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暑期补习依然火爆 莫让减负成为笑谈
学子手绘千米文化墙 扮靓新农村
战友开玩笑 熟睡消防员听到警铃猛起身
趁主人回家吃饭 26头牛组团闯高速忙坏交警
女蜘蛛人百米高空刷水泥 每天给家人报平安
咖啡馆引进小鸭子当宠物 吸引年轻人尝新鲜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补习依然火爆 莫让减负成为笑谈

 

眼下,开学的日子已经来临。对万千的学子来说,本来这个漫长的暑期,应当过得很惬意和开心。然而,近期的一个新闻告诉我们,很多学生和家长在这个暑期过得并不开心。

近日来自中国新闻网报道说,两个月的暑期正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学生们要上的各类补习班、兴趣班、网课打卡数不胜数。家住河南济源的7岁童童,暑期里报了7个班:竖笛、书法、美术、舞蹈、英语、钢琴、乐高。7门课程算下来,其每年在兴趣班上花费在3万元左右。

其家长坦言:“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这句左右了中国家长几十年的口号,如今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鞭策”作用,让无数的家长,带领无数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本应在暑期放飞心灵,尽情地畅游、阅读、手工、观影、锻炼、追剧变成了无休止的疯狂的课外补习。

之所以在假期本应尽情地休息、娱乐、读书之际,还用来拼命补习,与其说是整个社会大的氛围是竞争压力的传导,不如说是众多的家长患上了“成才焦虑”和虚荣焦虑,总以为自己的孩子面对学业,差距太大,稍微松懈就可能被抛向后面。于是,即使是假期也不敢松懈。只有拼命的补课,才能缓解心头的焦虑。其实哪怕这些补课,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效果。

据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对孩子参加培训班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33%的家长希望借培训班提高孩子成绩,升入更好的学校;另有31%的家长,希望增加孩子特长,提高竞争力。总之,家长之所以选择报班,就是担心孩子会“掉队”。不少培训机构,都利用暑期这个发财的黄金时间,相继推出了种类繁多的课程,且价格不菲。如请重点中学名师一对一辅导,一个课时(两个小时)最低收费也要1600元。

这哪里是在补课,分明是“磨刀霍霍”地对准学生和家长。众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补课,节衣缩食,疲于奔命,奔走在去往各类培训班的路上。这正是,孩子不情愿,家长也无奈。我问及几个孩子妈妈的同事,为何非得上各类补习班?被告知“不上行吗?周围的孩子都在外面上课,越学越深,课上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而且学校的考试,还竟是偏题、怪题,如果不让孩子多接触各类补习,就等着垫底吧。”对此,我不禁愕然。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教育部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即俗称的《减负三十条》,在引起全国热议之后,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具体的减负措施,包括对课外补习班的整治。然而,减负令似乎没有阻挡住课外补习的步伐。到了这个暑假,反而达到补习高峰,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中小学的教育减负,的确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不是靠发一个红头文件,整顿一下培训市场就能奏效。减负是一场革命,需要做好持久战和相应的配套改革。

□赵强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