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包广贺:一片丹心为乡愁
芦静:汇集力量 投身西站地区志愿服务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广贺:一片丹心为乡愁

 

从2003年至2012年,他在老家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镇十八里村义务当村官三届九年。2018年,换届选举之年,村民们再次恳请他出任村主任一职,带领他们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实现新的跨越。他就是北京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园休养所军休干部包广贺。

在包广贺担任村官期间,十八里村不仅摆脱了贫穷和落后的面貌,还建设成了文明生态示范村、科学发展示范村和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成为唐山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期间他本人荣获唐山市劳动模范、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河北省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辞职只为乡亲一片情

有着大学文化程度的包广贺,出生于1953年,1970年参军,曾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工作10余年,1999年12月晋升专业技术大校军衔。2002年退休后受聘于香港一上市公司担任总经理,年薪120万元港币。

2003年春节,包广贺携妻回老家十八里村探亲,看到家乡贫穷落后、负债累累、人心涣散,村里连点文化生活也没有,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随即拿出3000元为村民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

然而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凭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凭着共产党员的强烈责任感,他的心里萌生了为家乡做点事的念头。而在此时,村民中间也正在酝酿着一个请求包广贺回村当干部的行动。69岁的党员段玉珍和老伴侯万水主动拿着民意测验表征求了全村38名党员的意见,大家一致赞同,签上大名觉得不够分量,又纷纷按上了红手印。

与此同时,其他村民也众说纷纭:“大校要回来当村官?为啥、图啥呀?”“广贺在外锻炼多年,有勇有谋,能给咱百姓领路”“人家在北京住洋房,开汽车,在香港拿着高薪,能回咱这穷酸地,他傻吧。”更多的反对来自家里,尤其是姐姐和嫂子,在她们看来,放着北京的好日子不过,来收拾十八里村这个烂摊子,实在理解不了。面对一些群众的猜疑、不理解和家人的强烈反对,他也曾犹豫过,可当看到那按满38个鲜红手印的民意测验表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家乡有情!父老有情!能为家乡父老做点贡献,再苦再累,我也干了!”

2003年5月31日,他辞掉了香港公司的工作。2003年7月,十八里村换届选举,648名选民,包广贺以594票的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在就职演说中,他做出了“不拿一分钱工资,不吃村里一顿饭,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的郑重承诺。

上任一个月后,包广贺自掏腰包1.4万元帮村里打了2眼机井,解决了300亩耕地只能靠天吃饭的问题;村民包俊富在交通事故中腰部骨折,因没钱治病落下了残疾,包广贺了解情况后,将他送到医院重新做了手术,还掏了2000多元的医疗费。

让家乡旧颜换新貌

包广贺深知只有让群众富起来,才能从根上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十八里村属沙性土壤,适于种植西瓜,包广贺发挥自己联系面广的优势,同北京有名的西瓜之乡——大兴县庞各庄镇的西瓜产销联合会建立了扶贫合作关系,由对方在村建成百亩西瓜示范区,从西瓜的选种、育种、定植、管理到销售全由村里做经济后盾,支持村民搞起了西瓜种植。仅此一项,户均增收3000元。

2004年,包广贺数次跑县进镇,终于为十八里村争取到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试点。是机遇更是挑战!当时村集体一无资金二无资源,完全是等米下锅的状态。但包广贺不这样认为,他说:“等不来美好生活;靠谁也不如靠自己的双手;要得再多也不是自己的。”他带领全村改变等靠要的老套数,从凝聚起来的民心里掘金,让转变的观念生金,通过逆向思维,包广贺充分利用大面积废弃的土坑和荒芜的沙地,走出了利用引进铁选矿、用矿砂添坑改良土壤赚钱的路子。承包沙场,收取承包费17万元;承包砖厂,收取承包费15万元;解决遗留问题,收取尾欠8万元……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启动资金60多万元,十八里群众看到了希望,建设家乡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人心齐,泰山移。2004年,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仅仅几个月时间,街道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栽植绿化树木2000多棵,接通了有线电视,安上了路灯。

2004年底,镇里综合考评,十八里村从全镇倒数第一蹿升到正数第二位,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

四梁八柱支撑百姓幸福路

2005年1月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又落到他的肩上,于是他书记、主任一肩挑。在随后的几年里,包广贺带领村干部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地干。

包广贺到遵化、唐山等地咨询专家,与当地大型企业合作,为村里引进了4个投资近千万元的选矿厂。

村北有个垃圾场,恰在水源上游,威胁着全村饮用水安全。全村因为饮用水问题非典时曾大闹垃圾场,让遵化市政府头疼不已。于是,包广贺带领大家自筹资金打深水井一眼,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农民但凡手里有点钱都砸在房子上了,从娶妻生子到儿子成家,大约20年一个周期。拆旧盖新,不断往复,农民世世代代就是房奴。如果住上新民居,改变了居住模式,农民就不再是20年一个周期,而是70年、80年一个周期,只要农民们不再是房奴,就会有财富的积累。”于是,他们用砖厂遗留下来一百多亩地的废弃大坑,建起了别墅20幢、单元楼3幢300户的新民居社区,60、80、110平方米三种户型以适应不同需求,村民只需按每平方米1100元的价格就可购买到心仪的楼房。

包广贺还在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他借鉴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组织村民建成了阅览室、娱乐室,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在全市率先建了高标准的村民中心。每当华灯初上,锣鼓点一敲,村民们便三三两两,相约聚集到村北头的健身广场,扭秧歌、下棋、聊天,其乐融融。十八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稳定村、文明村,省级文明生态村样板。

就这样,包广贺在家乡干了一年又一年,干完一届又一届,没有停歇。三届9年之后,村里的积蓄,由负债近40万到最后固定资产达千万。2012春节,给全村百姓年终分红130多万元。

而此时,包广贺的身体因严重透支,出现了多种不适,家人强烈要求他歇一歇。看到村里各项建设已经走向了正轨,届满之后,他才放心地回到北京调养身体。

6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家乡的发展处于徘徊状态,村民们又自发地联合签名,请包广贺再次回村,带领他们向小康社会发起攻坚。包广贺答应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像鼙鼓震荡我心,坚决打赢扶贫攻战的庄严承诺,对我这位当过九年村官的老兵来说,就是战斗的号角!”他的脑海里正酝酿着家乡未来发展的新的蓝图:将新民居建设完善提高,筹建农村养老社区、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进发。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