支书记。如今已经很难看到王金良在餐车后厨展露厨艺了,但在家里他总会时不时地打开他的“兵器库”,那是多年伴随着他工作的工具,回忆着曾为无数旅客们留下的饭菜香。2019年春运期间,王金良特意拿出了“老伙计”,在女儿王晶值乘的高铁动车上为旅客朋友们又露了一手,为无数归乡的旅客带来了惊喜和温馨。

王晶:

与高铁时代一同成长

时光的轮盘走到了新世纪,老一辈铁路人都已是华发丛生,而铁路世家的接力棒也传到了第三代人王晶手中。2008年,21岁的王晶进入了铁路客运系统,经历了高铁真正实现整车国产化,作为“高铁人”,王晶倍感自豪。

刚进入铁路系统时,王晶在北京到汉口的直达车上当乘务员。2013年,她转到高铁车队,开始走北京到深圳这条线路。2014年,经过多年历练的王晶通过考试,当上了车长。她有耐心,业务过硬。身为车长,她还是经常与其他乘务员一起分担工作。“车长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责任大了很多,把自己的业务做好的同时,还要起到带领作用。” 生在铁路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但真正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几年,王晶体会到这个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理解了前辈的责任和恪尽职守的精神。

有一次,王晶值乘北京西至昆明的高铁列车,突然一名老人因缺氧导致心脏病突发,王晶第一时间赶到后,发现老人脸色惨白,浑身虚汗。凭着自己的平时积累的医疗知识她展开了救助,让老人身体呈45度斜躺,再掐手上的穴位,同时广播找医生,并联系前方站临时停车,呼叫救护车将老人送医抢救,为挽留老人的生命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列车上旅客突发疾病的事不在少数,列车沿线的“120”人员都已经对王晶很熟悉了。就在前几天,那是夜里2点多,列车上有个小伙子突然抽搐,王晶判断为癫痫发作。及时找了个木板放进小伙子嘴里,防止他咬到舌头。经过请示,列车在驻马店站临时停车,小伙子及时被“120”拉走救治。

面对列车上有可能发生的种种考验,王晶对工作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她说:“旅途有终点,服务无止境,服务好每一名旅客,既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使命。”为了让旅客出行更舒心,每逢节日,王晶都会在车上组织活动。2017年,北京到昆明的高铁正式开通,王晶在线路首发车上值乘。当天在列车上,王晶和乘务组人员穿起了民族服饰表演节目,并且准备了小礼品,与旅客互动。“就是为了让旅客在漫长的旅途中,能够开开心心地度过。”现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环境保护日,王晶都会带领乘务组一起为旅客组织活动,活跃气氛。“随着高铁飞速发展,我们的服务也要随之提高。”王晶说。2018年,北京到昆明的高铁开通一周年,王晶还特地做了一个高铁形状的超大蛋糕带给旅客。那天恰逢南方降雪,列车虽然晚点了三四个小时,但旅客在列车上为高铁线路“过一周岁生日”、吃蛋糕,都很开心,丝毫没有怨言。

目前,“复兴号”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和谐号”时速300公里左右,而王晶现在值乘的高铁动卧列车时速也在250/60公里左右,可以说,王晶经历了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10年,她也随之一起成长。

“敬业与坚守就是铁路人的担当”

时代的发展就像列车的发展更迭一般,映射着一代代铁路人默默奉献的精神传承。小时候,王晶家就住在老丰台站边上,火车、铁轨和姥爷讲的故事伴着王晶长大。“看着姥爷的一张张荣誉证书和奖章,很为姥爷骄傲。”而提到爸爸对自己的影响,王晶说,自己今天的成长离不开爸爸的教导。刚进入高铁线路时,王晶感到工作强度大,对乘务工作的要求也多,环境和岗位的转变让王晶很不适应,“特别累,最难的时候想放弃这个岗位。”王晶形容她当时的状态和心态。后来爸爸不停地鼓励她,慢慢引导,王晶最终理清了工作思路,胜任了岗位。现在每次走车回来,父女俩都要聊聊天,王晶把遇到的事情和人讲给爸爸听,王金良帮着女儿分析、解决问题。

而王金良敬业与认真的劲头也一直感染着王晶。“还记得小时候,我在桌子这头写作业,爸爸在那头雕萝卜花,练手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伴随着我成长。”同时,王晶也吐槽,爸爸练手艺的那段时间,家里总是吃萝卜汤、萝卜馅饺子、炖萝卜等各种萝卜菜。

影响是相互的。在各个岗位上熟悉后,王晶的很多思路也使爸爸感到惊讶和惊喜。她的很多小发明,让王金良直呼女儿的想法太妙了。例如,王晶发明制作了万向轮防滑垫。她说:“高铁速度快,旅客携带行李多,而带万向轮的行李箱如果滑动,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晶想了好久,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终,她用橡胶材质制作了一个甜甜圈形状的防滑脚垫放在万向轮下,就使行李箱固定住了。这项小发明后来被北京铁路局总公司宣传推广,现在在其他的线路列车上都开始使用。王晶发明的“服务神器”还有很多,比如,她用自拍杆改装出了工具,可以方便地为旅客捡拾掉落在站台里的东西。

而说起岳父对自己的影响,王金良笑言自己有个外号叫“防疫站姑爷”。上世纪80年代,马仲华在担任防疫站主任时,负责上车检查卫生情况。检查非常严格,从200多个消过毒的碗盘中,随机抽取5套,检查消毒情况。用酒精一擦,留有黑色印记的就算不合格。“别看我是他姑爷,该不合格就不合格,绝不照顾。而且作为亲属,我还是重点被查的对象。”王金良说,“那时同事都开玩笑说不愿意跟我一个车工作,因为我是防疫站主任的姑爷,反而会被查得更严。”而正是有了这层关系,督促着王金良把工作做得更好。

王晶和爸爸常年在外走车,家里的后勤保障要非常到位,才能让父女俩安心地在外工作。其实,王晶的妈妈马俊丽退休前也是铁路职工,她在丰台车辆段地勤部门工作,因此对爷俩的工作特别理解和支持。工作11年来,王晶只在家过了两次春节,其余都是在岗位上度过。“妈妈的生日是阳历2月份,每次都在春运期间,也是我们爷俩最忙的时候。去年,我和爸爸提前给妈妈过了生日,买了蛋糕,爸爸还给妈妈雕了一个展翅的凤凰。”对于工作的辛苦,王晶说不算什么。“姥爷和父亲,树起了一个个标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而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更应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