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谭学刚:测量员眼里没有差不多
李双羊:见义勇为 救起落水儿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9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谭学刚:测量员眼里没有差不多

 

建筑工地上,不用仪器,肉眼可发现1毫米误差。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二处测量员谭学刚有测量界张秉贵之称。也正因此,他成为北京市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高技能人才。他5次获得企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先后荣获2015年度交通部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技师、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施工优秀工匠。

肉眼可见1毫米误差

谭学刚是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二处的测量员,测量专业高级技师。1997年,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参与施工建设的工程约22项,担任工程测量负责人15年。 城市路桥、奥运中心区、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大型水厂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都有谭学刚默默工作的身影。

谭学刚到底有多厉害?工地上一走,不用仪器,他就能看出测量点位水平面不对,用仪器复测,果然测量点出了问题;配气孔误差要求2毫米以内,他上眼一瞧,“这管子两头直径不一样啊”,拿尺子一量,果然一头32毫米,一头31毫米,1毫米误差;别人半天测不完的项目,他两三分钟就能完事儿,又快又准……

从业22年,谭学刚从最原始的方式开始到先进仪器的使用,面对每一项工程,他耐心、较真、内敛,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经理说他是“一根筋”,干测量干出了职业病,走到哪儿都习惯性的看是不是垂直,或者是不是在一条线上。

有一次,单位组织党员活动,到社区义务劳动。谭学刚经过一座建筑物瞄了一眼,站在那儿不动了:“这墙角看着不垂直啊,差了得有几毫米!”

同事一量,果然有几毫米误差。这事儿后来成了同事们之间的笑谈,笑他成了火眼金睛。

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讲,谭学刚测量技术精湛,能熟练使用、校核目前市政工程中所有的测量仪器,并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进行有效匹配、组合,准确指导测量人员进行作业。在参与的多项热力、电力、地铁暗挖工程中,面对工作竖井深度大,暗挖隧道曲线多、曲率小且无法从地面向下投点的不利条件,他采用切线支距法、偏角法等方法并多次进行复测,出色完成了竖井测量、隧道贯通测量,工程测量控制工作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新技术节约成本百万

在郭公庄水厂建设中,谭学刚也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郭公庄水厂工程中,谭学刚作为项目科技创新骨干力量,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大型空间曲壳体水工结构建造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郭公庄水厂12座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施工。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机械加速澄清池曲面壳体结构的施工效率,保证了水工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这项技术节省工期20天,节约成本约102万元。为工程创优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郭公庄水厂党支部书记张博说。

“大型空间曲壳体水工结构建造关键技术”这项技术还得到建设、设计、监理、监督单位一致好评,对推动标准化插模、薄壁混凝土抗裂技术在曲面壳体水工结构、以及类似异形建筑结构中更大范围的应用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大型空间曲壳体水工结构建造关键技术”经过专业鉴定,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市政工程科学技术奖技术开发类一等奖”。

另外,他还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完成5项QC成果,获“北京市市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QC小组获2015、2016、2017年“全国市政工程建设先进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为了确保测量技术资料准确,谭学刚利用电子表格,根据工程测量的实际要求,结合各项曲线参数,成功编制出一系列测量计算程序。这些测量计算程序已在北京奥运中心区道路、桥梁、综合管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型水厂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郭公庄水厂工程中,在使用计算程序的情况下,谭学刚带领测量班组克服现场渣土遗留多、树木杂草丛生等困难,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17万平方米厂区地貌测量任务,并准确绘制了《厂区地貌测量网格图》及数据成果,为工程尽早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老派方法带出挑摊儿徒弟

谭学刚不爱说话,沉默寡言,却是所有带徒弟的师傅中最严厉的一个。也因为严格,测量员永远是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

那年7月底,谭学刚和另一个测量员5点多就来到工地,在一人多高的草丛里测线。当时工人还没到,同伴打电话让谭学刚去找,可等谭学刚把工人带回来,一起测量的年轻人却还没开始干活儿。时间宝贵,谭学刚当场发了脾气。年轻人一气之下放下仪器一走了之。谭学刚顾不得其他,先上手把计划内的测量完成,再找年轻人进行沟通。

“后来我道歉了,因为一生气说话带了脏字,都是为工作,但是什么情况都不能耽误工作。”谭学刚说。

嘴勤、眼勤、手勤,是谭学刚传授给徒弟的“独门秘诀”。“嘴勤就是多问,不懂的敢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谭学刚说。

谭学刚带的徒弟,学历高、理论水平高,但在实践面前,谭学刚的经验仿佛一本厚厚的字典,里面全都是各种方法和窍门儿。他的测量知识,全部来自于实践。

做事先做人。谭学刚的徒弟,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扫地、打水、整理文件,有如旧时的学徒工。在这种“老派”的带徒方式下,他带的徒弟出徒快,都能非常快的单独“挑摊儿”,好几个已经当上了项目测量的部门负责人。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